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6理大“好荟社”2015全力支持10个社会创新项目 2016将继续孕育社创新一代

乐施会(香港)代表黄硕红小姐 (左二) 与年轻社创家 ─ 爱同行的吴宗麟先生 (左三)、UNSPOKEN.的冼晓岚小姐 (右二) 及Rebox的胡伟豪先生 (右一) 一同讨论社会创新或社会企业如何解决本地贫穷问题。来自设计、科技、社福及商业界别的精英汇聚好荟社,透过跨界别合作为新一代社创家提供建议和引导。主礼嘉宾扶贫委员会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专责小组主席张仁良校长与理大“好荟社”2015其中一个支持的社会创新项目─Alpha Commons的得奖者。理大副校长(行政及营运)卢丽华博士(右一)与张仁良校长参观同场举行的社企市集。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 (1月16日) 举行了“好荟社”2015颁奖礼,公布10个获资助的社会创新项目,并为2016年度的“好荟社”计划举行启动仪式。同日,理大亦安排了社企市集,向公众展示多元化的社企服务。

理大于2015年首次推出“好荟社”计划,由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 (社创基金) 拨款资助,目的是培育年青人以创新意念回应贫穷问题。理大副校长(行政及营运)卢丽华博士在典礼中致辞时表示:“理大致力推动知识创新,拓展科技前沿,以回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推出‘好荟社’计划正好与我们的教育使命互相呼应。”

“好荟社”2015吸引了超过200位来自本港不同专上院校的学生及校友参加,孕育出接近40个创新点子。经严格评审后,共有10个社会创新项目 (名单见附件一) 获社创基金提供每项10万港元资助。这些项目包括专为小学生及残疾人士而设计的网上学习平台、针对公立医院门诊服务问题的配对应用程式、改良助行器的设计等,受惠社群包括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童、贫苦长者、痉挛型双边麻痺或脑麻痺儿童'低收入家庭及更生人士等。

扶贫委员会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专责小组主席张仁良校长、社会创新及创业发展基金秘书处秘书长苏启龙先生及卢丽华博士担任“好荟社”2016启动仪式主礼嘉宾,为新一届计划的招募揭开序幕。“好荟社”计划以设计及科技为重点,为参加者提供有关创意思维和企业精神的培训。透过跨界别合作,汇聚社创、社企群体及各界的智慧和资源,鼓励和支援社创新一代发挥创意,回应社会问题。“好荟社”2016由即日起至今年3月2日接受报名,全港专上院校的学生及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有兴趣人士可浏览网址:www.goodseed.hk

为进一步向大众推广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的概念,今日同场举办了社企市集。超过20间社企或非牟利机构汇聚理大,透过互动工作坊、才艺表演以及服务和产品展示,宣扬社会企业的多元性和功能。参与社企单位包括:艺全人、爱烘焙餐厅、Y-Multi港青多元文化融汇网络社区商店、立人坊、历耆者及MicroForests微型森林等。

(完)

详情查询

朱志贤先生

企业发展院助理院长(创业培育及顾问服务)

Email(852) 3400 2715
Emailraymond.cy.chu@polyu.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