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14年 4月26日

本期编辑:

    袁光伟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yuan_guangwei@iapcm.ac.cn

    乔中华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zqiao@polyu.edu.hk

====================================================================================
2014年材料科学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召开

来源:国家数学与交叉中心网

2014 年4 月12-13 日,由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材料环境研究部、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
学院共同主办的“2014 年材料科学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

研讨会的主要议题包括电子结构计算、纳米晶体材料的破裂研究、纳米材料多尺度耦合方法
以及动理学方程的模型约化方法等。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 程计算研究所周爱辉研
究员, 香港科技大学的项阳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魏悦广研究员等10 余位学者分
别就材料与计算领域各自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并就未来可能合作的问 题做了深
入的探讨。

此次研讨会是2009 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多尺度与随机建模研讨会”、2010 年在苏州大学
举办的“材料科学中的计算与建模研讨会”、2011 年在 武汉大学举办的“材料科学中的计
算问题研讨会”、2012 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材料科学中的计算
问题研讨会”及2013 年在苏州大 学举办的“材料科学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的延续,旨在
推动数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研究,特别是青年交叉人才的培养。研讨会今年邀请了更多的年
青学者参加会议。该系列研讨会加强了计算数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James Carlson 教授春季课程及讨论班

来源: 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欢迎大家参加James Carlson教授春季课程及讨论班!

课程名称: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Algebraic Geometry

简介:In recent years, the discovery of new algorithm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software has led to a minor revolution in the
      practice of algebraic geometry. Quantities that were heretore
      impossible to compute can now be calculated. The course will
      treat needed commutative algebra, develop the algorithms, and
      introduce the Sage computer algebra system -a frees software
      program available on all computers. Topics to be covered include:
      Polynomial rings, division algorithm in several variables, Grobner
      bases, elimination theory, dimension, and multiplicity. This course
      will meet once a week.

时间:初定为4月7日至5月7日的每周二、周四上午10点至11点30分(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地点:镜春园82号院甲乙丙楼82J04教室

主讲人:Prof. James Carlson

讨论班:Seminar on Hodge Theory

简介:We will read current literature in Hodge theory and also study some
      of the older papers on which these depend. Each paper discussed will
      be preceded by a review of needed background. Some topics – special
      cases in which the Hodge conjecture is known, the Laza-Friedman paper
      on hermitian variations of Hodge structure, and Calabi-Yau variations
      of Hodge structure. This course will meet once a week.

时间:初定为4月7日至5月7日的每周三上午10点至11点30分(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地点:镜春园82号院甲乙丙楼82J04教室

主讲人:Prof. James Carlson

James Carlson简介:

1946年生,1971年博士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教授,中组部外专
千人计划入选者,美国克雷(Clay)研究所前任所长。克雷数学所成立于1998年,Carlson
教授是克雷研究所第二任所长。自从2003年上任以来,Carlson教授为这个所的发展做出了
很大贡献。其中包括重新规划克雷数学所年会、引进新的专题讨论会、把一些经典数学文献
数字化等。

在去克雷数学所之前,Carlson教授曾担任过美国Utah大学数学系主任和几何分析杂志编辑。
他也是IAS/Park City和它的高中教师夏天活动的创建者之一。他还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数
学系和康奈尔大学欧几里德项目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参加过墨西哥数学研究中心(CIMAT)、
韩国高等研究院(KIAS)、和美国数学研究所(AIM)的评估委员会。

Carlson教授在数学科研上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他的研究涉及复几何,分析,拓扑等领域,
尤其是在三次曲面模空间,Hodge 结构,调和映射,代数簇之间的全纯映射等课题上都取得
了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他在国际数学杂志上发表过四十多篇论文和一本专著,其中多篇文
章发表在包括Annals of Math, Inventiones Math 等顶尖数学杂志上。在过去十二年中他应
邀作过将近五十个学术报告。

====================================================================================
北京大学拔尖计划面向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系列讲座

来源: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拔尖计划面向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系列讲座

Series lectures: Coxeter groups

Speakers: 法国著名表示论专家 Jean Michel, Ruth Corran

Time:18:40—21:40
Jean Michel : April 18,April 29,May 6,May 9
Ruth Corran: April 22,April 25

