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19年 06月01日

本期编辑:

    许跃生
    中山大学应用计算科学研究院
    compsci@mail.sysu.edu.cn

    乔中华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zqiao@polyu.edu.hk

    周知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zhizhou@polyu.edu.hk

 

====================================================================================

第二届张芷芬数学奖在法国颁发

来源:北京数学会

2019年5月13日,第二届张芷芬数学奖颁奖典礼在法国国际学术会议Dynamics Beyond Uniform Hyperbolicity
开幕式上举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巴黎十三大学的Pierre Berger博士荣获本届张芷芬数学奖。本届奖项遴
选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文兰教授代表北京数学会理事长张继平教授宣布本届张芷芬数学奖
得主并为其颁奖,奖金额为人民币30万元(相当于约3.9万欧元)。

Pierre Berger在获奖感言中表示,十分高兴并感谢获得张芷芬数学奖,未来将继续在数学研究中努力开拓。本
届张芷芬数学奖遴选委员会成员、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系教授Amie Wilkinson介绍了获奖工作,向在座听众展
示了获奖人学术工作的重要性。她还代表未能出席颁奖典礼的张芷芬数学奖赞助人章诚爽女士宣读了贺辞。

为表彰张芷芬教授的不懈追求和终身成就,推进有关数学科学的研究,2017年,张芷芬女儿、新加坡狮华股份
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章诚爽女士出资,北京数学会决定设立“张芷芬数学奖”(英文名称 Award for Mathematical
Research Works in the area related with the Contributions of Z. F. Zhang)。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
交替授予在常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这两个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数学家。2017年首届张芷芬数学奖在西安召
开的应用动力系统最新进展国际会议上颁发,获奖者为常微分方程领域的美国杨柏翰大学吕克宁教授。

张芷芬(1927- )先生是北京大学第一位女性数学教授,曾担任北大数学系副主任、北京数学会副理事长、
《数学进展》主编等。她今年已92岁高龄,一生致力于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和动力系统理论,做出很多卓有成
效的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张先生虽年事已高,仍一直关心这两个领域的发展。

Dynamics Beyond Uniform Hyperbolicity是动力系统领域影响很大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网站:
https://conferences.cirm-math.fr/1947.html),每两年一次,张芷芬奖的动力系统部分即在这个会议上颁
发。此次会议在法国卢米尼著名的国际数学合作中心CIRM(全称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ncontres
Mathématiques)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数学家。本届奖项遴选委员会主席由中科院院
士文兰担任,成员包括Marcelo Viana(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人、上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
Amie Wilkinson(国际数学家大会45分钟报告人、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Christian Bonatti(国际数学家
大会45分钟报告人、法国勃艮第大学教授)等,在世界范围内遴选动力系统领域最杰出的青年学者。本届张芷
芬数学奖获得了很大反响,欧洲和美国、巴西等地的数学会也将予以报道。

====================================================================================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学术年会(2019)在北京举办

来源: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院研究院

5月10-12日,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学术年会(2019)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
举办。本次会议由数学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
系统工程学会、《管理评论》杂志社协办,顾基发院士和汪寿阳院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开幕式由国际系
统与控制科学院秘书长Pierre Bricage院士主持。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汪寿阳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副院长顾基发
院士,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唐锡晋研究员,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长Stuart A. Umpleby院士,拜耳陶隆
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Stefan Blachfellner院士,以及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Ray Ison院士分别致辞。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7位国内外系统与控制领域知名学者作了大会报告。Stuart A. Umpleby院士在题为 “Some
Examples of How Systems and Cybernetics Can Contribute to Traditional Disciplines” 的报告中,通过
例子说明系统和控制论是如何为传统学科做贡献的以及系统和控制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 “The Mi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System and Cybernetic Science: Some Recent Discoveries”的报告中,Stuart
A. Umpleby院士介绍了国际系统与控制领域正在研究的问题、系统和控制论领域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中国、
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的新的理论和方法。他指出系统和控制论领域的学者从传统学科中学习和整合知识,努力
寻求更通用的理论和更有用的方法。

