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07年5月5日

Today's Editor:
 
Xuejun Xu (许学军)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xj@lsec.cc.ac.cn

====================================================================================
数学家欧拉诞辰300周年纪念活动在京举行

(转自科学网,任霄鹏)

为庆祝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兼工程师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诞辰300周年,瑞士政府、
中国科学院及中国教育部于2007年4月23日下午在北京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同举办纪念活动,
回顾欧拉的生平、工作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欧拉1707年4月15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13岁就入读巴塞尔大学,16岁获硕士学位。被公认为人类历
史上成就最为斐然的数学家之一。他一生著书427本,866篇论文,平均每年写出800多页的论文,是
数学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之一。在数学及许多分支中都可以见到很多以欧拉命名的常数、公式和定理。
他不但为数学界作出贡献,更把数学推至几乎整个物理的领域,写了大量的力学、分析学、几何学、
变分法等的课本,《无穷小分析引论》、《微分学原理》、《积分学原理》等都成为数学中的经典著作。

同时,欧拉还涉及建筑学、弹道学、航海学等领域,也是成就卓著。此外,欧拉开创了运筹学,这一
学科一直沿用至今,用于优化交通路线和时刻表。他还为现代密码技术奠定了基石。

瑞士教育与研究国务秘书Charles Kleiber在开幕致词中说:“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近代历史上最
伟大的学者之一。没有欧拉的众多科学发现,今天的我们将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中国科学院副
秘书长郭华东、教育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助理徐永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也
分别发表了致词。

值得一提的是,吴文俊院士也出席了纪念活动,并介绍了欧拉和中国古代数学家之间不谋而合的研究
方向。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的Rolf Jeltsch教授随后引领着在场近千名学生,回顾了欧拉非凡的生平、高
尚的品格以及对今天仍有深远影响的贡献。正如他所言,欧拉是一位对科学有着强烈好奇心和执著追求
的科学家,他的贡献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铭记欧拉的贡献在今天日常应用中起到的重
要作用”。


=======================================================================================
脑力劳动机械化与数学机械化

吴文俊

摘自"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网站

Norbert Wiener在他的名著《控制论》里提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用机器来代替手,即“由于机器
的使用手的价值降低了”。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过去工业革命时代的特征是用某种机器来减轻甚
至代替体力劳动。同样,按照Wiener的说法,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是使用某种适当的工具来
使得人脑在做某些简单与规则化决定时的价值降低。我们可以说,新的工业革命时代的特征是用某
种新型的机器来减轻甚至代替某些脑力劳动。简单地说,过去的工业革命是体力劳动的机械化,现
在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是脑力劳动的机械化。

脑力劳动的机械化,并不是在有了计算机以后,或者在Wiener提出来以后才有的。事实上,脑力劳
动机械化的思想,在很早的年代就已经有了。R. Descartes就有脑力劳动机械化的思想。M. Kline
在他的名著《古今数学思想》中提到了Descartes关于脑力劳动机械化的思想。他说:“Descartes
认为,代数应该可以把数学机械化,使得思维变得简单,不需要再让头脑费很大的力气。数学的创
造也极可能成为自动的。… 甚至逻辑原理和方法也可以被符号化,并且整个系统都能被用来把所有
的推理过程机械化。” Leibniz也有同样的想法。Kline在其书中讲到:“代数可以将几何推理符号
化甚至机械化,这种力量使Descartes和Leibniz印象深刻。…,Leibniz开始了一个更加雄心勃勃的
计划。… Leibniz对于一种广义计算(broad calculus)的可能性产生了兴趣,这种计算可以使人
在所有的领域都能机械地、不费力地进行推理。… 一般的科学可以提供用于思考的通用语言,各种
概念…可以用机械的方式结合起来”。

