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聞稿

Photo 1

理大「旅客滿意指數」以大型語言模型作全面分析 助提升香港旅遊服務質素

作為香港經濟支柱之一,旅遊業在疫情後正逐漸復甦,政府亦積極推出多項政策,推動香港旅遊業全方位發展。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的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推出採用全新評估框架的「香港旅客滿意指數」,利用大型語言模型深入研究2012至2024年間入境旅客對香港的滿意度,涵蓋不同旅遊服務範疇、時間尺度及地區。研究結果顯示,香港的整體旅客滿意度已回升至疫情前的最高紀錄,但不同地區的表現存在顯著差距。 「旅客滿意指數」項目由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旅遊業數字化轉型研究中心主任及陳澤富伉儷…

2025年4月25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

理大成首間香港高校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 培訓數字藝術展覽管理人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成為首間入選2025年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訓」類別的本地高等院校。獲資助項目「數字藝術展覽管理人才培訓計劃」由設計學院轄下的理大文化與藝術科技研究中心主辦,理大英偉達聯合研究中心支持,旨在為粵港澳大灣區培養新一代數字藝術展覽管理人才,以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位。 國家正致力推動文化數字化戰略,香港特區政府亦積極將藝術與科技融入創意產業,反映香港對能兼顧文化保育與創新融合的專業人才需求殷切。由理大設計學院副院長(環球與企業事務)、文化與藝術科技研究中心兼理大英偉…

2025年4月24日

成就 設計學院

Photo 1

理大研發創新語言模型人格評估系統 推動人工智能於製造業、商業及教育的多元應用

大型語言模型(LLM)作為人工智能的前沿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會話互動等領域,然而,如何有效評估特定LLM的人格特徵仍是一大挑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套名為「語言模型人格評估(LMLPA)」的人工智能驅動系統,系統能透過語言分析對LLM人格特徵進行量化評估。 這項整合人工智能與計算語言學的創新跨學科研究,轉化成完善的數據與人工智能驅動工具,用來評估細微的人格特徵與行為。LMLPA 系統在加深對LLM的理解,以及推動其更貼近人類價值觀與需求扮演了關鍵的一步。研究由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

2025年4月24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

Photo 1

理大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成立「醫工創新聯合實驗室」 攜手推動醫學與工程融合創新 開拓智能醫療新領域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醫三院)秉承「醫工交叉、智創未來」之理念,積極回應「醫工協同創新」國家戰略部署,聯手推動智能醫療領域的創新實踐。雙方於4月17日在北京共同舉行「醫工創新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標誌著兩所頂尖學府在醫學與工程領域的深度合作邁出重要一步。 揭牌儀式於北醫三院外科樓會議廳舉行,由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北醫三院院長付衛教授、北醫三院副院長沈寧教授、普通外科主任原春輝教授代表雙方主持,並獲多位在先進材料、航空工程、生物醫學工程、人工智…

2025年4月23日

活動 工程學院

Photo 1

理大與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攜手成立縱向深度組學聯合研究中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早前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成立「香港理工大學—史丹福大學縱向深度組學聯合研究中心」。透過結合理大在生物醫學工程、人工智能驅動的健康分析和精準醫學領域的優勢,以及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在遺傳學和多組學方面的學術專長,是次合作旨在建立標準化的多組學衰老隊列,以研究健康老齡化與病理性衰老的生物機制,識別個人化的生物標記,及早預測與衰老相關的疾病,並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 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系主任周銘祥教授;眼科視光學…

2025年4月22日

活動 香港理工大學—史丹福大學縱向深度組學聯合研究中心

01

理大新設先進療法製品實驗室 為脊髓損傷患者帶來希望 助力香港成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推進醫學與健康領域的教研發展,以頂尖設施及跨學科優勢,推動精準醫療與個人化治療,助力香港發展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 理大將以先進療法製品(ATPs)建立精準和個人化醫療,促進醫學創新及跨學科合作,推動本地ATPs生態圈,提升香港在全球生物醫學的競爭力。大學現時計劃生產針對脊髓損傷的細胞治療製品,以先進療法結合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的專業知識,提供從精準醫療到康復的一站式復康方案,為全身或半身癱瘓患者帶來新希望。 理大擁有符合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良好生產規範(PIC/S GMP)的ATP…

2025年4月22日

科研與創新發展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

Photo 1

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舉辦總領事講座 與馬來西亞駐港總領事共議「2025年馬來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於4月9日聯同應用社會科學系及環球事務處合辦第七場總領事講座,並邀得馬來西亞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Muzambli Markam先生出席分享。講座以「2025年馬來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為主題,促進理大社群深入了解東盟政策框架,探索「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全新機遇及香港作為區域內「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獨特角色,並與來自商業、科技及政策領域的領袖建立深具意義的聯繫。 活動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兼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趙汝恒教授,以及香港特別行政…

2025年4月16日

活動 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

理大與京校聯舉辦「我與科學家在一起」主題活動 諾貝爾獎得主走進理大 分享科研前沿思維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京校聯)昨天(4月14日)舉辦「我與科學家在一起」主題活動,為2025年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的重點活動之一。京校聯會長李然陪同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Andre GEIM教授及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Harvey James ALTER教授走進理大校園,由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擔任主題講者,分享他們在各自研究領域的卓越成果及獨特見解。活動旨在促進學術交流,激發創新思維,吸引逾150名理大師生、學者以及科研人員出席,以及超過120,600人透過…

2025年4月15日

活動 理大高等研究院

Photo 1

理大學者研究香港霓虹燈文化 榮獲國家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致力推動人文傳承及保育研究。來自理大設計學院的學者走訪香港各區,拍攝和記錄霓虹燈招牌,為保存及探討城市視覺文化作出重要貢獻。項目最近獲國家教育部頒發「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普及讀物獎,成果備受各界肯定。 由理大設計學院副教授郭斯恆教授帶領的研究項目「霓虹黯色:香港街道視覺文化記錄」詳細探討了香港霓虹燈的視覺文化,更將研究成果輯錄成書,以文字和圖片記錄霓虹燈招牌的獨特視覺魅力。團隊透過攝影保存了霓虹燈招牌的視覺美學和工藝,亦訪問了多位資深霓虹燈師…

2025年4月15日

成就 設計學院

Photo 1

「理大國際未來挑戰賽」所有賽道開放報名 歡迎全球各地科創人才及初創企業參賽

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舉辦的旗艦創新創業比賽「理大國際未來挑戰賽」(挑戰賽)將於香港及多個內地城市設立七個賽區,所有賽區現正接受報名,誠邀全球各地的創科人才及初創企業團隊,針對具迫切性的行業挑戰提出創新創業解決方案。理大早前已舉行香港賽區簡介會,邀得多位資深行業專家講解不同行業的最新發展和難題。 「理大國際未來挑戰賽」採用獨特的「1+N」模式,以香港為主賽區,並在惠州、溫州、深圳前海、上海、南京和晉江六個內地城市設立分賽區,這標誌著理大首次將其「未來挑戰賽」提升至國際層面,歡迎全球項目及團隊申請…

2025年4月14日

活動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