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11年6月25日
- Today's Editor:
- 袁光伟
-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yuan_guangwei@iapcm.ac.cn
- 乔中华
-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 zqiao@polyu.edu.hk
====================================================================================
中国计算数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发件人: 许学军
中国计算数学会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11年6月12日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所举行,会议
得到了该所袁光伟研究员的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28位常务理事出席了这次会议。
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石钟慈院士讲了话,接着酝酿了将于今年9月在郑州大学召开的全国计算数学年
会的大会报告人。在充分讨论基础上,会议投票选出了9位报告人,他们分别是(按拼音字母顺序):
1. 程爱杰教授, 山东大学
2. 胡俊副教授,北京大学
3. 林吉田教授,台湾静宜大学
4. 明平兵研究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5. 沈捷教授,厦门大学,Purdue University
6. 王斌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7. 武海军教授,南京大学
8. 姚彦忠副研究员,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9. 张振跃教授,浙江大学
随后郑州大学石东洋教授汇报了年会的筹备情况,对年会的会场、住宿、经费和旅游路线等作了详细的
介绍。经过讨论确定,中国计算数学会年会将于2011年9月19-22日在郑州大学召开。会务组将于近日发
出第一轮通知。
中国计算数学学会
2011年6月15日
====================================================================================
第九届计算数学年会会议第一轮通知
发件人:chyao@lsec.cc.ac.cn
为了推动我国计算数学学科理论和应用的发展,促进计算数学在新形势下科研教学改革,加强计算数学在
各个层面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由中国计算数学学会主办,郑州大学承办,河南科技大学,许昌学
院及河南工业大学协办的第九届全国计算数学年会,定于2011年9月19―22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嵩山饭店举行。
大会将颁发“冯康科学计算奖”和“计算数学优秀青年论文奖”,进一步会议将出版论文集。
大会邀请报告人
沈捷 厦门大学,Purdue University
王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程爱杰 山东大学
林吉田 台湾静宜大学
张振跃 浙江大学
武海军 南京大学
胡俊 北京大学
明平兵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
姚彦忠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本次会议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1、会议日程:2011月9月19-22日。
2 报到及会议地点:2011年9月18日在郑州市嵩山饭店(郑州市伊河路中段)报到。
3、会务费: 老师:800元 学生600元
4、会议联系人:
姚昌辉老师;电子邮件:chyao@lsec.cc.ac.cn 电话:15037160825
5、会议报告征集
如果您参加会议或者准备做报告,请务必完成 第九届计算数学年会回执,并将回执以及您的报告题目、
摘要制作成电子文件在7月30日之前发送到 姚昌辉老师处。
6、大会网站:http://www2.zzu.edu.cn/math/math_meeting
郑州大学数学系
2011年06月
====================================================================================
七位科学家获2011年度“邵逸夫奖”
作者:赵博 来源:新华网
邵逸夫奖基金会6月7日在香港揭晓本年度获奖名单,来自世界各地的7位科学家获此殊荣。
该奖设有三个奖项,分别为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每年颁奖一次,每项奖金
100万美元。
在天文学领域,意大利太空天体物理与宇宙物理研究所研究主任恩里科·科斯塔和美国
国家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主任科学家杰拉尔德·菲什曼获奖,以表彰他们证明了
宇宙中最大能量的爆发“伽马射线暴”来自宇宙学距离。
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朱尔斯·霍夫曼,美国耶鲁大学
大卫·华莱士、免疫学讲座教授鲁斯兰·麦哲托夫,美国加州拉霍亚的斯克利普斯
研究所遗传学学系主任布鲁斯·比尤特勒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先天性免疫系统的
分子机制,解开了抵抗病原体的首道防线之谜。
在数学科学领域,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数学和物理学教授德梅特里奥斯·克里斯托多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数学教授理查德·哈密顿获奖,以表彰他们在洛兰兹几何
与黎曼几何中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方面的高度创新工作,及对广义相对论和拓扑学的应用。
邵逸夫奖理事会理事马临教授致辞说,21世纪的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各种各样的科技发明使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另一方面,世界仍然充满有待解决的矛盾、
冲突和危机,人的生存环境距离理想情况仍然遥远。可以感到欣慰的是,我们总会有
卓越不凡的英才,在各个科学和文化领域里孜孜不倦,寻求突破,为人类带来了鼓舞、
信心和希望。
“邵逸夫奖”是按照邵逸夫先生的嘱托设立,于2002年11月宣告成立,旨在表彰在
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上获得突破成果,和该成果对人类生活产生意义深远影响的科学家,
原则是不论得奖人的种族、国籍和宗教信仰。
作为一个国际性奖项,“邵逸夫奖”由邵逸夫奖基金会管理及执行。今年颁发的是第八届
“邵逸夫奖”,颁奖典礼定于9月28日举行。
====================================================================================
白春礼受访谈中科院打造人才“宜居”新环境
作者:祝魏玮 来源:科学时报
“如果中国的拔尖科技人才大部分不在科学院,科学院还是国家队吗?科学院还是
火车头吗?”
“若不能提供创新发展的适宜环境,中科院能留住这些人才吗?”
“若不能打造适合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中科院人才发展如何持续?”