世界系统与控制论组织(WOSC)主席、英国Syncho研究部主任Raul Espejo院士在题为 “Enabling Local People
and Groups To Support Global Organisational Development”的演讲中首先明确了世界组织与控制论组织(WOSC)
的目标是将控制系统科学家与政治家,从业者和学生们在各个层面进行辩论,从当地社区到全球社会,应对人类
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Raul Espejo院士强调了组织的发展动态,并介绍了自组织的交互过程。

接着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主席Ray Ison院士发表了“From Recovery of Cyber-Systemic Sensibilities to
Fostering Cyber-Systemic Thinking in Practice Capabilities: Fifty Years of Experience at The Open
University”的主题演讲,通过借鉴英国大学的经验,阐述了什么是“良好的”网络系统性能。

IEEE TSMC主编陈俊龙院士在题为“Data Modelling and Analysis Using the New Discriminative Broad Learning
System”的报告中,分享了宽度学习在图像识别、时间序列预测的应用,介绍了他开发的判别宽度学习系统(BLS)
和推导出的稳健宽度学习系统(RBLS),另外展示出了几种BLS变体的框架及其数学模型结果,认为BLS/RBLS及其
变化在函数逼近、时间序列预测、人脸识别和数据模型等方面的回归性能优于现有的几种学习算法。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秘书长Pierre Bricage院士作了题为 “'Hosting Capacity' vs 'Capacity To be Hosted':
Emergence and Maintenance of Sustainability. The living systems keystone solution: ARMSADA (Associations
for the Reciprocal and Mutual Sharing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的报告,他从“我们能从研究生命
系统的功能中学到什么”、“数十亿年来所有的生命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人类系统与野生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对
抗?”三个方面讨论了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

拜耳陶隆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BCSSS)主任Stefan Blachfellner院士做了题为“From Science Heritage to Present
Design and Future Practic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Research
Field”的主题演讲。Stefan Blachfellner院士介绍了BCSSS致力于将系统科学成果与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应用相结合及其
在十年间成长为的国际知名机构的历程,强调分享科学系统和控制成果的重要性。随后介绍了BCSSS现在正在支持和已
经发展的合作机构和组织,并表达了希望与更多系统组织合作的意愿。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副院长顾基发院士作了“Wuli-Shili-Renli-System Approach and Third Order of System
Science”主题演讲。顾基发院士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并介绍了其最新发展与应用。他指出物理-事理-
人理系统方法论将系统方法由硬科学转向软科学、由西方转向东方,认为中国系统方法论不能只跟随西方的想法,借
用中国自己独特的、悠久的文化和传统,同样可以取得物和事的进步,甚至在不少地方可以赶上和超过西方。最后,
顾基发院士指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和三级控制论是一致的。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陈翰馥院士、蔡小强院士等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Stuart A. Umpleby院长代表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在大会闭幕式上致辞,他对此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表达祝贺和
感谢,并表示“系统与控制科学”将继续促进相关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在世界的发展,给更多的学者和企业与政府提
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会共同主席顾基发院士代表主办方致闭幕辞,对主办方和协办方的会议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同时肯定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相信下一届会议将更加精彩。

====================================================================================

第七届数学、计算机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院研究院

2019年5月18日至19日,第七届“数学、计算机与生命科学交叉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召开。该论坛由中国科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张世华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秀杰研究员
共同发起和组织,论坛的指导委员会包括陈润生院士、马志明院士和郭雷院士等领域内资深专家。来自国内外200余
家科研院所与高校的专家学者、学生以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等共6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在为期两天的论坛中,21位科学家与8位青年博士或教师分别作了学术报告,论坛主题着眼于数学理论、计算算法与
重要生物问题的交叉。论坛的报告内容涵盖了基因组数据组装与分析技术、染色体高级结构数据解析、单细胞测序数
据分析技术、进化机制及功能基因组研究等前沿研究领域。论坛的特邀报告人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所长黄三文研究员、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霞教授、清
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汤富酬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宿兵研究员、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儿童医
院邢毅教授等领域内知名专家。论坛报告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吸引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提问和讨论。

此外,八位青年教师和博士生也进行了简短的墙报报告交流。在论坛最后的互动交流环节中,宾夕法尼亚大学费城儿
童医院邢毅教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和北京大学国家数学中心张磊研
究员一起同会议现场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分享如何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宝贵经验。

