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07年6月30日

Today's Editor:
 
Xuejun Xu (许学军)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xj@lsec.cc.ac.cn

====================================================================================
Langlands和Taylor教授共同获得2007年邵逸夫奖数学奖


(转自邵逸夫奖官方网站)

邵逸夫奖官方网站2007年6月12日在宣布,2007年(第四届)邵逸夫奖数学奖由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Robert Langlands教授和哈佛大学的Richard Taylor教授共同获得,
获奖因为是“for initiating and developing a grand unifying vision of mathematics that
connects prime numbers with symmetry.”而获奖。他们两人将分享一百万美元的奖金。
颁奖典礼将于2007年9月11日在香港举行。

邵逸夫奖于2002 年设立,以表彰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成果,和该成果对人
类生活产生意义深远影响的科学家。目前在数学科学、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设有3
个奖项,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100万美元。现代微分几何学的奠基者陈省身(S.S.Chern)
教授、费马大定理的终结者怀尔斯(A. Wiles)教授分别获得第一、二届邵逸夫数学奖。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文俊院士和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David
Mumford教授共同获得第三届邵逸夫奖数学奖,

相关链接:获奖人简历 (转自邵逸夫奖官方网站)

Robert Langlands (b. 1936)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at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AS) at Princeton.

Born in Canada, Professor Langlands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gaining an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1957 and the MSc in 1958. In 1960 he received
his PhD from Yale University. He taught at Princeton and Yale before moving to IAS
in 1972. He is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
and the 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Richard Taylor (b. 1962) is currently the Herchel Smith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at Harvard University, a post he has held since 2002.

Professor Taylor was born in England. He received his BA from Cambridge University
in 1984 and his PhD from Princeton University 4 years later. He taught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from 1989 to 1995 and held the Savilian Chair of Geometry at Oxford
University from 1995 to 1996. He is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
2007 Leslie Fox 奖获奖者

(From: NA Digest Sunday, June 24, 2007 Volume 07 : Issue 26)

We are happy to announce the winners of the 13th Leslie
Fox Prize in Numerical Analysis, who presented their
papers to an audience of students and colleagues on June
22, 2007 at the Oxford University Computing Laboratory.

First Prize:

Ioana Dumitriu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Yoichiro Mori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Second Prize:

Timo Betck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Laurent Demanet (Stanford University)
Daniel Kressner (Technical University Berlin)
Emre Meng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Sheehan Olver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hotographs of the finalists have been posted on

http://users.comlab.ox.ac.uk/endre.suli/fox/

There was a very strong entry of 29 submissions for
this year's competition and the Adjudicators had an
exceptionally difficult task to decide on the shortlist.

A fuller report of the occasion will be forthcoming.

The 2007 Leslie Fox Prize Adjudicators:

Endre Suli (University of Oxford, Chair)
Andrew Stuart (University of Warwick)
Nick Higham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
中国科学院学部公布287名中科院院士有效候选人数理学部50人

公示时间为一个月;学部主席团受理异议期截至9月15日之前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发布公告说,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工作已于2007年4月
30日结束,经过院士与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并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2007年中国
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为287人,并对外正式公布。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将于近期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本单位
有效候选人和相同专业的外单位的其他有效候选人的有关情况。5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
将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一个月(从公示之日算起)。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表示,如对候选人公示材料内容的真实性有不同意见,请于2007年9
月15日之前,将书面意见以真实身份署名寄至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地址:北京市西城区
三里河路52号,邮编:100864)。不受理电话、电子邮件和匿名投诉。

名单可见科学院相关网站

====================================================================================
科学时报:哥德巴赫猜想魅力依旧

2007-6-20 [新闻中心]


《科学时报》2007-5-22 作者:刘英楠、叶开锋

素数、合数、等差数列……深奥的数学理论,在王元院士手书幻灯片的放映和讲述下,深入
浅出、引人入胜。

5月20日,作为第三届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全国少工委2007年“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
活动的一部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北京青少年科技
俱乐部活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信息的世界,世界的信息——走进国家科学图书馆”活动在
京举行。王元以科普报告《哥德巴赫猜想对现代数论的影响》,抓住现场300余位青少年学生
的心神。