Place: BICMR, 镜春园78号院 77201

Outline of the lectures
-General definition and first properties (exchange lemma, etc..)
-Real reflection groups
-Invariant bilinear forms
-The geometric representation (Tits cone)
-Classification of finite Coxeter groups (Coxeter diagrams)

(此系列讲座是Michel Broue 拔尖计划课程“大学代数教程II”的一部分)

====================================================================================
华罗庚班诞生成长记

来源:中国科学报  记者:沈春蕾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提出,强化科教融合是中科院的核心命题。作为科教融合理念
的先行者,以“华罗庚班”为代表的“菁英计划”的实施,将核心命题落到了实处。

    “我有幸从大学来到中科院,最让人惊喜的是中科院院士席南华亲自给我们讲代数课,
很难想象一位大师级的数学家能每周抽时间给我们几个人上课。在学到了数学知识的同时,
我常常被这些大科学家的精神所感染。”韩睿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
称数学院)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创办的“华罗庚班”的首届学员。在与大师“零距离”接触后,
他提出了自己的人生课题:“为什么我将来就不能成为和他一样的科学家呢?”

    今后,这样的青春故事将在这座国家最高学术机构中不断写就。

    在42名毕业生中,15人国内读研、24人出国留学,还有3人走上工作岗位。

这是“华罗庚班”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去向的统计数据。这个以数学家华罗庚命名的精英班,
诞生于2009年3月,最早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
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签订协议,共同创办的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简称华罗庚班。

    数学院研究生部主任邵欣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罗庚班的创办和培养
机制是科教结合探索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尝试,与中科大的顺利合作也为后续华罗庚班的开设
提供了借鉴模式。

创办的背景形势

    “中国科大数学系与数学院历来就有联系,这为中国科大华罗庚班的创办铺设了桥梁。”邵
欣介绍说,2009年中科院启动“科技英才培养计划”。同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
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中科大是当年11所首批试点的高校之一。

    中科大有着教育体系、育人传统、教学课程等方面的优势,数学院有着智力资源、数学研
究和科研设施等方面的优势。2009年3月,在两个单位早前的合作基础之上,数学院和中国科大
联合创办的第一个华罗庚班正式开班授课。

    “这个班是数学院与中科大强强联合的产物。”邵欣说。2009年12月,数学院还与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创办了华罗庚班。

    2010年,中科院“创新2020”规划出炉,其中就提出,实施拔尖优秀的学生培养计划,探索
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同年9月,数学院与山东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创办华罗庚班。

    借鉴已创办的华罗庚班的成功经验,数学院选择了大连理工大学作为第四家华罗庚班的合
作高校。2013年1月19日,大连理工华罗庚班遴选面试会在数学院举行。

    “从导师队伍、师资力量、学科布局等方面来看,数学院有信心也有条件办好华罗庚班。”
邵欣说,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由数学院牵头的华罗庚班现阶段将不再设立新班。

独特的培养模式

    三年在高校,一年在数学院,华罗庚班采取“3+1”的培养模式。

    大学前三年,华罗庚班学生在高校通过基础课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接受通识教育,
此间数学院也会参与其中,比如派出老师作报告和讲座。

    从四年级开始,华罗庚班学生将来到北京,在数学院导师的指导下进入科研一线,开展大
学生科学研究计划,还有机会到研究所、国外大学学习专业选修课程,接触数学前沿的研究领域。

    邵欣说:“我们力求让学生们较早地理解、把握数学的学科前沿、整体面貌、文化和历史,
以及数学研究领域的新动向。”

    第四年,华罗庚班学生按五大学科(数学、系统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
学与工程)自愿分组,由各学科召集人指导选课,课程既包括四年级专业课程,也包括中国科学
院大学开设的硕士一年级课程,毕业论文也将在此期间完成。

    数学院为华罗庚班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宽松自由的探索氛围,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专
业兴趣自主选择指导老师,再由老师“手把手”给予个性化指导。这些老师包括了中科院院士、国
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

    “他们将来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科研创新,都需要拥有扎实、牢固的基础。”邵欣说,
华罗庚班的学生通过参与研究课题,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

数学传播的殿堂

    “你认为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有什么区别?”

    “中学时有没有参加过数学竞赛,所学的几门专业课里你最喜欢哪一门?”

    “将来打算做什么?”