本届论坛的组织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与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运筹学会、中国细胞学会功能基因组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分会、中国科学院
青年创新促进会,论坛感谢贝瑞基因、果壳生物、并行科技、诺禾致源、JGG与GPB杂志社的大力支持。

====================================================================================

2019年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计算数学与视觉研讨会圆满举办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站

2019年5月18-19日,正值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0周年,数学科学学院成立10周年之际,二十余名计算数学方向的
专家们应邀来到大连理工大学参加“人工智能驱动下的计算数学与视觉研讨会”进行学术研讨等多方面的交流。
出席的有大连理工大学王仁宏教授,浙江大学蔺宏伟教授及来自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十余所
重点大学的老师们。

研讨会在创新园大厦B1410举办,数学科学学院罗钟铉教授,刘秀平教授及我院多名教师及研究生参加研讨会,
会议由刘秀平主持。刘秀平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计算数学与视觉中的
应用及发展。王仁宏教授在研讨会正式开始之前也发表了讲话,表示对计算数学的发展一直在关注,并对人工
智能在计算数学中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人工智能以数学和算力为基础,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来达到模拟人类的判断和活动,其集数学、信息论、
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于一体,是一项综合研究领域。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机器的智能程度
取决于“算法”,而算法与数学息息相关。为推进人工智能的学习与研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新问题与数学的
密切关系,本次会议围绕人工智能中的数学理论与算法、深度学习、计算几何与视觉、多模态数字媒体处理来
展开,多位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报告,介绍其挑战和研究成果,并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对共同感兴趣
的问题深入交换看法,探寻未来可能的合作研究。

罗钟铉、李永海、李昕、王胜法、谭红臣、蔺宏伟等分别做了题为《基于海洋强国战略的人工智能探索与实践
——水下敏捷机器人目标抓取》、《对流扩散问题的有限体积元法》、《Reassembly of Fragmented Geometric
and Visual Data: Teaching Computers to Solve Jigsaw Puzzles》、《Porous Representation and
Optimization》、《语义增强的对抗网络在文本至图像合成任务中研究与应用》、《计算拓扑与持续同调图的
向量化表示》等学术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举行,促进了计算数学学科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相信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影响下,人工智能驱动
下的计算数学与视觉专业方向将碰撞出更激烈的思想火花,促进计算数学学科的健康发展,数学科学学院将迎
来以后若干个更加精彩更多学术成果的“十周年”。

====================================================================================

“广西数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来源:广西大学网站

5月18日,广西数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田刚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张伟平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李安民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
陈大岳教授,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教授,广西数学会理事长、北部湾大学副校长唐高华教授以及广西区内兄弟
院校领导等出席揭牌仪式。我校副书记、副校长 吴尽昭教授 主持 揭牌仪式。

赵跃宇在讲话中希望广西数学研究中心能填平广西地区数学的洼地,有力支持广西大学“双一流”建设,并让广
西的学生有就近享受世界一流数学大师指导的机会。一是能够科学合理的布局未来研究方向,合理规划近期和
中长期的建设发展目标;二是能够积极探索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促进中心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
为广西大学乃至为广西高等教育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样板;三是期待在3—5年内培养一批数学拔尖人才的同时,
实现广西大学数学的崛起。

仪式上,广西数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张晓教授就中心的建设情况作了介绍。田刚院
士、张伟平院士、李安民院士也分别为中心的成立致辞,他们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祝愿中心在新的起点
谱写新的篇章,并还表示会尽个人最大力量支持和帮助中心提升广西大学数学学科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广西地
区及西南地区数学的发展。

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数信学院师生代表以及广西数学研究中心成员也参加了仪式。广西数学研究中心现挂靠

在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其成立对于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

