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07年9月22日

Today's Editor:
 
Xuejun Xu (许学军)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xj@lsec.cc.ac.cn

====================================================================================
《科学时报》: 中国成为“数学强国”指日可待
作者:《科学时报》易蓉蓉 2007-9-14

“一个好的起点是事业成功的一半,希望你们以数学研究院为起点,尽快融入我院的创新文化中,
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9月10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郭雷院士给2007年170
余位新生上了入学的第一课。

中科院数学院于2003年设立“院长奖学金”,每年度评选一次,旨在对人才培养过程起到导向作用。
同时,为奖励在培养学生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导师,鼓励教师积极为研究生开设课程,从2007年
开始设立了优秀教师奖,包括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优秀授课教师。本次研究生“院长奖学金”
评出特等奖7人、优秀奖17人。

“我们挑选学习成绩优秀,理论研究成绩显著,在意义重大的理论研究中有重要创新;或在应用
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良好;或参加重大科研项目、
作出重要贡献的学生。这24位同学是经过严格挑选的。”郭雷院士介绍,评审程序的严格尤其
凸显了学生的优秀:“本来每次院长奖学金特等奖都不超过6人,但这次都太优秀了,我们实在
不忍心割爱,才评出7位。”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文俊院士在典礼上说:“陈省身先生曾说,中国不仅要成
为‘数学大国’,更要成为‘数学强国’。我看现在中国的数学研究生数量之多,远远超过
美国,从中国人多这点来看,是可以理解的。更值得一提的是,7位特等奖获得者中有4位是女
同学。30年前中国数学历经“文革”的浩劫,变得一贫如洗;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现在培养
出这么多优秀的学生,说明中国的潜力是无穷的,成为‘数学强国’指日可待。”他希望年轻
的数学家迅速成长,做出更多更好的工作。

优秀教师奖代表高随祥教授说:“同学们的信任和对知识的渴求是我们努力进取的动力和
源泉,激励着我上好每一堂课。我希望有更多的导师加入到研究生基础课的教学中来,让
更多的学生分享您的智慧和研究成果、研究经验;同时,我们也结合研究生教育的新情况
新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既为那些打算步入社会进行创业的应用型人
才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也为那些热爱科学研究的学生提供宽广的发展空间。”


========================================================================================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建议授奖项目公布数力学科3项

http://www.cms.org.cn/

2007年9月5日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建议授奖项目目录。

二等奖共39个项目,其中数学与力学学科共3项。

1 离散型多相湍流和湍流燃烧的基础研究和数值模拟
  周力行
  专家推荐
  二等

2 关于对称与齐次空间的复几何
  莫毅明
  专家推荐
  二等

3 仿射Weyl群的双边胞腔的基环和仿射Hecke代数的表示
  席南华
  中国科学院
  二等


========================================================================================
中国队获2007年第48届国际数学奥赛团体总分第二

http://www.cms.org.cn/

第48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2007年7月19-31日在越南首都河内落下帷幕。中国队6名参赛选
手四人获得金牌二人获得银牌,并以总分181分(满分252)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上届获得第一名);
其中中国选手Shen Caili与一名德国选手以36分(满分42)并列个人第二名,而一名俄罗斯选手
以37分获得个人第一名。

俄罗斯队表现出色,6名参赛选手五人获得金牌一人获得银牌,并以总分184分获得团体总分
第一名(上届获得第二名)。越南队表现出色,6名参赛选手三人获得金牌三人获得银牌,以
团体总分168获得第三名。

93个国家和地区(上届90个)的522名(上届498名)选手参加了本届赛事。在本届比赛中,所有
参赛队共有39人(上届42人)获得金牌,83人(上届93人)获银牌,131人(上届99人)获铜牌。

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也派队参加了比赛,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13名,第49名和第10名。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是为全球高中学生举办的世界
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自1986年以来,中国队已累计13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


========================================================================================
谁是优秀的科学家 H指数来预测
作者:何姣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7-8-31 16:35:51

H指数(h-index)的发明人乔治·赫希(Jorge Hirsch)最近撰文指出,H指数不仅可以
用于评估研究人员过去的学术水平,也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学术成就。

H指数是2005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统计物理学家赫希在2005年发明的,立刻
引起了全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论文在网上公布后,《自然》和《科学》杂志先后报道,
正式论文于2005年11月正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在H指数发明之前,常见的评估学术成就的方法有论文的总篇数和总引用率。但是前者的问题
在于,那些只大量发表低影响力论文的人会因此受益,而后者的问题在于,一两篇高引用率
的文章会掩盖了大量低引用率的文章。相比较而言,更公平的做法是计算文章的平均引用率。

但是,H指数已经被公认为比平均引用率更科学的指标。所谓H指数,是指一个人有N篇
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N次。例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物理学家爱德·威顿
(Ed Witten)的H指数是110,表明他有110篇文章每篇至少被引用了110次。

与其它统计方法不同的是,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相当容易,只要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
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
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