历史上已经有许多用某种方式减轻甚至代替脑力劳动的尝试。我们可以举些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
Napier创造了对数。利用对数可以将对于脑力劳动来说比较费劲的乘法、除法变成对于脑力劳动来
说相对比较简单的加法、减法。第二个例子是,Descartes在他1637年的名著《几何学》中提出了
一些几何代数化的想法。就是引入后来所说的坐标系,它使得对于脑力劳动来说比较艰难的几何推
理变成脑力劳动相对轻微的代数计算。第三,Pascal和Leibniz相继在十七世纪制造了一些计算机器。
Pascal用这些机器来进行加法运算,把加法这种脑力劳动完全用某种机器来代替。而Leibniz改进
了Pascal的机械,使其既能做加法又能做乘法。这是用机器来代替脑力劳动的创新。Leibniz用拉
丁文写了一篇文章来介绍他的机器是怎样使用的,后来被人翻译成英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说:“一
个出色的人像奴隶一样把时间浪费在计算的劳动上是很不值得的。如果有了机器,这种工作可以放
心地交给任何人。” Leibniz的意思是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加减乘除这样烦琐的脑力劳动上,只要靠
机器自动做就可以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推而广之,加减乘除可以这样做,别的脑力劳动也可以这样做。

接下来,我将简要介绍脑力劳动机械化的发展情况。即脑力劳动机械化从Descartes和Leibniz提
出比较笼统的想法以来,有些什么样的进展。首先, Boole创立了现在所说的Boole代数,他把思
维在某种程度上形式化,用代数形式加以描述。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比起Leibniz和Descartes
的想法至少有了某种程度的数学化。在19世纪至20世纪,两位数学哲学家,A.N. Whitehead和B.
Russell,在1910-1913年出版了《数学原理》,里面罗列了几百条数学定理。到了二十世纪,
D. Hilbert正式提出了数学公理化的概念,还创立了数理逻辑这门学科,特别是在数理逻辑里面
创立了证明理论,而且他还提出来数学本身的相容性问题。Hilbert在最后的若干年尽力来证明数
学是相容的,是不会产生矛盾的。

前面都是理论方面的进展,在实际应用方面,J. Herbrand创立了一种可以用来证明任何定理的
算法。可是这一算法是不完全的,因为照此算法进行下去,不能保证可以在有限步骤之内结束
证明。这种算法提供了一种进行推理的途径,任何定理都可以根据这种推理方式一步一步进行下
去。假定在有限的步骤之内结束了,定理就被证明了。如果不能在有限步内结束,就不能得出结
论。因此这种算法是不完全的。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方法,可以使推理过程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
因为Herbrand在数学的逻辑推理方面提供了一般的方法,所以后来美国能源部Argonne实验室的
一些教授提出建立Herbrand奖来纪念他在这方面的贡献。1931年,奥地利数理逻辑学家Goedel发
表了一篇论文,向Hilbert的计划泼了一盆冷水。Hilbert想证明数学是圆满无缺的,是相容的,
不会出问题。Goedel说不见得是这样。他提出了不完全定理,说有些逻辑系统和有些定理,尽管
我们知道是对的,可是不一定能够证出来。结果使得Hilbert数学圆满无缺的想法彻底破产。

以上这些结果都是反面的,Herbrand算是比较正面的,但是并不能够提供任何真正有效的证明
方法。1950年,波兰数学家A. Tarski发表了一篇文章,证明初等代数和初等几何定理可以用
一种算法来证明或否决。这是完全正面的一个结果,可以给出一个算法证明或否定代数和几何
定理。也正因为这个结果,Tarski计划制造一些类似计算机的逻辑证明机来进行几何和代数定
理的证明。这当然是非常了不起的,可是他的算法复杂到了一定程度,不要说当时的计算机,
就是现在的计算机,恐怕也不能用他的方法得出有意思的结果来。在Tarski之后,70年代美国
进行了许多试验,用Tarski的办法来证一些几何定理。他们能够证出来的最复杂的一个定理是:
假定有1、2、3、4、5五个点,知道1、2、3,1、2、4和1、2、5分别在一条直线上,结论是3、
4、5在一条直线上。这个定理在我们看来就像没有说一样。所以说Tarski的算法在理论上是完美
无缺的,可是在实际上行不通。因为它的过程太复杂了。后来有美国、奥地利等国的数学家把
Tarski的方法加以改进,增加它的效率。可是到现在为止,用这些改进了的方法能够证明的定
理还是很简单的。