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午间报告第一期开讲

来源:上海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网站

为了促进数学系教师研究方向的交叉融合,数学系设立午间报告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营造自由探究、鼓励学
术争鸣、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原始创新的环境,弘扬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为培育学术新思想、激发创
意新火花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交流平台,并以学术自由和学术平等为理念,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搭建平台。
时间定为每周四中午12点至13点,每年30期。5月16日,午间报告会第一期(编号为201901)在校本部G507举行,
报告人为数学系李常品教授,数学系师生6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报告会开始前理学院副院长张登松教授就本次活动的举办意义给予积极评价,并希望数学系再接再厉取得更大
的成就。第一期报告人李常品教授自2014年起,连续5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两次获上海市自
然科学奖(2010、2017)、获“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称号(2016)、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
教师(2016)、获分数阶微积分领域的黎曼-刘维尔理论文章奖(2012)、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1)。2018
年,李常品教授首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亦是上海大学首位交叉学科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其
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分岔混沌的应用理论和计算。

李常品教授本次报告的题目:典型时间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LDG方法。李教授首先介绍了分数阶导数的起源以
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随后介绍了关于典型时间分数阶微分方程分数阶偏微分方程的LDG方法和他们团队研究
的最新进展。报告会结束后,包括数论、编码与密码、运筹与优化、偏微分方程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师生就共同
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李教授都给予了细致的回答。此次报告会对数学系师生不同研究方向的交叉
研究与合作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

====================================================================================

“基于物质运动认知之上的数学科学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网站

2019年5月18-20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举办了“基于物质运动认知之上的数学科学论坛”。该论坛由
华东师范大学羊丹平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李开泰教授共同发起,旨在为数学学科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
交流平台,分享和探讨涉及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几何分析和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连续介质力
学、电磁场、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中的数学问题,及其多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数学科学的发展和研究
方向发表见解,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

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吕长虹在论坛开幕式上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概况,以及近年来学院在学科
发展、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科研研究等方面所取得成绩。他指出,学院真诚欢迎各方专家来校交
流,共同促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大会主席之一羊丹平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的宗旨,并展望了交叉
论坛模式对学术交流的促进作用,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有更多新模式、新平台展开学术交流合作。论坛开幕式
由学院党委副书记余富团主持。

来自国内外40多所高校、10多家科研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邀请了复旦大
学程晋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黄建国教授、金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开泰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李杰博士、南方
科技大学李景治博士、北京大学李若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麻希南教授、潘兴斌教授、叶东教授、苏州大学钱跃
竑教授、厦门大学沈捷教授、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王宏教授、南京大学程崇庆、武海军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辛
周平教授、同济大学许学军教授、中国科学院张林波研究员、浙江大学张庆海教授、吉林大学张然教授、中山
大学朱熹平教授等21位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他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围绕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几
何分析和数学物理、偏微分方程和动力系统、连续介质力学、电磁场、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中的数学问题进行
了汇报。

18日晚,与会专家学生共同欣赏了由数学科学学院师生编演的原创数学话剧“几何人生II”,借以缅怀数学大师
陈省身先生及其对数学的杰出贡献。话剧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20日下午,参加论坛的部分专家前往洋
山港考察。洋山港四期智能码头的“中枢系统”,背后有我院吕长虹教授团队的重要的数学贡献。洋山四期自动
化码头目前由上港集团尚东公司经营,尚东公司总经理柳长满亲自率领港口运营团队与专家一起热烈交流讨论。

至此,论坛圆满结束。

====================================================================================

粤港澳大湾区计算科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中山大学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网站

2019年5月18-19日,由广东省计算数学学会、广东省高性能计算学会、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中山
大学广东省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机器学习与最优化计算实验室主办,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景派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计算科学研讨会”在中大学人馆多
功能厅顺利举行。开幕式上举行了“李岳生计算机发展基金捐赠仪式”,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谢曼
华书记主持,中山大学杨清华副校长、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钱德沛院长致辞,原中山大学校长李岳
生教授讲话。中山大学邹青松教授对会议举办目的、国家和广东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扶持政策作了介绍。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香港科技大学汪扬教授、王筱平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吴国宝教授、台雪成教授,香港理工大
学林延平教授、乔中华副教授,澳门科技大学钱涛教授,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张智民教授,中山大学徐峻教
授、杨跃东教授、邹青松教授、陆遥教授,暨南大学朱建新教授等来自港、澳及国内部分高校共52所高校科研
院所、企事业单位170多名学者参会。在两天的学术交流中,共有27名资深学者做了学术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本次
会议响应了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号召,对当今计算科学前沿课题进

