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最近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上共获十奖,获奖数量创下该校历年参展之最,创新成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可减慢近视加深的隐形眼镜、可随身携带的基因感测器以及太阳能供电装置等。
理大研究人员在今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共获得一项特别大奖、两项特别奖、三项金奖和四项银奖。瑞士驻港总领事Mrs Rita Hammerli-Weschke今天(5月16日)在理大行政院副校长杨伟雄先生的陪同下亲临理大校园颁奖。
|
各获奖展品的简介如下:
(1) 特别大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放缓近视增长的崭新技术
发明者:眼科视光学院杜嗣河教授、林小燕教授
近视是学生、特别是华人患眼疾的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但至今尚未有任何临床可接受的办法能够控制近视加深。有见及此,理大眼科视光学院的研究人员一直努力研究一种能控制近视加深的新方法。
由杜嗣河教授与林小燕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的‘光学离焦’(DISC)隐形镜片无疑为近视患者带来了喜讯。这种新型镜片充分利用眼睛的自然回馈机制,也就是‘正视化现象’,即眼球的大小会因环境的可见光输入而发生改变。该镜片是一种软性多区域的双光镜片,既能提供清晰的视力,亦同时令佩戴者接收各个视觉距离的正向光学离焦讯号。理大进行全球首次的临床测试结果显示,‘光学离焦’镜片能有效地放缓香港学童(八至十三岁)的近视加深速度达50%。
由于光学离焦镜片利用了眼睛的自然回馈机制,因此佩戴者可以避免因药物或手术造成的不良反应。而且,把光学离焦原理应用于各种隐形眼镜上,不但为使用者提供清晰、舒适的视力,亦同时有效地减慢近视度数的增长。正向光学离焦为治疗其他屈光不正带来了新曙光,如使用合适的光学离焦或可治疗远视。这项新技术特别针对近视率偏高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台湾以及中国内地。
(2) 特别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
新一代安全可靠用于非侵入式糖尿病监护的视网膜图像系统
发明者:电子计算学系尤佳教授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人口的不断增加,低成本而大规模的普查,对及时瞭解不同种类的糖尿病并发症至为重要。然而,传统使用针筒抽血的血糖检测方法性质上属于侵入性,并不能为糖尿病视网膜慢性并发症提供监测病情的演变。
由理大专家研发的糖尿病检测新装置采用光学设计,配备高效的视网膜图像分析软件及拍摄视网膜图像的精密相机。这套电脑辅助检测系统通过将视网膜图像分析研发及分级,并结合高性能的眼底相机,实现了非侵入式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检测和监控。它也能保障病人的私隐。新发明既能广泛用于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它使用的无损资料嵌入新技术,也能改进多媒体和资讯安全等资讯技术。
(3) 金奖:便携式基因(DNA)即时感测器
发明人: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卢俊立教授;电机工程学系柯少荣博士
基因(DNA)对比的过程非常复杂,而且要使用大型仪器设备才可以进行。无论在生化武器防范、健康监督领域,都有迫切需要找出一套能在现场对比DNA和鉴定病原的方法,这套系统并须在某些极端环境下迅速而准确地运作。目前最准确的微生物鉴别技术是以聚合?链式(PCR)/DNA为基础的鉴别方法。尽管大多数PCR/DNA鉴别设备也宣称小巧,但大多仅限于PCR反应池本身,而没有把体积庞大的萤光照明和检测装置计算在内。此外,这些传统设备都需要交流电源以及恒湿环境,不能即时得悉测试结果。它们既不方便携带,也不适用于健康监督领域。
相比之下,理大发明的装置外形轻巧,方便携带,并能以电池驱动。这套新颖的感测器采用全新以基因为基础的生化物理转换方法,可即时、实地得悉目标微生物的检测结果。本装置无须采用交流电源和其他实验室仪器的辅助,方便快捷、适合多种用途。
(4) 银奖:耗能产品生态化的绿色制造流程与设计
发明者: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容锦泉博士
透过政府创新科技基金拨款及八家工业机构资助,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和设计学院合力开展了这个针对电子及电器产品的环保设计和制造规划研究专案,以帮助业界符合欧盟耗能产品指令的要求,减少产品在生命周期期间的能源消耗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此研究专案是针对选取有高度回收之物料、减少或避免选用有毒之材料、选用绿色生产技术、获得最高能源及水的使用效益、并将废弃物减至最少。透过优化工序和资源运用,能节省材料和耗能,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和污染物,最终能使业界厂商提高其产品之成本效益。通过周到的环保设计过程,厂商和中小企既可符合欧盟的环保要求,也可达至长远的经济效益的双赢策略。
研究团队集合了理大跨学科的专家。由容锦泉博士领导的研究组主要成员包括设计学院的院长Lorraine Justice教授、林衍棠教授、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的余大民教授和蔡志强工程师。
(5) 银奖:新型活性污泥环保砖生产技术
发明者: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蔡宏教授
这项利由理大科研人员开发采用污泥制砖的创新技术,带来一种新的环保建筑材料生产方法,也可避免做成第二次污染。凭藉先进的处理工序(包括污泥品质分析和毒性降解等),污水处理厂中的活性污泥可重复使用,成为环保砖的原材料。
传统的污泥处理工业投资和运营不但成本高,并且在堆填和焚烧过程中会造成第二次污染。这种先进的环保砖制造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都市废物和达到废物重用,而且还提供了成本和能源效益俱备的建筑材料生产方法。与传统制砖技术相比,这种新型生产技术可节省粘土使用量以及烧污泥的耗煤量。砖中的重金属还有助于消除有害细菌。
(6) 银奖:快速纺织物及布料甲醛测试系统
发明者:纺织及制衣学系胡金莲教授
甲醛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纺织品整理工艺使用甲醛基整理剂,让织物不易起皱。随着社会生活质素日趋改善,人们越来越重视纺织物产品中有否含有甲醛。业界已使用既精确又可靠的标准纺织物甲醛含量测试方法,但这需要特制的试剂、仪器和使用者培训,而一般用户通常难以使用。有见及此,理大纺织及制衣学系的科研人员特别研发这一个手提式的甲醛测试系统。
胡金莲教授开发的这种手提式甲醛测试仪方便易用、可靠,能方便快捷地量度纺织物的甲醛含量。测试过程无须使用消耗品,检测人员亦无需特别培训。此甲醛测试仪能快速准确地侦测布料的甲醛含量,只需十分钟便可得知测试结果。本测试仪可用于环境监控,检测纺织品和其它诸如家居物品、新家俱、油漆、墙面及汽车内部装饰等物料的甲醛释放量。
(7) 特别奖及银奖:太阳能供电的汽车空调系统
发明者:电机工程学系郑家伟教授
理大研究人员与业界一起合作,成功开发了一种太阳能供电的汽车空调系统,并已成功安装在汽车上完成一系列的路面实地测试。这种创新系统是由郑家伟教授连同阳光动力有限公司一起开发的。太古可口可乐香港配合研究人员将这种系统安装于一辆饮料运货车上进行试验,实际应用证明效果良好。
该系统把太阳能光伏电源储存在电池内,用其提供的能源支援所有的车载电子和电动空调装置。科研小组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和太阳能的特殊充电技术,配合由节能变速驱动器提供的电空调冷冻性能。控制功率及储能调节是采用以双电源模式。系统适用于任何车辆,让汽车关上停车引擎时,仍保持无间断的空调环境。
第三十九届国际发明、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获瑞士联邦政府、日内瓦市政府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赞助,于2011年4月6日至10日在日内瓦举行。大会官方网址为www.inventions-geneva.ch。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