另一方面,1950年以来,一些计算机科学家,像McCarthy、Minsky、Newell等人,提出了一个
想法:是否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某种脑力劳动,由此成长起来一门新的学问——人工智能。今
年刚好是人工智能50周年纪念。这是用计算机来代替脑力劳动的一次成功的尝试。比如说用计
算机来进行翻译、诊断病情、与人下棋,各种专家系统、机器人踢足球等等。人工智能发展到
现在已经五十年了,现在还在进行之中。

另外,我们还要提到王浩先生的工作。他有一篇关于数理逻辑的很长的文章,标题叫“Toward
Mechanical Mathematics”——我的数学机械化的名称不是我创造的,正是看到王浩先生的这
个文章,联系到我们的工作,于是才有了数学机械化这个名称。他在文章中提到:“一个应用
逻辑的新的分支产生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个分支可以被称为`推理分析’,它可以像计算数学处
理数值那样来处理证明。我相信这种方法在不远的将来会导致用机器证明很难的新定理。… 适
用于所有数学问题的普遍的判定方法是不存在的,可是形式化看来可以保证让机器做一大部分
工作,而这些工作占据了今天的数学家们的宝贵时间。”可以说,我们做的数学机械化,正是
像王浩先生所说的“推理分析”。它对待定理的证明就像计算数学对待数值那样,而且在不远
的将来可以证明很难的定理。事实上我们的数学机械化可以说已经做到一定程度了,对几何定
理的证明可以说不在话下。我们的方法也已经推广到微分情形,微分几何定理的证明应该也可
以说不在话下,只是我们的机器设备和软件环境还跟不上。理论上应该可以做到这一步。

计算机科学大师D. Knuth在《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的关系》这篇文章里说:“所谓计算机科学说
穿了就是算法的研究。算法是把许多知识统一起来的有效途径,但是算法的研究一直要等到计
算机器的出现才可能实现。”Knuth说,并不是有了计算机才有计算机科学的。事实上计算机科
学在计算机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以前就已经有了。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深深植根于历史之中。
先有计算机科学,然后才有计算机。事实上,计算机科学很久以前在古代中国就已经存在了。
中国古代的数学是一种算法形式的数学,其主要的结论不是由定理的形式来表示,而是用算法
的形式表示的。不光在理论上要求知道why,而且还要知道how,要知道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
可以举很多中国历史上的例子。就拿加减乘除来说,加减乘除都是根据某种算法一步一步进行
的,这正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很早以前就有加减乘除这种我们大家现在都很熟悉的算法了,一
直流传到现在,这是最简单的算法。还有很多其他的算法。如解线性联立方程,现在大家都知道
高斯消去法,其实在公元前二世纪《九章算术》里就讲得清清楚楚。为了搞清楚高斯消去法的来
历我查了高斯的原著。高斯是天文台台长,数学研究只是他的业余爱好,他主要的工作是天文台
的观测计算。高斯消去法出现在他的一篇天文方面的著作中。他要观测行星的运行进行计算,
归结到某种线性联立方程。可是我把原著查来一看,这篇文章因为考虑了特殊的天文方面的计算
问题,他的方程组是有特殊形式的,而我们的《九章算术》是没有任何特殊形式的。这是一些
古代的一个例子。现在,我们要跟现代的西方进行比较,看究竟是谁的方法更高明。这需要我
们当代数学家和青年一代的共同努力,将来的世界要靠我们这一代、下一代和下下一代来决定胜负。

(本文为吴文俊先生在"吴文俊先生荣获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庆祝会"上的学术发言,根据录像整理。)

=======================================================================================
会议信息: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From:"Tian Yuan" <tiany@pku.edu.cn>
Date:Thu, 26 Apr 2007 20:13:46 -0400
Subject: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August 4th and 5th, 2007
Peking University

Theme
The purpose of the meeting is to provide a forum for young people in China to discuss
their work, and to encourage discuss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Invited Speakers