     ……

    这是大连理工大学华罗庚班的面试现场。华罗庚班学生的选拔经历着笔试和面试的双重考核,
尤其是面试主要看学生对数学有没有兴趣,数学感觉如何,个人是否独立等等。

    一位考官告诉记者:“虽然话题很轻松,但我们能从中看到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
理解能力。”

    即使入选华罗庚班,学生们还将面临新考验—华罗庚班实行滚动机制,二年级结束时,班中学
生可以选择退出,班外优秀学生也可以申请加入。华罗庚班的创办旨是,在从本科生开始培养具有
发展潜力的创新拔尖人才。

    华罗庚班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科学家的精神,还要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脚踏实地、甘于寂寞、
坚持不懈,是数学研究和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或缺的精神;人文素养是科学的原创性源泉,成为顶尖
的数学家的创造力离不开想象力、直觉和灵感。

    “我们将站在长期合作、培养人才的角度,而不是单一地以改善生源为目的。”邵欣说,华罗庚
班学生毕业时可以自由选择在中科院或高校读研,也可选择出国或就业。

    “科学思想是华罗庚班宝贵的精神财富。”邵欣说,“以华罗庚来命名这个班,是希望华罗庚对科
学的贡献可以激励学生们勤奋学习、报效祖国,做好华罗庚精神的传人。

====================================================================================
数学家以10万美元年薪荣登美国最佳工作榜首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央社”16 日报道,美国职场调查网站CareerCast.com 公布2014 年度最佳工作,数
学家打败所有职业,以年薪10.1 万美元荣登今年榜首,2022 年前就业成长预估达23%,前
景看好。

最棒工作其次是大学教授、统计学家。最糟工作则是伐木工人、报业记者。

CareerCast 负责人托尼防畋硎荆º“事实上,数学家、统计学家、精算师、软件工程师及
计算机系统分析师,工作前景都相当不错。”

不过,伐木业或传统报业从业人员的未来展望就没那么理想,部分原因是雇用前景萎缩及薪
资下滑。美国劳工统计局预估,到2022 年,伐木业职缺将减少9%,记者工作则将减少13%。

====================================================================================
二十年谱就精彩华章——写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之际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卫

栉风沐雨二十载,人才蔚起国运兴。伴随祖国经济社会的日臻强盛、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走过了20 年的不平凡历程,为广育科技
英才、服务国家发展谱写了精彩华章。

弱冠之际 俊彦三千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美国著名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提出,在可以合适地称为“科
学”的整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其限制因素是人。我国在前沿 科学领域的进展快慢,取决于
敏于洞察科学前沿、善于开疆拓土的一流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世纪90 年代初,国际科技
竞争和人才资源争夺风起云涌,国内高层次 科研人才凸现“十年断层”,北京大学陈章良
教授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力荐设立“总理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响应科技
界吁求,报请国务院设立专 项基金,以培养和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
术带头人。党中央、国务院迅速批准这一建议,果断决定设立杰青基金。实践表明,杰青基
金的设立是 推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审视国
际科技人才竞争态势、大力推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管理创新;是党和政府凝聚海内 外
青年才俊、激励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举措。

弱冠之际,俊彦三千。在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自1994
年设立杰青基金至今,共资助青年学者3004 人,资助总 额44 亿余元,资助规模从建立之
初的每年49 人,增长至当前的200 人左右,每项资助强度由60 万元,增长到当前的200
万元,资助范围涵盖了自然科学所 有学科。

20 年来,杰青基金遴选和培育了一批领军人才,促进了中国科学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
杰青基金获得者(以下简称“杰青”)大多成为各自领域内的 权威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并
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截止到目前,杰青中已有142 人当选中国科学
院院士,现年60 岁(含)以下的166 位 在内地工作的院士中,86.1%曾获得过杰青基金资
助;54 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99 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全面改革以来,国家自然科学
奖获奖成果中 有77%是由杰青主持或参与完成的,共有501 位杰青555 次获奖,在2013 年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5 名获奖者中,就有4 名是杰青。此外,杰青在国际学 术组织或国
际权威学术刊物担任重要职务者日益增多,获得了一些有影响的世界级科学奖励,提升了中
国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从“仰视”到“平视”