王元说,现代数论研究深度不断增加,近年来最为杰出的成果有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
雷尔曼在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过程中作出的奠基性贡献、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
在调和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等。他表示,以哥德巴赫猜想等为代表的数学难题研究魅力无穷,
但只有安心钻研、为其着迷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乐趣、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据介绍,此次国家科学图书馆举办的开放活动内容丰富,除院士报告外还有近期开展的
“王淦昌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地球——我们生活的家园”专题图片展,数字图书馆、
信息共享中心应用体验等。记者当天看到,前来图书馆参观的中小学生全天人流如织;
在王元作报告的现场,学生们也就数学学习、数学功用、数学竞赛等问题踊跃提问。


====================================================================================
以兴趣为始 以毅力为终

——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院士谈科研素养

科技日报 2007-5-10

鲁玉清

做实验累、不出结果,发论文难、毕业受阻……这些问题已成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最头疼
的事情。是实验难出结果?还是我们没有静心致力于科研?浮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半途
而废,似乎已成为研究生学子的一种通病。日前,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
院士李振声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二届学术节上,寄语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等学农的研究生:搞科研要以兴趣为始,以毅力为终。

天才在积累 聪明在勤奋

我195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有机会聆听了一些著名专家的报告。
其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华罗庚先生讲怎样学习"、"钱三强先生讲怎样做研究"、"艾斯奇
先生讲唯物论和辩证法"。

华罗庚先生的"别人起床时,已学习四个小时"、"学会读书,将一本厚书读薄"的勤奋精神感染着
我,让我懂得"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钱三强先生说,做研究必须注意基本训练,包括怎样收集资料,怎样选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
怎样整理分析数据,怎样撰写论文等。当他做第二个题目时,难度比第一个课题还大,但一年
半的时间就完成了。钱先生说,认真完成基本训练就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听艾斯奇先生讲唯物论和辩证法,收获主要有三点:第一,懂得了唯物论与辩证法不是少数
人的哲学,是大众的哲学。他对每个人的做人和做事都有指导作用;你不学也可以做人和做事,
但是学习之后可以帮助你少犯错误,少走弯路。第二,对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第三,学习哲学的捷径是读毛主席的《实践论》
和《矛盾论》。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
研究少走弯路。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天无绝人之路。古人云:车到山前必有路,柳岸
花明又一村。


我的导师冯兆林先生。是一位土壤学家,我跟随他做的第一个实验就是小麦冬灌。冬灌本来是
农民的经验,但是他知道,从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动态变化中解释冬灌后增产的科学规律。


四位先生的教诲,使我懂得了怎样学习,怎样选题,怎样进行实验设计,怎样分析实验结果,
撰写论文以及如何找出科学规律等。几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忆犹新,仍指导我的生活与学习。
我希望你们记住这些珍贵的治学经验,使之成为推动自己学习和进步的力量,更希望你们通过
自己的努力,成为建设祖国和振兴中华的栋梁。

远缘杂交创新发展


我在北京工作5年后,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与课题组13位同志一起,调到陕西杨凌
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在北京期间,跟随导师、土壤学家冯兆林先生从事种
植牧草改良土壤的研究,曾经收集、种植800多种牧草,对牧草研究有一定基础。到西北后,
在生产上遇到的突出问题是小麦条锈病大流行,导致小麦减产20%%—30%。引起小麦条锈病
大流行的原因是,病菌变异的速度快,育种的速度慢,8年才能育成一个小麦新品种。而据25
个国家统计,条锈病平均5.5年就能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成为当时一个世界性难题。在这
种情况下,我提出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
设想。这个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闻洪汉教授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教授的支持。


