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7理大参与国家重点973计划研究酸雨

理大学者王韬教授及他主管设于港岛南端鹤咀的大气层化学监测站。

香港理工大学最近应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的邀请,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新设立的‘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项目。理大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王韬教授更获聘担任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该大型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部973计划拨款二千六百万元人民币支持。

项目依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并集合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理大、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力量,研究队阵容非常庞大,参与研究的一百四十多人中包括八十多位全职科研人员及六十多位研究生。

王教授引述现有研究数据解释,中国内地目前受酸雨影响地区已占国土面积的三成,是世界三大酸雨区中唯一面积还在继续扩大的地区。再加上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期,主要致酸物质的产生量将持续显着增加,如果不采取果断有效的控制措施,国家环境酸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剧。

酸雨是指酸度小于五点六的降水,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其主要来源是人为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除了给生态环境及文物古迹造成危害,悬浮于大气中的酸性微小颗粒物更严重危害人体将康,也是造成内地许多城市烟霾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时全国每年因酸雨和主要致酸气体(二氧化硫)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一千一百亿元人民币,这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预期这项为时五年的研究项目可以对中国大气环境下酸雨形成、输送、沉降及生态影响方面所涉及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并进一步以科学化的方法提出控制酸雨的中长期对策。

参与该项研究的理大学者王韬教授有多年从事大气监测研究的经验。他早于一九九二年已参与理大与美国太空总署合作的北太平洋地区大气化学研究计划,现时他主管设于港岛南端鹤咀的大气层化学监测站。

在过去十多年期间,王教授与他的同事一直透过港岛监测站收集空气样本,以监测太平洋地区的大气层化学变化,并于近年来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及青藏高原开展大气观测,以研究环境污染、全球气候转趋温暖、各地天气变化等问题。

(完)

详情查询

王韬教授

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

Email(852) 2766 6059
Emailcetwang@polyu.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