杰青有效推动了学科繁荣发展,牵引我国科学事业在国际化发展中从“仰视”到“平视”演
进。20 年来,杰青基金资助学科数量由成立之初的36 门扩展到当前的67 门,带动了我国
学科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引领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杰青不断取得重大原创突破,成为推动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攻坚力量。杰青瞄准重要科学前
沿,潜心钻研,屡屡攻克世界级难题,备受国际瞩目。近年 来,我国科研团队在量子反常
霍尔效应、铁基超导、诱导多能干细胞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科学界产生较大影
响,在这些重大成果的研究队伍中,杰青们 的贡献十分显著。

杰青着力解决国家战略发展和现实需求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成为服务创新驱动的“先锋”。
杰青们围绕我国载人航天、高铁等领域开展独创性研究,推动了这些重大科技战略的实施。
杰青有效应对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起到重要作
用。

杰青基金在资助管理实践中,为推进我国科技人才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始终坚持战略
定位,服务人才强国。杰青基金坚持海外延揽与本土培育并 重,着眼于遴选和培育学术领
军人才,为建设科学强国积累智力资本。二是始终坚持严格质量标准,科学公正评价。以学
术价值判断为准绳,坚持创新面前人人平 等,始终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合理。三是始终坚
持竞争择优,发挥激励作用。杰青基金确立了严谨、科学、公开、透明的遴选机制与程序,
将竞争机制作为遴选优秀 人才的制度保障。四是始终坚持营造宽松环境,促进潜心研究。
倡导自主选题、自由探索,通过营造宽松研究环境,避免了浮躁心态,为科学家冲击科学难
题营造良 好环境。

辉煌凝众志 扬帆新征程

展望未来发展,全球范围内的人才资源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占有科技人才
优势的压力。应当看到,我国科技人才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战略需求还不相适应,杰
青基金资助工作与培育学术领军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我们要坚持尊重科学研究规律和人
才成长规律,准确把握战略定位,以改革创新 精神推进基金资助管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
得更大发展。要不断提升杰青基金定位的战略高度,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努力遴选与培养国
际科技领军人物。要拓展杰青 基金的效能广度,激励获资助者勇攀科学高峰,产出原创成
果,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要加大杰青基金的开放力度,始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我国高层
次科技人才队 伍发展。要夯实杰青基金的品牌信度,打造资助管理升级版,淬炼更具公信
力的人才品牌。要围绕培育新一代学术领军人才的战略方向,深化杰青基金资助管理体制 机
制改革,不断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加大拔尖创新人才资助力度,不断开创科学基
金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

辉煌凝众志,扬帆新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具
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身处当前“人才成就伟业”的 时代,我们要准确把握杰青
基金的战略定位,加大资助力度,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需求,发现和培养新一代学术
领军人才,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早日实 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
数学怪才格罗滕迪克

作者:余艾柯
来源:中国科学报

犹太裔无国籍数学家,对于亚历山大犯衤揠峡说慕樯埽ǔ;岽诱庋痪涿枋隹肌C¿
年3 月28 日,他的生日这天,关于他的种种往事和传说,都会被世界各地的数学迷们再次
记起。

关于这位传奇人物,我们知道的大多数事情来源于他的自传《收获与播种》,可是这本书并
没有出版过,而是以手稿的形式在其朋友间流传。

2010 年,格罗滕迪克从他的“藏身之地”——法国和西班牙交界的比利牛斯山区,给远在
巴黎的朋友们写了一封信,要求禁止传播他的所有著作。不久之后,一个由他的“死忠粉丝”
建立并经营的“格罗滕迪克圈”网站,把手稿的所有电子版连同他的其他著作一起,全部从
网上删除了。

而这一切,只不过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神秘的数学家,留给世人的奇怪故事中最新的一个。

1928 年3 月28 日,格罗滕迪克出生在德国柏林,犹太裔的出身让战争中的一家人举步维艰。
父亲曾被囚禁在法国阿列日省的韦尔内集中营,后被转至奥斯威辛集中营,1942 年被害。
格罗滕迪克则与母亲一起,被带到了法国洛泽尔省的里厄克罗集中营。

战争结束后,格罗滕迪克与母亲居住在法国蒙彼利埃,他在当地一所学校注册了数学课,但
很少去上课,而是喜欢自己钻研关于体积的概念。后来,他在《收获与播种》中解释,这是
他开始独立研究的标志,并且引导他重新发现了勒贝格积分。

