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一套崭新的成衣生产管理方案‘RFID-based Apparel Management Expert System’(RAME系统),系统成功结合人工智能演算法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云端运算技术(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RFID),提高成衣生产商的生产效率达两成,并降低生产成本。
领导研究的理大纺织及制衣学系副教授黄伟强博士,最近凭藉此项目勇夺本年度‘香港无线射频识别大奖’(HK RFID Awards)的两项大奖,包括‘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创新应用奖’ 金奖及‘最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奖’银奖。该大奖由香港货品编码协会(GS1 Hong Kong)主办。
RAME 系统自二零一零年起,由黄伟强博士及保诚仪器拓展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并获得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HKRITA)拨款三百万元资助,项目专利现正审批中。此外,RAME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一家专门为高级时装品牌生产服装的生产商,效果显着。
黄伟强博士表示,RAME 系统除了用于收集即时生产数据外,亦能分析这些数据,然后采用人工智能演算法,优化生产计划,协助服装制造企业制订有关生产管理的决定。
RAME 系统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云端运算生产追踪及监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收集即时生产数据。同时,由于系统以云端运算操作,所以能收集和整合位于不同地区、不同服装生产基地的生产数据,有效监察及控制品质,以便管理层追踪及监察每件货品的品质缺陷,为生产进度提供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生产问题。
第二部分是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生产决策系统,该系统利用每名工人过往和即时的生产数据,可预测工人的生产效率,建议如何为他们分配工作,以达致生产目标。该系统亦能监测生产线,判断是否有需要作出调整,以及监察生产线如何实时执行指令。
一家服装生产商试用RAME系统后,其厂房的劳动成本降低达8%、生产效率提高25%、生产废物减少10%。厂房经理使用系统时,可迅速及准确地进行生产规划和决策,毋须再依赖主观评估,令供应链得以协调及提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未来,黄伟强博士与合作伙伴将向业界推广 RAME 系统,希望透过知识及科技转移,提升成衣业界的竞争力。黄伟强博士也应邀在香港货品编码协会的供应链管理峰会上,发表演讲,与业内人士、 研究人员及与会者分享是次得奖项目的内容。
关于香港货品编码协会 (GS1 Hong Kong)
货品编码协会(GS1)是一个非牟利、由行业主导的国际组织,在全球拥有逾110个成员组织,致力设计和执行全球标准和解决方案,包括货品编码、企业对企业电子商贸服务、全球数据同步及产品电子代码/无线射频识别,提升供应链效率与透明度。香港货品编码协会是该会的香港分会,并设立香港无线射频识别大奖,嘉许在研究、发展及实施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有杰出贡献的项目,具有高度认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