有人问我:为何能把小麦和草进行远缘杂交?这还应从小麦的进化说起:我们现在种植的普通
小麦是由三种野生植物经过两次远缘杂交,经历了九千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才形成了我
们今天的小麦。九千年以前,在中东地区古墓里边挖出来的,只有一粒小麦,这个叫一粒小麦,
一个小穗上只结一粒种子,产量很低。九千年以后,这个一粒小麦就遇到了一个田间杂草,叫
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发生了天然杂交,这就是远缘杂交。杂交把草的一些特性增加到小麦里边
来了,一粒小麦就变成了二粒小麦,比一粒种子产量就高了。可是到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时候,
二粒小麦又和另外一个山羊草相遇,进行了第二次远缘杂交。第二次远缘杂交以后,小麦的
面粉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一粒小麦和二粒小麦的面粉都是不能发面的,到了普通小麦,这
个面粉才能够发起来。我们今天能够吃到馒头、面包,就是因为能够发面,这个基因哪里来
的?就是它的第二个衍生亲本粗山羊草贡献了这个基因。除了普通小麦之外,没有任何作物
的面粉是能够发面的,就是因为第二次的远缘杂交,所以产生了普通小麦,它的产量高,面
粉的品质又好。了解这个情况,我就产生一种新的想法,我们能不能通过人工的办法,把另
外的草好的基因加到小麦里边来呢?我对草做了几年的研究,看到草抗病能力非常强,就想
能不能拿草来和小麦做一下杂交,把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里边来?头一年我们选了12种
牧草和小麦做杂交,其中成功了三种。从后代来看,长穗偃麦草最好,所以这以后就集中来
做长穗偃麦草,这样一做就做了20年。通过这个杂交,我们就选育了一系列的品种,叫小偃
麦系列,其中小偃6号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远缘杂交有三大困难:第一,两个不容易杂交成功。第二,杂交成功以后,杂种后代是
不育的,就像驴和马杂交以后产生了骡子,骡子是不能下骡子的,但是它可以干活,小麦不
结种子有什么用处?第三个困难,它的特性差异很大,杂种分离得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而
且很不稳定。因此,整个育种过程非常艰辛。起初为了得到最优质的小麦品种,要从成千上
万株小麦中挑选出一株最好的进行繁育。杂交,筛选,再杂交,再筛选……一晃8年过去了,
优良品种还是没有培育出来。那段日子,非议接踵而来,甚至受到"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责
难和批评。即便如此,我还是选择了坚持。

多年苦功终见成效

1964年,机遇终于出现。就在小麦收获期到来前,接连不断地下了40多天雨。等到天气突然
暴晴时,一天之内,几乎所有的小麦全部干枯了。在1000多份杂交品种中,除了长穗偃麦
草以外,只有一个品种还保持着金黄色——"小偃55"(小麦和牧草的杂交品种)。在阳光的
照耀下,它舒展着叶片,一片耀眼的金黄。眼前的景象让我兴奋,多年的苦功终于见到成效!


几年后,杂交成果"小偃6号"诞生,凭借其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特质,在黄淮流
域冬麦区广泛种植。一时间,陕西农村流传开了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到目前为
止,"小偃6号"系列及其衍生品种达50多个,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超过150亿斤。

然而,小偃6号的育种过程耗费时间太长(20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我们必须另寻捷径。


我们的创新点,是运用从偃麦草中得来的蓝粒基因创造了一套蓝粒单体小麦。蓝粒单体
小麦在一个麦穗上可以长出四种颜色的种子,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不需要用显微镜,
只根据种子颜色就可以知道它的染色体数目:深蓝的42条,中蓝和浅蓝的41条,白粒的40
条。40条染色体的小麦叫缺体,用它与远缘植物杂交,可以较容易地将外源染色体转移到
小麦中,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这项成果受到Sears等国际小麦遗传育种学
家的好评。


1995年,我写了题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
具有新增1000亿斤粮食的潜力,总量将由9000亿斤增长到1万亿斤,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和实现目标的建议。就在我提出这份报告的同时,一本由美国人莱斯特?布朗撰写的畅销
书《谁来养活中国》出版,引起轰动。3年后,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如我所料,达到1.02
万亿斤的预计目标,但此后却破天荒地连续5年减产。作为农业科学家,我觉着肩上的压
力特别大。经过科学分析,我发现我国粮食减产,70%以上的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
不到30%的因素是粮食单产的下降,即政策因素起了主导作用。因此提出争取3年实现粮
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中央及时采取了有利的支农措施。到2006年,粮食总产量已经连
续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达到9949亿斤。

生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艰辛的科研探索历程,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听众。


====================================================================================
北京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办几何分析研讨会

http://www.edu.cn 2007-06-21  

6月10日-15日,由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举办的几何分析研讨会在南开省身楼召开。会议组
织者包括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丁伟岳,中科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北京大学
讲座教授田刚,以及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所长张伟平。

  海内外60余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大会安排了23场学术报告,演讲者为来自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圣母大学、鲁特格斯大学、英国
苏赛克斯大学的数学家们。

  6月14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陈省身先生的故居——南开大学宁园。

=====================================================================================
会议信息: Foundations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onference, Hong Kong, June 2008

(From: NA Digest Sunday, June 24, 2007 Volume 07 : Issue 26)

From: Felipe Cucker <macucker@cityu.edu.hk>
Date: Wed, 20 Jun 2007 22:14:19 -0400
Subject: FoCM'2008 at Hong Kong, Jun 2008

The next Foundations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onference will take
place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Hong Kong, China, on 16-26
June 2008.