1948 年,格罗滕迪克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办的研究班深造,他在巴黎接触到诸多数学
精 英,觉悟到曾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的数学家”是多么的无知。不久之后,他经人推
荐来到法国泛函分析领域的数学圣地南锡,在那里,他以20 岁的年龄撰写出 6 篇博士论文,
作为他学术生涯的开端。

然而,由于他的无国籍身份,格罗滕迪克无法成为一名正式的研究员。获得法国国籍的条件
是服兵役,这让他无法接受,于是开始了一段漂泊的学术生涯。他离开法国,先是以一名客
座教授的身份在巴西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去了美国的堪萨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

四处辗转中,格罗滕迪克转变了研究方向,在泛函分析领域完成一系列卓越工作后,开始转
向代数几何。

这是一个古老的数学分支,格罗滕迪克革命性地改写了这门学科。他与数学家让菲ぐ£
尔啡献鳎⑿碌幕。ë“概形”的概念,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让代数几何焕发
出全新的活力。

数学界历来不乏以“破解世界级难题”而扬名立万的顶尖高手,恰似武林中身怀绝技的大侠,
比如专攻那些被公认为最重要、最具挑战性难题的美国数学家约翰纺墒病£

格罗滕迪克则正相反,他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并非某项难题,而是那些看上去会指向更大但却
隐藏着的数学结构——“他的目标,在于发现和创造问题的自然栖息之家”。

在数学王国,多数研究者会选择一个清晰的数学问题进行攻坚,格罗滕迪克却很不喜欢这种
拿着锤凿去敲击核桃的方式,他宁愿将它置放在阳光和雨水中,然后等待其自然爆裂。

密歇根大学教授、2006 年度美国科学奖获得者海曼钒退蛊兰郏袷嫌靡恢Ö“宇宙般普适”
的观点改变了整个数学的全貌。他具有一种极其强大、几乎就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抽象能力,
让他能够从极为普适的高度来看待问题,而且他对这种能力的使用又是完美无缺的精确。
1956 年,格罗滕迪克回到巴黎,专注于拓扑学和代数几何的研究。两年后,专为数学和理
论物理研究而设立的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接受了他。
他应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一小时报告,报告内容与其说是对当时该学科已知内容的总
结,不如说是对未来10 年中,他将要完成之工作的预告。
在其领导下,那段时期的IHES 被公认为世界代数几何研究的中心。他首次给出黎曼—洛赫
—格罗滕迪克定理的代数证明,但他并没在杂志上发表太多文章,而是聚集了一个强大的学
派。
他的研究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如下数学事件:1973 年,P返吕っ髁宋ひ敛孪耄?1983 年,
G贩ǘ⑺怪っ髁四露孪耄?1995 年,A坊扯怪っ髁斯壬½—志村猜想,进而解决了
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费马大定理。

1966 年,格罗滕迪克获得国际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茨奖,但他拒绝前往苏联领奖。也许是
因为年少时的战时经历,让他成为一个彻底的和平主义者。越战期间,他前往河内,在森林
里给当地的学者讲授范畴论。

正值其研究顶峰的1970 年,格罗滕迪克与IHES 决裂,并彻底放弃了数学,原因是该机构从
军事部门获取了一小部分研究经费。这与他心目中数学是一门无害而清白的学问相抵牾。那
一年,他仅有42 岁。

自此,格罗滕迪克几乎从大家的视野中消失了。

围绕他的各种传言也随之而起,有人说,他去放羊了,以此来消磨时光。事实上,他创办了
一所名为“生存和生活”的组织,推广他的反战和生态保护思想。此后,还曾受聘为蒙彼利
埃大学的教授,一直留任到1988 年退休。

1988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6 年一度的Crafoord 奖颁给格罗滕迪克,但他以一封公开
信予以拒绝,理由是,自己的教授薪金或退休金已足够用度,而获奖者多属已名利双收之辈,
无需再锦上添花。

同一年,有6 位数学家决定出版一本纪念文集作为其60 岁生日的献礼。他对此的反应却充
满怨气,认为自己的工作如婚礼上的五彩纸屑一样被使用。

对未知的强烈兴趣,使格罗滕迪克深入到数学思想的最根源和人类生命感知的最远端。他如
此描述数学这个伟大的王国:“它展现给我们微妙而精细的对应,仿佛来自虚空。”