……
前一个问题是中央首长对中科院以及新任院长白春礼的嘱托,后面的问题是他履新以来
对人才问题的战略思考。
“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回旋!”近日,白春礼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告诉记者。
这些问题对中科院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但更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
3个月来,白春礼和中科院其他领导与国际上各领域顶尖人才进行多次联系,他还设立
院长信箱,了解一线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召开院士、人才座谈会,
提出人才强院的“3H”计划,稳定支持人才创新发展的“3S”计划……中科院还成立
“青促会”,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开始推动“冠名研究员”等计划……
中科院着手打造人才“宜居”新环境。
引顶尖人才筑巢
3月3日,白春礼向中科院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发出258封信,号召大家
为院发展建言献策,并提出4个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出重大成果和拔尖人才?”白春礼表示,这是国家
的战略需求和时代变革的需求。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九章,明确提出了对科技创新的新要求——造就
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求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
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科院党组认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之际,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
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过去的十年,全球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四点特征可归纳如下:
第一,人类进入有史以来空前繁荣的时代。各个国家仍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
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第三,经济
全球化的深入和交通、通讯、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物理距离在不断缩短,
共享优秀文明成果的机会增多,资金、资源、知识、人才等跨国流动频繁,各国之间
呈现出利益交融、相互依存的格局,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第四,人类正面临着不同
风险的挑战。促进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推动
人类文明向更高水平迈进,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这四个特征中,有3点和人才直接相关。国家的需求和时代的变革对人才尤其是
尖端人才的需求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直接和强烈。
求贤若渴!3月,中科院开始部署和推动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的吸引工作。
随后,白春礼和中科院的副院长们,分别与一批国内外各科研领域的顶尖人才多次面谈,
征询他们对尖端人才引进的意见和建议。
在5月20日召开的2011年中国科学院人才领导小组会上,白春礼提出:中科院各部门
要把顶尖人才引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要求各创新基地要仔细梳理国内外各领域的
华裔顶尖人才,积极与他们联系和沟通,率先吸引他们到中科院工作。
与此同时,中科院研究所也积极行动了起来。白春礼要求各研究所积极物色和争取优秀
科学家来相关研究所工作。一旦有初步意向,中科院分管院领导要对遴选出来的顶尖
科学家进行“一对一”联系,以抢占人才竞争机遇。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中科院与数名各领域国际顶尖科学家就归国工作达成一致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在拟引进的这些顶尖人才中,有领域内论文在全世界引用第一的科研人才,
有在某一学术领域公认的国际领军人才,有发达国家的国家科学院院士,也有国内科研
领域急需的科学家……
5月27日,白春礼还专门写信给北京市领导,就为引进杰出人才共建研究机构争取
北京市领导的支持。这得到了北京市的积极回应。
筑巢才能引凤!“中科院将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审慎谋划建立新的研究机构,
积极打造尖端人才引进的环境。”
中科院这一尖端人才引进战略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支持,并得到了国家
“顶尖千人计划”的支持。
中央有关领导在给中科院的批示中指出:“赞同‘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理念。
中科院尤其要千方百计培养和吸引国家级的一流科研领军人才,支持他们出世界先进成果,
成国际公认名人。”
为青年人才打造“宜居”环境
顶尖科技人才是将和帅,青年人才是骨干和生力军,而技术支撑队伍也是中科院人才队伍
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目前35岁及以下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2.0%。
技术支撑队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中科院启动
实施“支撑人才培养计划”以来,结合院所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工程
项目的建设的需要,通过引进急需的杰出技术人才、稳定现有的关键技术人才,表彰
技艺精湛的技术能手等措施全面加强对技术支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迄今为止,已引进
杰出技术人才17人,遴选现有关键技术人才31人,给予相应的支持;奖励技术能手20人。
这些对中科院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可能还未来得及被公众熟知,但这一支撑计划或将是
中科院青年人才培养和发展带到新的高度的重要步骤。
“青年促进会”是为了落实“创新2020”相关人才举措,全面提升中科院35岁以下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品德、
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够带领团队进行自主创新的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通过为会员提供科研活动与培训支持、组织会员学术交流合作等方式,青促会将提升
培养青年人才,尤其是交叉型青年科技人才的力度。
中科院人教局有关领导表示,会员入会后每年将获得1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主要用于
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培训与个人补贴等方面。
首批青年促进会共有来自107家院属科研机构的340位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
并由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了理事会成员15人及分学科领域的交流活动小组。
白春礼透露,这仅仅是中科院打造人才“适宜环境”的其中一项计划。中科院还在积极
谋划“冠名研究员”计划。此举是为了吸引社会资源,资助中科院和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冠名研究员”在国外科研机构,尤其是高校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但在国内,中科院还是首次尝试。
中科院对青年人才的关注和支持不仅体现在科研上,而且体现在帮助解决生活和后顾之忧上。
3月23日,中科院青联、院团委联合向院属55个京区单位团委下发《关于做好青年骨干
生活需求调研工作的通知》,并对这些单位45周岁以下在职员工的生活需求进行调研。
并收集到来自42家单位的3270份调研数据。
调研数据不容乐观。参加调研的3270名青年中,租借住房的比例达59%,其中,35岁
以下比例达66.4%。已婚青年半数以上(50.1%)仍租借住房居住。很大比例的年轻人
分散居住在黄村、香山、回龙观、通州等处,交通与时间成本较高。
此外,参加调研人员共有子女数量为1647名,其中,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为1569名,
比例超过95%,平均年龄约为4.2岁。另外,因无固定住房而暂时未婚或未育的青年
不在少数,均已届婚龄、育龄。预计未来五年,中科院将迎来 “婴儿潮”时期。
这些问题引起了白春礼和中科院党组的忧虑。白春礼指出:“不断产出重大成果,不断
培育造就高端科技人才或团队,精心培育青年后备人才,都要求必须创造必要条件和环境,
支撑科技人员专心致研。”
3月18日,在与北京市领导座谈时,白春礼向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提出,
希望能在缓解中科院职工住房和子女入学困难方面,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的
重点支持。
白春礼希望:在人才用房建设上,地方政府能够开辟绿色通道,支持中科院盘活自有资源,