Chen Falai USTC
Qiu Jianxian Nanjing Univ.
Chen Minxin CAS
Su Yangfeng Fudan Univ.
Di Yana CAS
Wu Haijun Nanjing Univ.
Gao Weiguo Fudan Univ.
Xiang Yang HKUST
Hu Jun Peking Univ.
Xu Chuanju Xiamen Univ.
Huang Zhongyi Tsinghua Univ.
Xu Xuejun CAS
Li Ruo PKU
Xu Zhiqiang CAS
Li Tiejun PKU
Yin Dongsheng Tsinghua Univ.
Lu Tiao PKU
Yu Haijun PKU
Ming Pingbing CAS
Yue Xingye USTC
Mo Zeyao IAPCM
Zheng Chunxiong Tsinghua Univ.
Qian Tiezheng HKUST


Organizing Committee
E Weinan (Chair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 Peking University
Chen Zhim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Jin Sh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Tang Tao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Zhang Pingwen Peking University


Contact Information
Ms. Tian Yuan
Email: tiany@pku.edu.cn
TEL: 86-10-58876690

====================================================================================
会议信息:Second Chinese-German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Hangzhou, October 9-13, 2007


From:"Xuejun Xu" xxj@lsec.cc.ac.cn
Date:Thu, 27 Apr 2007

The second Chinese-German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will
be held at Zhejiang University. The first workshop in September 2005 in Berlin
resulted in a list of important key-areas where a German-Chinese collaboration
promises highest scientific success. The second workshop will bring corresponding
scientists together for future academic exchanges.

The themes of the workshop cover all aspects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specially on
numerical methods fo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uch as parallel computing,
domain decomposition, and adaptive method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se areas will
be surveyed and future trends will be discussed to foster collaborations of younger
scientists of both countries.

Co-Chairmen

Prof. Academician Zhong-Ci Shi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it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P.O. Box 2719, Beijing 100080
China

Tel: +86 10 6258-7583
Fax: +86 10 6254-2285

Email: shi@lsec.cc.ac.cn


Prof. Dr. Carsten Carstensen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Humboldt-Universitat zu Berlin
Unter den Linden 6
10099 Berlin, Germany

Tel: +49 30 2093-5489
Fax: +49 30 2093-5444

Email: cc@math.hu-berlin.de


Invited Speakers:


German Participants:
 
Georg Bock
Carsten Carstenen
Stefan Funken
Michael Griebel
Vincent Heuveline
Peter Knabner
Dietmar Kroner
Rolf Rannacher
Sergej Rjasanow
H-G. Roos
Ekkehard Sachs
Reinhold Schneider
Ernst Peter Stephan
Lutz Tobiska
Ronald Hoppe
Wolfgang Wendland
Harry Yserentant

Chinese Participants:

Chuanmiao Chen
Jinru Chen
Yanping Chen
Zhiming Chen
Jin Cheng
Benyu Guo
Yunqing Huang
Luo Li
Pingbing Ming
Jianqian Qiu
Dongyang Shi
Zhong-Ci Shi
Tao Tang
Xiaoping Wang
Chuanju Xu
Xiaoping Xie
Xuejun Xu
Zhiqing Xie
Ningning Yan
Danping Yang
Dehao Yu
Pingwen Zhang
Aihui Zhou
Lei Zhou
Jialin Zhu



For the details,please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page at

http://lsec.cc.ac.cn/~SCGW07/

====================================================================================
会议信息:14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inear Algebra Society

From: ejiang2006@yahoo.com
Date: 2007-04-16 17:44:44
Subject: 14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inear Algebra Society


You are kindly invited to attend the 14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Linear Algebra Society(ILAS),which will be held at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from July 16th to 20th,2007.
Theme Topic:All aspects of linear algebra/matrix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The invite speakers are:
LAMA Speaker Hans Schneider(U.S.A.)
The Olga Taussky/John Todd ILAS Lecture Bryan Shader
M. Bresar (Slovenia)
M.D. Choi (Canada)
D. Farenick (Canada)
Eric Kaltofen (USA)
Plamen Koev (USA),
Amy Langville (USA)
Michael Ng (Hong Kong,China)
Andre Ran (The Netherlands)
Yaokun Wu (China)
Shu-fang Xu (China)

The members of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are:
Richard Brualdi (Madison), co-chair
Erxiong Jiang (Shanghai), co-chair
Raymond Chan (Hong Kong)
Chuanqing Gu (Shanghai)
Danny Hershkowitz (Haifa), ILAS President (ex-officio)
Roger Horn (Salt Lake City)
Ilse Ipsen (Raleigh)
Julio Moro (Madrid)
Peter Semrl (Ljubljana)
Jia-yu Shao (Shanghai)
Pei Yuan Wu (Hsinchu)


For the details,please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page at
http://math.shu.edu.cn/ILAS07/

====================================================================================
会议信息:The Inaugur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July 9-12, 2007, at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China.

