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最近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四十二届国际发明展上共获十一个奖项。这些涵盖多个范畴的创新成果,不但为港争光,同时开拓了知识领域,造福社会各个层面。
理大科研人员在今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共获得一项特别大奖、一项特别金奖、三项特别奖、四项金奖和二项银奖。理大行政副校长杨伟雄先生今天(二零一四年五月五日)主持新闻发报会,展示得奖项目。各获奖展品的简介如下:
(1) 特别大奖及评判特别嘉许金奖:行星表土准备系统
发明者: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容启亮教授
‘火卫一.土壤’(Phobos-Grunt) 是中俄两国首次合作的策略性太空计划。通过这项任务,两国曾试图在火星卫星‘火卫一’的表面着陆,并采集其上的土壤本和进行实地分析。理大负责研发的‘行星表土准备系统’在整项任务中起着关键作用。此系统将被应用到未来的火卫一探索任务中。
‘行星表土准备系统’体积轻巧,能够把火卫一的表层土壤磨碎及筛选出直径少于一毫米的样本,以便进行实地分析,分析结果对于宇宙演化的研究至为重要。此系统的技术更被运用到‘相机指向机构系统’中,并已随嫦娥三号到达月球,圆满完成任务。
(2) 特别奖及金奖:可定向输送药物的食品级胶囊制备方法
发明者: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王奕博士、黄家兴博士
研究人员利用玉米醇溶蛋白和果胶研制了一种新的食品级胶囊,当中玉米醇溶蛋白能起到隔水层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果胶吸水膨胀;而果胶则能避免玉米醇溶蛋白在小肠中被消化掉。通过调整两种材料的比例和胶囊的设计,可以实现定向药物输送,把药物传送到一个选定的部位,包括胃、小肠和结肠。
(3) 特别奖及金奖:可吸附纳米气溶胶并具备其他附加功能的多层纳米纤维过滤器
发明者:机械工程学系梁焕方教授
柴油微粒、镭射打印机颗粒、病毒和细菌等纳米气溶胶容易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及神经系统,因而导致各种慢性疾病。
多层纳米纤维过滤器由多个纳米纤维薄层构成,当中每个纤维层均内置渗透性无纺布,能有效 地吸附纳米气溶胶。此外,与把所有纳米纤维置于单一纤维层相比,多层纳米纤维过滤器的压降相对较低。纳米纤维层还有其他附加功能:它能把气态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能够杀灭细菌。
(4) 金奖:微吸盘弹性黏贴织物
发明者:康复治疗科学系郭霞博士
这创新弹性黏贴能固定脱臼部位及矫正肢体的畸形情况,它能牢固地黏贴在表肤上,固定脱臼部位并且减少受伤关节的移动幅度。此研究由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合作进行。
(5) 金奖:由三维间隔织物制成的智能防冲材料
发明者:纺织及制衣学系胡红博士
智能防冲材料由冲击变硬聚合物处理过的三维负泊松比间隔织物制成。这种特别研发的聚合物采用了具智能应力反应特性的微凝胶来制作。处理过的织物平时会保持柔软,但在受到冲击时会立刻变硬,并迅速地把冲击力分散到更大的范围。冲击结束后,织物即会回复柔软。这种崭新的防冲材料在冲击防护性能和舒适度方面取得理想的平衡,可以取代现有的聚氨酯泡沫和橡胶来制作高性能的冲击防护服及装备。有关项目由理大纺织及制衣学系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合作进行。
(6) 特别奖及银奖:为职业治疗中的自理训练而开发的触感仿真平台
发明者:护理学院蔡及时博士
手部功能障碍令伤残人士难以照顾自己。已沿用多年的传统自理培训大多采用实物训练学员,但却存在着安全性、效率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潜在问题。触感仿真平台备有力觉反馈功能,为身体障碍人士提供康复训练、职业治疗培训,提升其手部活动能力及灵巧度。
(7) 银奖:应用导电材料设计新型发热功能性纺织品
发明者:纺织及制衣学系李鹂博士
本项目运用可穿着的电子服装技术,开发新型的发热织物,既轻巧,又可水洗,更可以设定纺织品所需的发热位置,以应用于保暖及医疗领域。本技术由理大纺织及制衣学系与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合作进行。
第四十二届国际发明展获瑞士联邦政府、日内瓦市政府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赞助,于2014年4月2日至6日在日内瓦举行。有关发明展的详情,请浏览大会官方网页www.inventions-geneva.ch。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