自主建设保障房等。在中关村、奥运村、亚运村地区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优质中小学,
开设国际化特需班。
此举得到北京市领导的积极回应。
这仅仅是中科院打造“适宜”环境的计划的第一步。
白春礼指出,在思想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支撑服务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复杂性,
围绕“创新2020”深入思考支撑服务体系的基础保障和筑“巢”引“才”作用,着重
解决房子、孩子和“身子”(健康)问题。这被中科院人亲切称为“3H”(Housing、
Home、Health)计划。
当好“后勤部长”,搞好“新五子登科”
4月中旬,一则招聘启事,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中国科学院公开招聘分管行政后勤的
副秘书长。而在以前从未专门设置这一岗位。
中科院党组认为,“3H”等计划是打造人才“宜居”环境的指导思想。但这些计划不能
仅停留在思想上,还应有组织保障,要将责任落实到人。中科院将以各分院为基本组织基础,
统筹院级、分院级(含所级)行政后勤资源,探索建立完善现代支撑服务体系。
设置这一岗位正是落实这一思想的具体步骤。
“不断产出重大成果,不断培育造就高端科技人才或团队,都必须创造必要条件和环境,
支撑科技人员专心致研。”白春礼指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春礼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考虑探索稳定支持模式、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项目管理办法等,但更为紧迫的是要优化完善支撑服务体系。”
他表示,良好的支撑服务体系是凝聚科技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激励科技人员
心无旁骛地开展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一。
在中国科学院历史上,历届老领导大力气大规模大手笔的行政后勤保障,至今为老一辈
科苑人所称道,对科技工作者安心工作起到重大作用。
张劲夫同志把后勤工作看做党联系群众“思想的桥”、“感情的船”,亲自抓后勤工作。
胡耀邦同志明确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从大家最担心的生活困难入手,解决科技人员的
住房问题、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煤气炉子问题、子女入托上学问题、补贴工资问题等。
方毅同志创新工作方式,解决机关食堂、礼堂建设问题,有效提升了机关工作效率。
但时至今日,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由于市场供给紧缺,使得职工住房、孩子教育、
医疗保障等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因素。据统计,近年来,已有多位中科院优秀人才因
居住环境和子女上学问题被其他单位挖走。记者在房屋中介市场了解到:中关村学区
二手房被炒到四五万元一平方米。
这种形势下,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纷纷对住房、后勤保障等影响科研人才安心致研的
关键因素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均有自建住宅,各高校研究机构利用附属
中小学解决职工子女入学问题……
在中科院解决科技人员家庭住房、子女教育等难题,已成为所长书记们呼吁的焦点。
在通过院长信箱提交的137封建议中,共有69封提到人才后勤保障的问题。根据统计,
这种紧张的形势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研究所尤为突出。
白春礼表示,我们要致力做好中科院人才的“后勤部长”。把广大科技人员的所思、
所需、所忧,作为我们为大家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句话,在中科院也变成了实际行动。目前,中科院已开始着手谋划科技人员的
“新五子登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春礼表示,中科院要在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前提下,
想方设法帮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解决住房难、配偶就业难、
子女入学难、职工和研究生看病难等问题。
人才“宜居”新环境需要稳定支持
院长信箱设立后,收到的第一封来信中这样写道:“如果未来的改革不能争取到一个
相对稳定支持的环境和政策,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的处境将是更加的困难。项目竞争,
最有利的是人多的单位,适合分散式竞争。而行业科研机构具有垄断和地盘、政策优势,
我们根本无法与其竞争……中科院在国家航天、海洋、育种、医药、信息、高铁、
精密制造等行业领域的地位可能将日益困难,更不用说起到主导作用了。”
经过调研和意见反馈,中科院有89个科研单位和部门对于争取国家长期、稳定支持
提出了迫切要求。
大家反映:科研投入大多属竞争性经费,争取和实施全过程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争取资源成为科研骨干及学术带头人的主要任务。
白春礼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首先,国家对国立科研机构长期稳定支持
(Stable Support Strategy,3S战略)十分必要。
在国际上,大多国家国立研究机构的科研预算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稳定支持。科研经费
和人员工资有了充足保障,科研人员才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力争做出
一流科研成果上。
而我国“两弹一星”、“哥德巴赫猜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享誉世界的重大科研
成果的取得,也得益于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对国立科研机构给予的长期稳定支持。
“稳定支持是为了培育潜心致研的环境,让科学家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更加原创的工作。
而不是简单地‘养起来’。”白春礼指出,“稳定支持不排除竞争。在新的思想、
新的创造方面我们仍然要鼓励竞争。”
他强调:“世界科技的发展也是各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旦稳定支持,我们应该
考虑如何在科学的最高点上进行竞争,使我国处于前列,不是简单的项目、经费的竞争,
而是在科学与前沿技术创新上的竞争。”
其次,长期稳定支持还必须有法律和制度保证。
院长信箱收到的建议中谈到:“党和国家定义中科院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但国家
部署分工、资源投入却未能很好把握这一定位。中央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和‘创新2020’,一定程度缓解一个时期内的资源需求问题,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我院
生存和发展的长远问题。长期稳定支持也应体现在国家法律和制度上的常规性保障上。”
白春礼指出,稳定支持应合理确定对象和范围,并采取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考评制度,
确保稳定支持方式下的重大成果产出。他表示,应选择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前沿
探索、有雄厚基础或创新潜力的团体(研究所、实验室、团队3种类型)进行试点。
当前,稳定支持的问题已经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据了解,中科院正与国家有关部委
商讨实施方案。
构筑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
“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最关键的是得到最优秀的人才,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事。
科研管理者要尽量少管具体的科研项目,就是要集中精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
阳光’。”白春礼在他履新两周时召开的中科院人才座谈会上如是强调。
这也可以用构筑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来概括。这一生态系统当然还包括科技资源
的投入、效率配置、制度配置等科技创新的软环境“土壤”。
白春礼指出,要取得“创新突破”,做出国际一流的重大科研成果、造就世界级的领军
人才需创造更具活力的科研“软环境”。
不过遗憾的是,与国际上相比,我们的“软环境”的差距比“硬环境”的差距要大得多。
白春礼表示,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成长,最关键的就是简政放权,解决软环境的差距问题。
知易行难!目前,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活动时间减少就是构建软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在对全国4个领域11家科研院所
的374位科学家调查后发现:44.1%的调查对象作研究的时间只占正常工作时间的1/2;
16.5%的调查对象的科研时间只占工作时间的1/3甚至更少。
另外,90.6%的调查对象认为,除科研外的其他工作时间主要用在争取项目上。因此,
不得不加班搞科研。许多课题组长说,他们只能在8小时之外找回自己的科研时间。
他们甚至自嘲为“周六周日业余兼职科学家”。
困难并不能阻挡中科院改革的决心。在不同场合,白春礼都坚决表示:“一定采取有效
措施,保证一线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不少于4/5!”