行广泛交流,以求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文化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计算科学人才的培养。

====================================================================================

【会议通知】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

发件人:Jichun Li <jichun.li@unlv.edu>

We are pleased to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in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nd
Applications" to be held at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UNLV), October 25 – 27, 2019.
The conference aims at bringing together computational scientists from several disciplines to
exchange new computational methodology and exciting applications developed recently.  The
themes of the conference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topics:
* Numerical methods for wave propagation and applications;
* Numerical studies for fluid flow modelling, interface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s to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s (FSI);
* New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finite element methods;
* Numerical methods for stochastic PDEs and applications;
* Uncertainty qualification and big data; Machine Learning for Scientific Computing.

Plenary Speakers (confirmed) are:
* Susanne Brenner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 Chi-Wang Shu (Brown University);
* Peter Monk (Univsity of Delaware);
* George Karniadakis (Brown University);
* Thomas J.R. Hughes (Universityof Texas - Austin).

The conference is partially supported by NSF, UNLV Math Dept, and "Result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https://www.journals.elsevier.com/results-in-applied-mathematics).Limited financial supports are
available for local lodging. We encourage Ph.D students, junior faculty and under-represented groups
to apply by June 30.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the conference website:
http://cams.sites.unlv.edu/conferences/ccma2019/ccma2019.html.

====================================================================================

【期刊信息】Acta Mathematica Sinica, Vol.35, No.6, 2019

URL: http://123.57.41.99/Jwk_sxxb_en/EN/volumn/home.shtml

Three Problems on Trigonometric Sums.
Yves MEYER, 721-727.

The Two Hyperplane Conjecture.
David JERISON, 728-748.

Perturbation Theory for Solutions to Second Order Elliptic Operators with Complex Coefficients
and the L^p Dirichlet Problem.
Martin DINDOS, Jill PIPHER, 749-770.

Subsets of Euclidean Space with Nearly Maximal Gowers Norms.
Michael CHRIST, 771-782.

Near Equality in the Riesz-Sobolev Inequality.
Michael CHRIST, 783-814.

Nodal Sets and Doubling Conditions in Elliptic Homogenization
Fanghua Lin, Zhongwei Shen, 815-831.

Accretivity of the General Second Order Linear Differential Operator.
V. G. MAZ’YA, I. E. VERBITSKY, 832-852.

Hardy-Littlewood-Sobolev Inequalities with the Fractional Poisson Kernel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PDEs.
Lu CHEN, Guozhen LU, Chunxia TAO, 853-875.

A New Elliptic Measure on Lower Dimensional Sets.
Guy DAVID, Joseph FENEUIL, Svitlana MAYBORODA, 876-902.
               
Randomness and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Andrea R. NAHMOD, Gigliola STAFFILANI, 903-932.

On the Global Regularity for a Wave-Klein-Gordon Coupled System.
Alexandru D. IONESCU, Benoit PAUSADER, 933-986.

Transmission Eigenvalues and the Riemann Zeta Function in Scattering Theory for Automorphic
Forms on Fuchsian Groups of Type Ⅰ.
Fioralba CAKONI, Sagun CHANILLO, 987-1010.

Quantitative Absolute Continuity of Harmonic Measure and the Dirichlet Problem:
A Survey of Recent Progress.
Steve HOFMANN, 1011-1026.

Type II Blow-up in the 5-dimensional Energy Critical Heat Equation.
Manuel del PINO, Monica MUSSO, Jun Cheng WEI, 1027-1042.

The Linearized Calderón Problem on Complex Manifolds.
Colin GUILLARMOU, Mikko SALO, Leo TZOU, 1043-1056.

On a Class of Solutions to the Generalized Derivative Schr?dinger Equations.
Felipe LINARES, Gustavo PONCE, Gleison N. SANTOS, 1057-1073.

Extrapolation for the Lp Dirichlet Problem in Lipschitz Domains.
Zhongwei Shen, 1074-1084.

Travel Time Tomography.

Plamen STEFANOV, Gunther UHLMANN, Andras VASY, Hanming ZHOU, 1085-1114.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