====================================================================================
会议信息:2014年高性能计算与工程应用研讨会,2014年5月12-13日,深圳

发件人:Xiao-Chuan Cai <cai@Colorado.EDU>

“2014年高性能计算与工程应用研讨会”将于2014年5月12-13日在中国科学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广东深圳)。会议详情请见网址:
http://web.siat.ac.cn/meeting/RCSEC/Workshop2014/ScalabilityWorkshop.html

本次研讨会旨在为高性能计算和工程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学生提供一个
交流平台,共同探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及发展趋势。
主要议题 包括:高性能计算,偏微分方程并行计算,高可扩展算法,基于GPU
和MIC的并行计算,并行流体、固体及流固耦合计算,特征值并行计算,大规模
数值最优化,反问题,大数据处理等。目前已确认的特邀报告嘉宾有:

陈荣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邓小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付昊桓,清华大学
黄记祖,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李志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兴平,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刘鑫,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孙家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田荣,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王兰宁,北京师范大学
薛巍,    清华大学
杨超,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袁学锋,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赵韬,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周爱辉,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李兰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电话:0755-86392312
邮箱:lan.li@siat.ac.cn

====================================================================================
会议信息: Int.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May 7-9, 2014, Shanghai, China

发件人:Wei Cai <caiweisjtu@gmail.com>

ICSC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at Extreme Scales)
will be held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 China, during May 7-9,
2014. This conference will highlight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in terms of scalable algorithms and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

A panel discussion will be moderated by Dr. William Harrod, Director of US DOE ASCR
Program.

Confirmed speakers include

* Prof. Jack Dongarra, UTK, USA (keynote, Chairman of Top500 Supercomputer
        Committee): Algorithmic and Software Challenges at Extreme Scales
* Dr. Jacqueline H. Chen, SNL,USA: Co-Design of Exascale Simulation of
        Combustion in Turbulence (ExaCT)
* Prof. Shiyi Chen, PKU, China: Extreme Large Scale Computing for Multiscale
        Fluid Mechanics
* Prof. Omar Ghattas, UT-Austin, USA:  Big data, sparse information: Bayesian
        inference for large-scale models, with application to inverse modeling of
        Antarctic ice sheet dynamics
* Dr. Kirk Jordan, IBM-res, USA:   Solving Computational Problems in a Data
        Intensive World Requires Systems that Optimize the Workflow
* Prof. Petros Koumoutsakos, ETH, Switzerland (2013 Godon Bell Prize Winner): 
        Flow Simulations at Extreme Scales
* Prof. Yutong Lu, NUDT, China:  System Software Issues for Extreme Large Scale
        Computing
* Prof. Satoshi Matsuoka, Tokyo Tech, Japan:  Preparing for TSUBAME3.0 and
        Towards Exascale in Green Computing and Convergence with Big Data
* Prof. Zeyao Mo, IAPCM, China:  Framework-based Parallel Programming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 Prof. Depei Qian, BHU, China: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a Brief Review
* Prof. Thomas Schulthess, ETH, Switzerland:  Extreme-scale quantum many-body
        simulations of complex materials
* Dr. Rick Stevens, ANL, USA:  Emerging data intensive HPC architectures
        and some driver applications in biology
*Dr. William Tang, Princeton, USA:  Extreme Scale Computing Progress & Challenges
        in Fusion Energy Simulations
* Prof. Jinchao Xu, PSU, USA:  Algebraic Solvers for Multi-Physical Simulations
        at Extreme Scales
* Prof. Linbo Zhang, CAS, China: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s in Parallel Adaptive
        Finite Element Computations

The conference will be preceded by a two-day tutorial on the  state-of-art parallel
computing given by Dr. L.Grinberg of IBM, Dr. V.Morozov of US DOE Argonne National
Lab., and Dr. YH Tang of Brown.