白春礼还表示,中科院构筑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还要保证研究所所长有足够
的资源进行科研部署,保证对科技前沿交叉领域具有变革性和突破性项目的稳定支持,
保证对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项目的持续支持;营造更加宽松
自由的科研环境,加强科学目标导向的自由探索……
中科院党组已经要求院机关有关部门拿出具体的方案,以保证这些战略构想得以实施。
不仅如此,据了解,中科院有些研究所已经开始了相关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
“我们还需要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封闭模式,鼓励既联合又竞争的团队协作;从全局的
高度,有计划地部署以人才驱动为主的前沿探索项目,以项目驱动为主的协作攻关项目,
以问题驱动为主的创新突破项目,充分发挥科学院学科布局和人才队伍的综合优势。”
在接受采访时,白春礼逐一剖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不少研究所领导在发往院长信箱的邮件中表示,尽管改革艰难,
但要打造一流研究机构,为人才创造“宜居”新环境必须迈出这一步伐。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在中科院人才座谈会上,一位
青年科学家表示:“有国家有关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中科院新任领导班子的
战略性规划,有创新机制的保障实施。中科院一定能打造‘宜居’的人才环境。”
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
====================================================================================
严加安: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浅议大学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作者:严加安 来源:《科学时报》
1936年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三百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中指出:“有时,人们把学校
简单地看做为把尽量多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一代的一种工具,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把为社会服务作为人生最高追求的人。”
爱因斯坦的这一教育理念和19世纪初德国思想家、当时的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提出的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所谓“全人教育”,就是要培养能独立思考和有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操守的人。
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公民
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流传“大学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这一口号。当时国家
百废待兴,科技人才奇缺,大学资源很稀缺,大学生人数非常少,把“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作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合理的。1957年反右斗争以后,直到“文革”前的60年代中期,
能够上大学的人数比例还是相当低的,每年大约只有10万~20万大学生毕业。当时大学
基本上不招收研究生,大学教育的口号是“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在这一有很强政治
色彩的口号背后,大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包括社科人才和外语人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前几年的大学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2010年大学招生人数
达到了657万人,平均录取率达到70%以上,如果现在还把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作为
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来定位显得有些不合适了。这一定位不仅主观上产生对在校学生人文
素质教育的忽视,而且客观上高估了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作用,与大学毕业生实际
就业岗位产生较大的偏离。事实上,绝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还算不上是专业人才,他们
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和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往往联系甚少,这些专业知识很快就会被忘记,
真正在工作中起作用的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受到理性思维训练、人文素质教育和在校培养
的各种能力。正如爱因斯坦1936年的那次演讲中引用某个人的话说:“那个诙谐的人确实
讲得很对,他这样来定义教育:‘如果人们忘掉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
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
爱因斯坦在1936年的那次演讲中还指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
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在演讲结束时他再次强调:“学校始终
应当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取得专门知识放在首位。”
当前我国许多大学急功近利色彩较重,为了加速培养所谓的“专家”和“人才”,在教学中
不恰当地灌输过多和过细的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知识,而对学科的基础知识教育重视不够。
尽管现在许多学校也开始注重“通识教育”,但往往把它视为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种
辅助性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中人文素质的教育内容。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介绍美国大学教育理念的文章中提到,19世纪的美国教育家纽曼说过:
“如果一定要赋予大学教育一个切实的目的,我的主张是培养社会的好公民。”另一位
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则进一步大力倡导“要培养富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公民”,他提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这两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影响了美国的教育。
当然,在这些公民中,许多人日后必定会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专家,极少数人会成长为科学家、
艺术家或政治家,但这主要取决于他们日后的机遇和成长经历,尽管大学教育也在其中
起到重要作用。从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来说,出类拔萃的人才只能是极少数,他们无须
“拔苗助长”就会脱颖而出。
我个人认为,根据中国大学目前发展的现状,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有较高
人文素质的公民,而不应该定位于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因为我们不需要如此庞大的高级
专业人才队伍,毕业生中只要有一定比例的人(例如10%~20%左右)将来成长为各类
高级专门人才就能满足社会需求了。这主要靠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来实现。
现在社会上真正缺乏的是技工一类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要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诚然,大学有传承民族文化和社会文明的职责,有传授知识的重要任务。但是,对一个人
来说,学习是终身的事,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生应该着重学习和理解学科的基础知识,培养
终身自学能力,因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要靠未来在实际工作中来实现,况且科技
发展日新月异,许多专业的细节知识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正如爱因斯坦所指出的:
“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就必定会找到
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其主要训练在于获得细节知识的人来,他会更好地适应进步
和变化。”
有一篇关于美国教育理念的文章中引述了哈佛大学前校长巴布博士提出的大学教育的
8个目标,前7个是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提高交流能力,培养分析能力,
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价值判断的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培养对个人
和环境的理解能力,改善个人对当今世界的了解能力”;第8个是“增长艺术和人文学科
的知识”。我猜测,哈佛大学近年来积极倡导和实施的“全面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上述