在最近的研究中,赫希从《物理评论B》(Physical Review B)中选出了50位论文作者,
他们都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发表论文了。赫希用各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如H指数、
论文总数、总引用率和平均引用率等,研究了这些人学术生涯的头12年的学术水平,
看哪一种评估方法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这些人接下来的12年的研究成果。

赫希发现,H指数的预测准确性比总引用率稍高,而且大大高于论文总数和平均引用率的准确性。

赫希还认为,H指数有几大好处。其一是H指数可以自动按照论文各作者的贡献大致
分配功劳,从而大大避免了将一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归功于每一位合作者的情况。

此外,赫希声称,H指数很难做假,因为做假者必须大规模自引才能提高H指数。然而,
批评者认为,自引确实能够显著提高H指数,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James Fowler的研究组
发现,科学家的一半引用率都与自引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德国开姆尼斯技术大学物
理学家Michael Schreiber建议说,不如干脆将自引从H指数中完全排除出去。

这些争论瑕不掩瑜,H指数确实能够标示出谁是优秀的科学家。赫希说:“各个领域的
人都在使用或者考虑使用H指数,将它作为招聘和研究经费评审的标准。我就亲眼见到
过一些人在找工作的时候把H指数写进了简历。”Schreiber对此表示赞同。他说不管你
喜不喜欢H指数,H指数现在已经深入人心,“不过把一个人的研究水平浓缩为一个数字,
总是会引发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特别当心它的局限性。”
(科学网 何姣/编译)

====================================================================================
第六届数值代数与优化国际会议成功举行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新闻报道

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的第六届数值代数与优化国际会议于2007年9月8日至11日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举行。大会主席由袁亚湘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是
章祥荪研究员。

此次会议共有近50位代表参加,其中境外代表10余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等
国家。与会的著名学者包括美国Stanford大学的叶荫宇教授、日本京都大学M. FUKUSHIMA教授、
国际杂志《Optimization Methods and Software》的主编O. BURDAKOV教授、加拿大优化首席
科学家T. TERLAKY教授等。国内著名学者有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孙家昶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
徐成贤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张树中教授等。

会议报告内容涉及到数值优化和数值代数的各个前沿领域以及它们在工程、勘探、通讯、计算
生物学等领域内的应用,是一次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期间,与会的国内外代表进行了广泛、
深入地交流,并达成了很多合作意向。此次会议对推动我国数值优化与数值代数研究的发展
着重要的意义,对提高我国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研究水平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数学会等单位的资助。


====================================================================================
期刊信息: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
Volume 50, Number 8 / 2007.8

日 期: 2007-09-12 15:24:11
发件人: "Chai Zhao" <chaizhao@scichina.org>
Subject: Content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Mathematics
Volume 50, Number 8 / 2007.8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862-2763/


On the local wellposedness of 3-D water wave problem with vorticity
Author(s) Ping Zhang, Zhi-fei Zhang
DOI 10.1007/s11425-007-0111-7
Page 1065 - 1077

Estimates for eigenvalues of Laplacian operator with any order
Author(s) Fa-en Wu, Lin-fen Cao
DOI 10.1007/s11425-007-0068-6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7
Page 1078 - 1086

On contactomorphism group of contact structure overtwisted at infinity on 3
Author(s) Li Yu
DOI 10.1007/s11425-007-0041-4
Online since June 06, 2007
Page 1087 - 1092

Homotopy classification of maps between r1 connected 2r dimensional manifolds
Author(s) Xu-an Zhao, Hong-zhu Gao, Xiao-le Su
DOI 10.1007/s11425-007-0073-9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7
Page 1093 - 1102

On the generalized Busemann-Petty problem
Author(s) Song-jun Lu, Gang-song Leng
DOI 10.1007/s11425-007-0077-5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7
Page 1103 - 1116

Hochschild cohomology of special biserial algebras
Author(s) Yun-ge Xu
DOI 10.1007/s11425-007-0063-y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6
Page 1117 - 1128

Characteristic modules and tensor products over quasi-hereditary algebras
Author(s) Yue-hui Zhang, Shi-ying Shen, Ping-kai Ye
DOI 10.1007/s11425-007-0083-7
Page 1129 - 1140

Existence and uniqueness of positive solutions of sem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Author(s) Qiu-yi Dai, Yu-xia Fu, Yong-geng Gu
DOI 10.1007/s11425-007-0065-9
Online since June 06, 2007
Page 1141 - 1156

A lower bound on the total signed domination numbers of graphs
Author(s) Xin-zhong Lu
DOI 10.1007/s11425-007-0053-0
Online since May 18, 2007
Page 1157 - 1162

The geodetic numbers of graphs and digraphs
Author(s) Chang-hong Lu
DOI 10.1007/s11425-007-0048-x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7
Page 1163 - 1172