The conference, organised by the Society for Foundations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is the sixth in a sequence that commenced
with the Park City, Rio de Janeiro, Oxford, Minneapolis and Santander
FoCM meetings.

The conference will follow a well-tested format: plenary invited
lectures in the mornings and theme-centred parallel workshops in the
afternoons. Confirmed plenary speakers include:

FRANCO BREZZI PETER BUERGISSER EMMANUEL CANDES
PERCY DEIFT LUC DEVROYE ALICIA DICKENSTEIN
NIRA DYN PHILIPPE FLAJOLET GASTON GONNET
ALEXANDER ITS PETER KLOEDEN HENDRIK LENSTRA
PABLO PARRILO CHRISTOPH SCHWAB CHARLES SIMO
EITAN TADMOR RODERICK WONG HENRYK WOZNIAKOWSKI

The workshops to be held at FoCM 2008 are:

* Approximation theory * Asymptotic analysis
* Computational algebraic geometry * Computational dynamics
* Computational number theory * Foundations of numerical PDEs
* Geometric integration and computational mechanics
*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 Information-based complexity
* Learning theory
* Multiresolution and adaptivity in numerical PDEs
* Numerical linear algebra * Optimization
* Real-number complexity * Relations with computer science
* Special functions and orthogonal polynomials
* Stochastic computation

The FoCM conferences are designed to bring together workers in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ians in mathematics and in
computer science. While presenting plenary talks by foremost world
authorities and maintaining the highest technical level in the
workshops, the emphasis will be on multidisciplinary interaction
across subjects and disciplines, in an informal and friendly
atmosphere. We hope that it will be an opportunity to meet colleagues
from different subject areas and identify the wide-ranging (and often
surprising) common denominator of our research.

The preliminary website of the conference is at
http://www.damtp.cam.ac.uk/user/na/FoCM/FoCM08/, where a list of the
workshops and their organizers can be foun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FoCM
and details of previous FoCM conferences can also be obtained there.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presenting a talk at one of the workshops,
please contact the relevant workshop organizers.

Felipe Cucker, Local Coordinator of FoCM 2008

====================================================================================
数学系介绍: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摘自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信息网
http://www.chinamath.cn/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前身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数学系,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
师大学堂师范馆艺科算学。“七七”事变后,北平师范大学西迁,与同迁的国立北平大学、
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并迁往兰州现址。其一部分发展成为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是西北师范大学最早成立
的系科之一,近年来该系通过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为西北地区的中学教育、理、工、农、财
经、师范类高校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八十年代初期在计算机教研室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
计算中心和计算机科学系,2000年由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和计算中心合并成立了数学与信
息科学学院。


学院现拥有基础数学博士点,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
应用技术硕士点和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数学分点,并招收教育硕士和同等学历申请学位研究
生班。学院下设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金融数学研究所、数学教育研
究所、计算机应用研究所、计算中心和实验中心。现有专任教师16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70余
人,博士以上学历教师20余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年富力强、学历层次比较高、专业结构合理
的师资队伍。

基础数学专业自1995年以来一直是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有教授12人,副教授20余
人,博士以上学历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6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
中青年专家1人,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获奖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1人,甘肃省优秀专家3人,甘肃省333人才培养工程3人,甘肃省555人才培养工程3人。近年
来,经过一批青年学者的潜心钻研,在常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代数学,非线性泛函分析,
非绝对积分理论,应用微分方程,实分析,模糊数学,代数图论,发展方程等领域的研究中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形成了稳定而结构合理的研究梯队。更可喜的是随着一批青年学者的成
长,新的研究方向不断出现,并且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于惯性的作用而不断加强。该专业
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青年基金1项、数学天元青年基金
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项目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
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内项目40余项,可
支配科研经费100余万元;近年来年平均发表论文90余篇(SCI检索刊物和国家一级刊物年平
均20余篇)。近年来有三部专著被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列入现代数学基础丛书;出版专著和教
材15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近5年,该专业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0余
人,现在校研究生近100人。在已毕业的研究生中多数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或已取得博士学位。

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已走过了近百年的辉煌。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地
在向国内外著名的科研单位和大学学习并进行密切学术交流的基础上,遵循已有的“开放、
交流、联合、竞争”的风格,开拓现代数学与信息教育与研究的新篇章。

http://www.nwnu.edu.cn/sxxy/news/0.htm


================================================================================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