8个目标,这一教育理念与德国威廉·冯·洪堡早年提出的“全人教育”理念以及爱因斯坦
在1936年演讲中提出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在2010年5月召开的第四届中外大学
校长论坛上,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说:“我们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可见无论
在美国和英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作为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他说:“要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教育不仅
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思维,培养学习思考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中国有一句格言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具体的食物,“渔”是教
人家怎么捕鱼。“鱼”象征一个具体知识,“渔”象征一种能力。这一格言生动地说明了
“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英国牛津大学校长
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介绍经验说:“学校为学生创设学术环境,
不仅仅在教室当中,还包括教室之外,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很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
相互学习。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的同时,要参加很多的社团活动,包括
戏剧、音乐、体育、志愿者社团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去发现自己其他方面的
重要潜能,产生一些和自己的学术兴趣完全不同的兴趣。”这就是说,在大学组织各种
社团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能力、合作精神、自信心等人文和心理素质有
很大作用。
这一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牛津大学还对学生采取“导师制”的模式来进行能力方面
的培养,即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他们读学术著作和论文,培养
他们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这是一种特别的“英才教育”。“导师制”的
模式即使在英国其他高校也难以效仿,但值得我们借鉴。我国的一些高校也有由极少数
优秀学生组成的“基地班”或以名人命名的“冠名班”,对这些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
可以采用类似的模式来进行特殊培养。
即使到了研究生学习阶段,培养能力也是第一位的,就是要把研究生培养成具有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与大学学习阶段不同的是,指导老师除了可能要给新入学
的研究生上基础课外,基本上不直接承担传授知识的任务,而是间接地对学生给予指导。
研究生主要靠自学和学生间的互教互学(即讨论班)的方式来学习。导师应该成为学生的
良师益友,对学生要“教学相长”和“因材施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对研究生培养上如何应用孔子的
这一治学思想?我认为:导师对学生的首要职责是“引”和“导”,即首先要引导学生
对一门学科知识产生好奇心,这就是孔子说的“知之”;其次,要通过对学生经常性的
赞许和肯定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这门知识的兴趣,以达到孔子说的“好之”。最后,导师
要以自己的洞察力和学识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研究课题,使学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
中获得一种乐趣,以达到孔子说的“乐之”这一治学境界。
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是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
在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中,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是重要一环。事实上,前面列举的
哈佛大学教育8项目标中的7项能力,大都和一个人的人格和素养有内在联系。什么是
“人格”?《中国大百科全书》给出的定义是:“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
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爱好、倾向性等。”研究表明,
基因遗传对人格形成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约占50%。但是,后天的环境、社会、家庭
和学校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对一个青年人来说,是“认识自我、
重塑自我、人格再造”的关键时期。最近发生的“药家鑫杀人案”和“中南大学命案”
等一系列大学生杀人的恶性案件,不仅反映了社会和家庭教育的缺陷,更反映了大学教育
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应该引起我们对中国目前大学教育进行深层次反思。加强对大学生
的人格培养和素质教育应该刻不容缓地提到大学教育的议事日程上来。
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是加强学生人格
修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除了通过授课传授知识外,还包括对学生人格
和素质的培养。教书是知识的传授,育人是道德的熏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北京
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很好地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理念。教书是
教师的天职,教好书是教师应追求的起码目标,教书是手段,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育人。
现在大中小学都在强调素质教育。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说:“古往今来的许多事例证明,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中外历史上许多
杰出人才,尽管从事的职业不同,但他们往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集科学、文学、艺术、
哲学于一身,表现出全面的良好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国家教委在《关于当前积极
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的解释是:“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
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一提法显得有些空泛。
我认为培养良好的教养是最基本的素质教育。所谓“教养”,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
包括礼貌、规矩、涵养、风度等等,这些都是做人的基本素养。自古以来国人对教养很重视,
《三字经》里面就曾经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强调了家长和老师在
培养人的良好教养中的作用。所以老师们应该不光是教授具体的知识,同时应该言传身教,
老师自身的教养对学生影响很大。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许多时候,所谓的
“思想教育”成了空洞的、泛政治化的说教,其作用往往适得其反,用“说教”方式
进行素质教育训练出来的人有可能成为有多重性格的人和伪君子。
另外,美育与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美育”就是审美
教育,美育可提高一个人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提高一个人的人生境界。
艺术对一个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深的,艺术的熏陶对人的品格、情操和社会行为
都是有深刻影响的。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主任叶朗教授在2010年8月于北京大学
召开的世界美学大会上说:“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种危机和隐患:
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压倒一切的统治地位,而精神的活动
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因此,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
统治下拯救精神,就成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我们当代美学应该回应这个时代要求,
更多地关注心灵世界、精神世界的问题。”我很赞同叶朗教授的看法,应该把美育与艺术
教育列入大学素质教育的教程。
改革考核评价体制是中国高校的当务之急
大学是国家的重要科研基地,教师做科研和承担一些国家科研项目是必需的,这也是能够
教好书、育好人的必要条件。对教师在科研业绩方面进行考核是重要的,是不容置疑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考核往往只看发表论文数量,不看文章的质量。另外,忽视了对教师在
教书育人方面业绩的考核,这是非常有害的,这客观上导致了当前大学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其后果是学生产生厌学和弃学情绪。去年12月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了一篇对该校