Organizers:

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Resources Engineering,
College of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tific/Engineering Comput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Comput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Conference topics:

Climate Change and Greenhouse Gas Control
Downscaling and Upscaling
Dynamic Data Assimilation
Flow and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Geological Seques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Geophysics Modeling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Modeling and Managing Large Scale Water Resource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 Alternative/Renewable Energy
Multiphase Flows
Multiscale and Multiphysics Phenomena
Numerical Methods for Geosciences
Parameter Estimation
Stochastic Modeling and Uncertainty Quantification


For the details,please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page at

http://cmeer.tamu.edu/

========================================================================================
会议信息: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Dynamics, 27-30 Oct.,2007,
Shanghai, China

Date: Tue, 24 Apr 2007 19:40:04 +0800
From: luoshengli <luoshengli@mail.dhu.edu.cn>
Subject: Call for Papers and Invited Sessions Proposals for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Dynamics


Call for Papers and Invited Sessions Proposals for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Dynamics
27-30 Oct.,2007, Shanghai, China http://www.2007isnd.com/

All Submitted papers will be reviewed by at least three reviewers and participative peer
review. These two kinds of review will support the selection process of those that will
be accepted for their presentation at the conference and for publication in Proceedings,
as well as those to be selected for their publication in IJNS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Journal Impact 2.345) , CSF(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 Journal Impact 1.938), IJCM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 IJE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s
and Applications), and other journals.

All presented papers will be published in Proceedings, which will be sent to some
famous data bases , such as, Sci-E, EI (Compendex) and ISTP, for evaluation, so that
the Proceedings can be indexed. The review procedure guarantees a good evaluation
of the Proceedings.
Authors of the best 10%-20% of the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will be invited
to adapt their papers for their publication in CSF (not a special issue), in a special
issue
of IJNSNS, in a special issue of IJENA, in a special issue of IJCMNM, or in special
issues of 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s ( if we have enough manuscripts on a special
topic for a special issue) with no additional cost. But the author will receive a
mandatory
subscription for the special issue where the author’s paper is involved.
With Best Regards

Sincerely Yours

Ji-Huan He/ Chairman of 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onlinear Dynamics

Modern Textile Institute
Donghua University
1882 Yan'an Xilu Road
Shanghai 200051, China
Email: jhhe@dhu.edu.cn


luoshengli
2007-04-24

========================================================================================
数学系介绍: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摘自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信息网
http://www.chinamath.cn/

陕西师范大学是直属于教育部的大学之一,学校坐落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毗邻著名古迹
唐大雁塔。校园环境优美,景色宜人。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前身是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是在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
师范专科学校数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陕西师范大学最早设置的系科之一。2001年更名为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60年来,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共计8000余名。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设有数学系、信息科学系及数学研究所、数学教育研究所和模糊系统研
究所。开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和信息与计算科学(非师范类)二个本科专业。学院
拥有基础数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数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
数学及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招收教育硕士。基础数学专业是陕西
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8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教授18人,副教授18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以及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30多人。学院现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1100余名。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
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陕西省科
技进步奖5项。2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次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6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学院连续四届获陕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单位”荣誉称号。由我院组建的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生
数学建模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先后获得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学院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5来,教师在SCI源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在Kluwer学
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学院正在参与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
(973)和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项目。
在格上拓扑学与不确定性推理、算子理论与算子代数、非交换代数、微分方程、信息与计算等
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

学院的发展得到了国内数学界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苏步青、吴文俊、王 元、
杨 乐、万哲先、姜伯驹、刘应明、李大潜、李邦河等先后来我院讲学和指导工作。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术环境。学院资料室资料丰富,阅览条件舒适。
学院有计算机房、数学建模实验室和通信实验室。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我们将不断努力,
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优秀人才,为数学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http://maths.snnu.edu.cn

================================================================================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