The registration deadline is April 30, 2014 and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conference website:

http://icsc2014.sjtu.edu.cn/

From Organizing Committee: David Cai (SJTU & NYU), Wei Cai (UNC Charlotte),
Shiyi Chen (PKU), George Karniadakis (Brown), James Lin (SJTU)

==================================================================================== 
期刊内容:SCIENCE CHINA Mathematics, Vol.57, No.5/ 2014

发件人: "Yang Zhihua" <zhihua@scichina.org>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674-7283/

In this issue (12 Articles)

Articles

A new a priori error estimate of nonconform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Jun Hu, Rui Ma, ZhongCi Shi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887-902

Orlicz-Hardy spaces and their duals
Eiichi Nakai, Yoshihiro Sawano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903-962

Sharp constants in the doubly weighted Hardy-Littlewood-Sobolev inequality
Di Wu, ZuoShunHua Shi, DunYan Yan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963-970

The spreading frontiers of avian-human influenza described by the free boundary
ChengXia Lei, KwangIk Kim, ZhiGui Lin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971-990

Positive solutions for a Lotka-Volterra prey-predator model with cross-diffusion
and Holling type-II functional response
Jun Zhou, Chan-Gyun Kim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991-1010

Elliptic systems involving multiple critical nonlinearities and symmetric
multi-polar potentials
DongSheng Kang, Fen Yang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1011-1024

Regularity of vertex operator superalgebras
ChunRui Ai, JianZhi Han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1025-1032

Mather theory for piecewise smooth Lagrangian systems
Min Zhou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1033-1044

On almost complex curves and Hopf hypersurfaces in the nearly K?hler six-sphere
Ling He, XiaoXiang Jiao, XianChao Zhou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1045-1056

On the first eigenvalue of Finsler manifolds with nonnegative weighted Ricci curvature
SongTing Yin, Qun He, YiBing Shen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1057-1070

Ruin probabilities with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risks having an FGM dependence structure
Yu Chen, YingYing Yang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1071-1082

Consistency of kernel density estimators for causal processes
ZhengYan Lin, YueXu Zhao
Sci China Math, 57(5), 2014, pp. 1083-1108

====================================================================================           
期刊内容: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Volume 30, Issue 5, May 2014

发件人:"LONG Jing <jlong@amss.ac.cn>"

http://www.springer.com/10114

In this issue (15 articles)

Similarity degrees for the crossed product of von Neumann algebras
Jin Song Wu, Wen Ming Wu   30(5), Pages 723-736 (2014)

Solvability of the Dirichlet problem in W2,p for a class of elliptic
equations with singular data
Loredana Caso,Roberta D’Ambrosio,Maria Transirico   30(5), Pages 737-746 (2014)

Some notes on identities for Dirichlet L-functions
Rong Ma, Yu Long Zhang, Melchior Gr黷zmann   30(5), Pages 747-754 (2014)

Weak convergence theorems for strict pseudo-contractions in Banach spaces
Hai Yun Zhou   30(5), Pages 755-766 (2014)

Stability vs. optimality in selfish ring routing
Bo Chen, Xujin Chen, Jie Hu   30(5), Pages 767-784 (2014)

The uniqueness of the entire functions whose n-th powers share a small function
with their derivatives
Jie Zhang, Hai Yan Kang, Liang Wen Liao   30(5), Pages 785-792 (2014)

A note on the density of a subset of all integrable holomorphic quadratic
differentials
Sheng Jin Huo   30(5), Pages 793-796 (2014)

Property (?) and its perturbations
Wei Juan Shi, Xiao Hong Cao   30(5), Pages 797-804 (2014)

Scattering for focusing combined power-type NLS
Jian Xie   30(5), Pages 805-826 (2014)

Scattering problem for Klein-Gordon equation with cubic convolution nonlinearity
Ru Ying Xue   30(5), Pages 827-836 (2014)

Cartan invariants in the category of restricted representation for
$\mathfrak{g}\mathfrak{l}\left( {\left. m \right|n} \right)$
Li Sun Zheng, Bin Shu   30(5), Pages 837-843 (2014)

Local Lipschitz-? mappings and applications to sublinear expectations
Huai Xin Cao,Jun Cheng Yin,Zhi Hua Guo,Zheng Li Chen   30(5), Pages 844-860 (2014)

Instability of standing wave for the Klein-Gordon-Hartree equation
Xiao Guang Li, Jian Zhang, Yong Hong Wu   30(5), Pages 861-871 (2014)

Robustness of F-tests in singular linear models
Hong Bing Qiu, Ji Luo, Jia Jia Zhang   30(5), Pages 872-880 (2014)

Square-mean almost periodic solutions to some stochastic evolution equations
Xi Liang Li   30(5), Pages 881-898 (2014)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