教育“反思”的帖子(万言书),内容真是触目惊心。他对该学校的当前状况作了如下描述:
“大学生们为何都迷失了自己的理想?首先是专业的学习让人迷惑:很多老师照本宣科,
大学里面真正关注教学、关心学生、有上课水平的老师越来越少了……他们都在忙着自己
的项目和课题。学校选用这种‘自编教材’的原因,是老师们因为要评职称。需要
‘科研成果’,就东拼西凑地乱编一些‘教材’来完成任务……大学里的学生生涯,
除了要求学生的专业学习之外,鲜有启迪心灵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缺乏指导大学生人生
发展与定位的课程。”这一描述可信性如何?是否带有主观片面性?我的判断是基本客观的,
而且这种状况有相当的普遍性。
当前,许多大学都把发表规定数量的SCI论文作为晋升职称的硬指标,更有些学校把出版
所谓的“专著”也作为晋升教授职称的一项硬指标提了出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教授
都要出版“专著”,全国该有数量多么庞大的同一专业的“专著”?因此,改革考核评价
体制是中国高校的当务之急。通过“量化指标”和计分式的手段对教师的科研业绩进行
考核是高校学术管理行政化的一个主要表现,这种评价体制的严重弊端就是造成教师的
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和轻视教学。其实,评价一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应该看它在
相关专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同行对论文的公开评论和引用情况。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
应由所在单位的学术机构去做,行政管理部门不应该具体介入。此外,应该明确大学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学校应当把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业绩纳入教师评价和
考核体系中。在对教师职称晋升时,不能只考查教师的科研成果,也要看他的教学成果
和对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的业绩,甚至还应包括对教师自身的品格修养的考核。对那些教学
成绩突出、品德优秀而科研成果相对较弱的老师,也应该敬重和给予晋升。鉴于当前许多
高校的教学质量存在滑坡的现象,学校要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在招聘青年
教师过程中,不要过分看重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要重视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
社交能力和人文素质进行全面的考核。
关于对大学生的考核,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要求每个大学生写毕业论文,这不仅加重老师
和学生的负担,而且客观上助长了学校中的弄虚作假和论文抄袭之风。我个人认为,学校
可以鼓励一部分优秀学生做些科研和写论文,但没有必要把写毕业论文作为大学生能否
毕业的一项指标。这一指标表面上很硬,实际上很软,因为人人都能想办法达到。
结束语
我认为,“有社会责任感”应该是有较高人文素质公民的一项基本品格。一个国家和社会
如果缺少一大批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社会上出现的不公正和不公平的事件就得不到舆论
监督和揭露,社会就不能和谐健康发展,就有可能陷入腐败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明末清初
思想家顾炎武有句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思想瓶颈时,
更需要有一些杰出的思想家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语),引领社会进步
思想的潮流。18世纪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当时的孟德斯鸠、伏尔泰、
卢梭、狄德罗等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提出了一系列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引领了法国
大革命。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结尾处写道:“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
共三光而永光。”我认为,表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
更应该成为大学培养出来的有较高文化素质公民的社会责任。从概率论中的大数定律
来观察社会,只有当社会上各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经过碰撞、交流和沟通,融合成为
有社会共识的主导意识形态时,社会才是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才是和谐进步的。在大学
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应该鼓励大学生们关心国是,表达“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发扬崇尚理性、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
南方科技大学内部办学分歧 核心团队离开
来源:华西都市报
● 朱清时曾把南科大比喻成一流别墅,这所尚在搭建的“别墅”已接纳第一批“住客”,然而,作为关键
“砖头”的教师团队仍在招募
● 在至今没有副校长、诸多行政架构缺失的情况下,朱清时不得不亲自处理许多细节事务,甚至包括
敲定每一名员工的工资
自2011 年3 月开学开始,位于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一直处于舆论关注的中心。6 月初45名学生缺席
高考,更引起社会各方的热烈讨论。
热议中,一件波澜不惊的事情被忽略了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在内的4 名协助创办南科
大的香港科技大学教师,在开学前后,便已先后离开了南科大。
核心筹建团队成员带着失望离去
南科大的改革之路,该如何走?中国国情和教育的普遍规律之间,到底应该如何权衡?在改革者和
改革者之间,路径和策略的争论,往往更容易决定改革的成果。
创校之初,南科大明确把香港科技大学作为改革的模板和方向。2010年,在港科大与南科大签订的
合作协议框架下,李晓原等3 位对高教改革怀有浓重情结的教授,来到南科大协助筹建工作。
面对采访,几位港科大老师并不掩饰,他们是带着失望离开的。在这场悄无声息的离开背后,隐含
着一场内部的激烈争论南科大的办学策略和路径,筹备工作进展的缓慢,应何时开始招生等等,都受到
他们的强烈质疑。
朱清时曾把南科大的创建比喻成建一所世界一流的别墅,“那么从每一块砖头开始,你都要按照世界
一流的标准来选择。”目前,这所尚在搭建之中的“别墅”, 已经迅速接纳了第一批“住客”首届教改实验班
的45 名学生。然而,作为关键的“ 砖头”的教师团队仍在招募中。目前的授课教师,仅有两人为全职聘任,
其余皆为兼职。
而吴家玮及该校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都认为,南科大的一些做法违背教育规律。这几名从
2010 年春天开始前来协助南科大办学的老师,坚持认为在正式招生、开学之前,必须将教师团队、培养
方案、管理规范等全部制定完备。“你不能还没有设计图纸就开工建设什么一流别墅,更不能别墅还没建
好就让‘住客’入住。”李晓原说。
但对于南科大校长朱清时来说,10 年的中科大校长生涯令他意识到,招生的时机稍纵即逝,而优秀
的人才,则同时被内地多所大学激烈争夺。他认为,在中国内地办大学,必须采取“边开车, 边铺轨”的
模式,不能等待一切完备。最终,双方无法统一意见。
一直以来,南科大作为高教改革的探路者,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我原来以为南科大教改实验
的阻力会来自外部,没想到最大的问题和争议出在内部的办学策略上。”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说。
多名院士南科大不见踪影
著名物理学家陈应天院士、葛墨林院士、雷清泉院士以及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等3位港科大教授
的名字都在南科大“消失了”。
“南科大首届教改实验班第一学期共开设微积分、线性代数、普通物理、计算机科学、英语、国学经
典导读、社会学以及比较现代化8 门学科。这些课程的内容堪称完美。”这是在高考前夕广为流传的南科
大学生公开信中的句子。此后,又有多名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学校的教学管理非常满意。
然而,按照一位南科大老师的说法,这个班的第一学期是在“连滚带爬”中开学的。
2010 年12 月,朱清时发出“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家长的一封信”,宣布开始自主招生。信中说,“我
们已经做好了首期教改实验班的师资准备,聘请了若干院士和著名教授承担教改实验班的教学工作。”
但是,“聘请”的教师,都是兼职。当时的南科大并没有一名全职教授。
2011 年年初,从清华退休的张贤科教授和从华中科大退休的李元杰教授,与南科大签订了全职合同。
前者担任线性代数的教学任务。
李元杰教授和唐叔贤院士共同教授物理课。从朱清时的公开信中可以看到,这门课的老师原定为陈应
天教授。但是在开学前,由于理念分歧等原因,陈应天也淡出了南科大的工作。
原计划讲授微积分课的张景中院士,依然在授课教师名单中。但他事务繁忙,同时兼有广州大学计算
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以及四川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多个职务,无法每周到校讲课。因此,在临开学前,
学校找来了一位来自美国、恰好正在学术休假的教授“救火”。
与之类似,同时兼职至少四份的陈国良院士,也依然担任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任务,但他请来了3 位
教授组成“教学团队”。负责通识教育课程的丁学良教授如约开设了“比较现代化”,但南科大学生证实:丁
学良并不能做到每周来上课,“他每月来一次,一学期一共上4 次课”。
对于这些情况,港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并不满意。“根据我的教学经验,5门课就应该是5个教授,怎
么能那么多老师?”