Vacuum states on 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with general density-dependent viscosity and general pressure law
Author(s) Mei-man Sun, Chang-jiang Zhu
DOI 10.1007/s11425-007-0055-y
Online since May 18, 2007
Page 1173 - 1185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based on 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 for the nonstationary Navier-Stokes equations
Author(s) Zhen-dong Luo, Rui-wen Wang, Jiang Zhu
DOI 10.1007/s11425-007-0081-9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7
Page 1186 - 1196

The nonexistence of sensitive commutative group actions on graphs
Author(s) Jie-hua Mai, En-hui Shi
DOI 10.1007/s11425-007-0059-7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7
Page 1197 - 1204

Coexistence of unbounded solutions and periodic solutions of Liénard equations with asymmetric nonlinearities at resonance
Author(s) Zai-hong Wang
DOI 10.1007/s11425-007-0070-z
Online since June 26, 2007
Page 1205 - 1216


======================================================================================
数学系介绍: 伊犁师范学院数学系
摘自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信息网
http://www.chinamath.cn/


伊犁师范学院数学系的前身是1948年建校之初的理科组,1980年5月根据
教育部(1980)教计字198号文,国务院批准以伊犁师范学校为基础成立伊犁师
范学院,基础数学专业(师范类)就是当时设置的6个专业之一。1981年5月
20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1981)268号文批准,在原伊犁师范学校数学组(数
学专业)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数学系。2006年初,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伊
犁师范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成为伊犁师范学院首批三
个硕士点之一。
  目前,数学系系拥有一个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一个基础数学专业硕
士点,下设两个研究方向:模糊数学基础和复分析与调和分析;一个应用数学研
究所,下设三个研究室:非线性分析与控制理论研究室、概率统计与应用研究室
和信息与计算科学研究室;另有一个挂靠在我系,隶属于我院教育科学研究所的
数学教育与数学史研究室。
  数学系设有四个教研室:分析教研室、代数与几何教研室、应用数学教研室
和数学教育教研室;挂靠一个社会团体:伊犁州数学学会。数学系建立了数学与
应用数学专业管理与指导系统,管理系统又分为教学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和
学生管理系统。为全面规范全系的教学、科研与学生的日常事务工作,我系还设
立了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术学位工作委员会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其主要
职能是对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数学系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专任教师5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4人、副教
授19人、讲师22人、助教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3人、硕士14人、再读博士
1人、再读硕士10人。数学系现有校级学科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3人、青年
拔尖人才6人。兼职教授8人。目前,数学系共有12个教学班级,528名在校
生,其中汉族学生389人,民族学生139人。
  数学系是伊犁师范学院教学与科研实力较强的单位之一。数学系现有自治区
级精品课程1门、11门校级精品、重点课程、6门系级重点课程。近年来,共出
版学术专著4部,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6项和院级课题25项,发
表学术论文397篇,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奖12项。其中完成的国家级项目“信息处理交换用锡伯文三项国家标准”,填补
了国家信息标准在锡伯文方面的空白。目前承担省部级课题4项、院级课题12
项。数学系始终努力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涌现了一批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模范教师。2006年7月,数学系党总支
获“自治区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7年7月,数学系被授予“自
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数学系获“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
体”称号;1人次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1人次获“自治区高校名
师”荣誉称号;2人次获“自治州三育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人次获“学院
共产党员标兵”荣誉称号;43人次获校级嘉奖。
  数学系学术带头人有汤建钢教授、尼亚孜别克教授、郭继东教授、阿布地莎
教授,其中汤建钢教授获波兰国家科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是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自治区
先进工作者、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该研究集体在若干领域的研究受到国内
外专家的高度评价。数学系在注重数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重加强数学应用的
实践研究,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数学建模指导队伍,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
学建模大赛多次获奖。
  长期以来,数学系以建设区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数学教学、科研和师范教育
的基地为目的,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与波兰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德
国Osnabruck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数学系、东北师范大
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数学系、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和新疆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合作关系。曾有10余人次先后到波兰、德国、日本、白俄
罗斯、罗马尼亚等国进行长期访学,数学系每位教师都曾到内地高校深造学习一
至二次。
  数学系始终坚持发扬“品正学实”的校训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克服地处
边疆的种种困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培养和输送各民族高层次人才,为北
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富民强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如81届毕业生赛依山,现
任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79届毕业生来提甫,现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
院长;77届毕业生谢庆安,现任伊犁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80届毕业生
安平,现任伊犁州人民政府秘书长;81届毕业生居曼,现任伊犁州党委副秘书
长;87届毕业生郁文生,博士,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90届毕业生丁效
华,教授,博导,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数学系主任;90届毕业生蒋海
军,教授,硕导,东南大学博士后,现任新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等。
  27年以来,数学系共培养本科生2039人。为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本专业
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锐意改革。其指导思想是确立以基础、素质、
能力教学为重点的教学观念,做到重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使学生德才兼备,
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良好学风,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与
环境,重视与加强学生理论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
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在,数学系已成为伊犁、新疆、
乃至全国部分省市的中学教师、各类各级教育机构的管理人才和其他方面人才的
摇篮。


================================================================================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