对照一年多以来的学校公告和媒体报道,可以发现除几位港科大老师和陈应天教授外,还有多个曾经
出现过的名字最终“消失了”,其中包括葛墨林院士、雷清泉院士等等。
与教师团队类似,南科大的规章制度、行政架构、培养计划、学术委员会等,都未能在招生前完成,
实验室也没能准备好,第一学期的课表,也是在临上课前最终敲定的。
在朱清时看来,去年匆忙决定招生的原因,是当时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从教育部到深圳市政府都表态
支持。如此时机不容错过。他觉得,到今年的话,“就不行了”。
核心团队
李晓原: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前主任。
李泽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
励建书:耶鲁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前主任。
离去原因
鼓动学生“不参加高考”不是改革
根据合作协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晓原、李泽湘、励建书被邀请为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成员,从事
人才引进、学科架构与课程体系设计、薪酬体系制定、招生考试等工作。3人于2011年初先后退出, 并授
权南方周末发表《要改革,不要口号南科大筹建团队核心人员为何退出与朱清时的合作》文章,阐明与朱
清时在办学理念上的分歧,意在以南科大为样本分析中国高教改革背后的深层问题:
我国的高考就考试本身来讲仍然不失为是一个较为公平的衡量体系。而这对一个社会诚信体系尚没有
健全的社会尤为重要。
在任何国家,统一的高校入学考试制度本身并不是问题, 问题的实质在于是否应该用高考成绩作为
(所有)高校的唯一或最重要的取和评价标准。问题的实质在于如果不用高考成绩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高
校录取标准的话,如何才能在这个诚信缺失的社会环境中,从机制、监管和操作上做到录取工作的公正、
公平、公开和合理,以使所有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机会得到维护和保障。
我国高考体制由“考试”和“录取”两个重要环节组成。最根本性的弊端出在“录取(及其所用标准)”环节。
用“录取”环节的弊端去否定“考试”环节的合理性,或用“考试”环节的不完善性去否定“考试”环节本身的合理
性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哗众取宠。
更为严肃和重要的问题是高教改革是一场“改革”而不是“文凭革命”。改革的目的是用更好的更完善的更
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来代替(或逐步解决)问题丛生的现有高考(考试和录取)制度, 而不是为了反对而
反对。“文凭革命”式的否定现有考试制度和措施,而没有代之以更好更完善更可操作的办法和措施是对社会
的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对高教改革的不负责任。
南科大负责人鼓励学生“反对参加高考”的做法,除了空洞的口号和不负责任的煽动之外,看不到有任何
建设性的具体建议和做法。
“朱校长也非常难我很同情他”
在至今没有副校长、诸多行政架构缺失的情况下,朱清时不得不亲自处理许多细节事务,甚至包括敲定
每一名员工的工资
学术团队迟迟未能组建,也给行政管理团队带来了影响。按照朱清时的想法,在这所去行政化的学校里,
应该先有学术团队,然后再确定管理队伍。
但在至今没有副校长、诸多行政架构缺失的情况下,朱清时不得不亲自处理许多细节事务,甚至包括敲
定每一名员工的工资。“全世界任何一所大学, 都不会由校长来直接决定每个员工包括各个部门秘书拿多少
钱。”李晓原说。
“朱校长也非常难,我很同情他。”陈应天说。
事实正是如此当几位教授先后产生去意时,学校顿时陷入几乎无人可用的状态。招生复试时,励建书等
教授本因为理念问题表示不参加,但眼看学校就要“出洋相”,他还是前来相助。
朱清时本人,也深感没有得力团队的困扰。“我在中科大时,有一个很大的团队在运作,每个人都在自己
的位置上,都知道自己有责任干什么事,不需要领导催促、指示,我出国一个月也没有问题, 学校照样运转
得很好。”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个人人脉。例如,讲授国学课程的魏承思,与他同为南怀瑾弟子。
更多的资源则来自中科大请他之前的秘书来从事教务、协助招聘人才,以及请中科大教授来主管物理实验室。
基于在中科大当了10 年校长的经验,朱清时认为,自己为南科大选择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中科院
院士杨叔子近日也向媒体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按照香港科技大学一模一样办大学不可能,因为深圳不是香港。
”但质疑者则认为,大学赖以生存的土壤之间的差别当然存在,但对于如何办学,是可以用科学理性的分析来
探讨的,国外的经验、教育规律是可以借鉴的。以此衡量,南科大办学中的许多做法已经违背了常识。
事实上,对于南科大为中国高教改革探路的目标,几乎没有人会反对,但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已经产生
了不小分歧,影响到南科大的筹建工作,并有可能会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下一步走向产生影响。
====================================================================================
中科院成立青年创新促进会 会员每年将获10万经费
来源:中国科学院
6月17日,首届中国科学院人才发展主题活动日在北京举行。活动中系统介绍了
《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的相关内容、主要举措以及相关举措启动
实施情况,并举行了一系列活动。宣布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全院340名
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为首批会员,会员入会后每年将获1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主要
用于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培训与个人补贴等方面。数十位优秀人才受到了表彰,其中,
十位40岁以下青年学者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50位35岁以下青年学者获中国
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10位高级技能人才获中国科学院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指出,“创新2020”赋予中科院新的战略使命,
即要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
着力点,重点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人民
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破解资源环境制约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
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这一定位对中科院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
的更高要求,也为各类优秀科技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广阔的事业舞台、更富
有挑战性与更具吸引力的发展机会。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以人才发展来保障“创新2020”战略目标的实现。
白春礼强调:一要加强战略引导,明确人才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要深刻理解国家
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
整体开发”的人才工作指导方针,坚持先进的人才工作理念指导我们的工作。二要以
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为重点,全面提升队伍整体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是中科院科技
创新的核心力量,不仅决定着中科院的创新能力,也影响到“创新2020”战略目标的实现。
青年是中科院事业的未来,一定要把青年人才培养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把握青年
人才成长规律,了解青年人才发展需求,关爱青年人才的成长,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
为他们提供能够充分发挥才干的事业舞台。三要不断完善政策和管理,努力营造优良的
人才环境。要以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发展人为各项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
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宜居”的人才环境。
活动日中还举行了《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和《人才与发展》
两部人才管理工作研究专著的出版发行仪式,以及深圳市大富配天投资有限公司资助
中国科学院设立冠名研究员的捐赠仪式。作为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
活动周也正式启动,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的31位获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的海外人才代表应邀访问中国科学院,并参加了国内优秀
青年人才交流和座谈会。“海外人才走进科学院活动周”旨在通过邀请海外优秀青年
科技人才集中访问中科院的有关研究所并进行学术交流,与海外人才建立起交流密切
的联络机制,向海外人才宣传国家和中科院的人才政策与举措,搭建长期合作与双向
选择的平台。
活动中,中科院有关领导还就记者提出的实施“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的意义、
中科院人才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引进与支持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培养青年
人才的具体措施、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培养和吸引人才、如何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
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解答交流。
====================================================================================
2011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开始申报
来源:教育部科技司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加快建设一支
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教育部将继续实施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择优支持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
学术带头人。2011年度申报工作相关事项如下:
一、申报领域
按以下27个领域归口申报:
1.数学;2.物理;3.化学;4.化工;5.农业;6.林业;7.电子科学技术;8.计算机与通讯;
9.生物与基础医学;10.医疗卫生与临床;11.药学;12.中医药;13.能源;14.资源;
15.环境;16.传统材料;17.新材料;18.先进制造;19.管理科学与工程(含工商管理)。
20.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21.经济学;22.法学;23.政治学、社会学、
民族学;24.教育学、心理学;25.语言学、文学、新闻传播;26.历史学;27.艺术学、
体育学。
二、申报条件
1.申请者须符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第七条所列各项基本条件。
2.国内申请者应具有中国国籍,且必须通过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申请,不接受跨单位申报。
3.引进海外青年优秀人才纳入本计划一并申报。
4.坚持公开遴选,择优推荐的原则。加大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申报。注重与部门、
地方和学校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的衔接。
5.已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
资助者,不得再申请本计划。
三、申报名额
实行限额申报制度。
四、申报方式
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为单位,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
以主管部门的职能司局为单位,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和实施985工程的高等学校以学校
为单位,以公函的形式统一申报。不受理其他组织和个人的申报。
五、其它事项
1.申请者须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一式8份,加盖所在学校
和主管部门公章。申请材料(包括附件)必须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双面打印,不超过
40个页码。
2.各单位须填写《“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人清单》1份,加盖所在学校和
主管部门公章报送,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电子文件(EXCEL兼容格式)。
3.申报截止日期:2011年9月12日(以收到时间为准),逾期、超额和不符合条件
的申请材料恕不受理。
4.资助人选确定后,教育部将择优选派部分入选者赴国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
合作研究。
5.本通知同时在教育部科技司网站http://www.dost.moe.edu.cn/上公布。有关附件
和电子表格请在网站“下载中心”栏目下载。
联 系 人:李楠 高润生
联系电话:010-66096358 66097382
传 真:010-66096358 66020784
邮 编:100816
邮寄地址: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科技司综合处
电子信箱:zouhui@moe.edu.cn
====================================================================================
关于组织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资助的通知
来源: 中国博士后基金会
中博基字[2011]10号
各博士后设站单位及有关省(市、自治区)博士后工作主管部门:
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实施办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于6月25日至7月31日组织
开展第五十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报工作。本次面上资助将全部采取网上申报,现将有关事宜
通知如下:
一、博士后准备申报材料
6月25日至7月15日,请博士后网下准备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申请书”(简称“申请书”)及“专
家推荐意见表”。“申请书”样式及“专家推荐意见表”请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点击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
/评审”下载。
二、博士后网上提交“申请书”
7月15日至7月31日,请博士后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点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评审”(7月15日开通),
以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下载申报软件并在网上提交“申请书”。
三、设站单位网上审核“申请书”
7月15日至7月31日,设站单位博士后管理人员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点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评审”,
以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对“申请书”进行审核并予提交。
四、设站单位邮寄纸质申请材料
请申请人将以下纸质材料交设站单位。由设站单位统一于7月31日前邮寄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以投递
日戳为准),请勿使用包裹邮寄,以免延误。
1、纸质“申请书”1份。博士后人员网上提交“申请书”后,请在线打印一份(纸质“申请书”中的校验码与网上
一致为有效),并由所在设站单位审核盖章。
2、“专家推荐意见表”1份。分别由申请人合作导师和1名同行专家签署意见并签名。
五、其它相关事宜
本次基金面上资助不再接受网下申报材料。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7月31日,逾期网上申报系统将关闭。请设
站单位在7月31日前完成对博士后申报材料的审核。
联 系 人:池莲子、王芳
联系电话:010-82387704、010-62335023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博士后公寓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基金管理处
邮政编码:100083
====================================================================================
期刊内容: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No. 3, 4 (2011)
Regular Articles:
Weizhang Huang
Discrete Maximum Principle and a Delaunay-Type Mesh Condition for Linear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s of Two-Dimensional Anisotropic Diffusion Problem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4 (2011), pp. 319-334.
Gang Bao, Jinglu Gao and Peijun Li
Analysis of Direct and Inverse Cavity Scattering Problem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4 (2011), pp. 335-358.
H. T. Banks, Shuhua Hu, K. Ito and Sarah Grove Muccio
Dynamic Evasion-Interrogation Games with Uncertainty in the Context of Electromagetic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4 (2011), pp. 359-378.
Changhui Yao and Zhonghua Qiao
Extrapolation of Mixed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s for the Maxwell Eigenvalue Problem.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4 (2011), pp. 379-395.
Huai Zhang, Lili Ju, Max Gunzburger, Todd Ringler and Stephen Price
Coupled Models and Parallel Simulations for Three-Dimensional Full-Stokes Ice Sheet Modeling.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4 (2011), pp. 396-418.
Yunxia Wei and Yanping Chen
Convergence Analysis of the Legendre Spectral Collocation Methods for Second Order Volterra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4 (2011), pp. 419-438.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