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6理大研发智能轮椅系统

研究团队(由左至右):理大纺织及制衣学系吴秀芬博士、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谭永昌博士、轮椅使用者黄和洲先生、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郑永平教授及纺织及制衣学系许赐亮博士。iWheelchair 项目统筹员谭永昌博士与轮椅使用者黄和洲先生示范智能轮椅系统的操作。谭永昌博士与轮椅使用者黄和洲先生示范以智能轮椅系统控制开关窗帘 智能轮椅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开发了一套名为"iWheelchair"的智能轮椅系统。该系统集合了理大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与纺织及制衣学系的多项创新科技,采用平板电脑作中央操控平台,结合一系列先进功能,包括安全、健康和卫生监测、自动警示及环境控制等,以切合轮椅使用者的需要,同时减轻照顾者的负担,是市场上独有集合不同功能的轮椅系统。

透过简易的平板电脑触控屏幕操作,使用者可以遥距控制与系统连接的家居设备,如电动窗帘、电视、投影机屏幕和电动床等。至于手部功能受损的使用者,则可运用系统的电子织物控制器进行操作,以拇指的简单动作发出控制指令。除此以外,附设于轮椅的健康监测传感器亦能够量度使用者的生理状况指数,如心跳速率,同时把数据输入平板电脑作即时显示及记录。系统兼具跌倒监测功能,当使用者跌倒或当轮椅翻侧时,平板电脑会发出警报声。尿片的围布及轮椅的坐垫不但由防污、防水及防菌的纳米布料制成,坐垫还装有织物传感器,可监测使用者的坐姿,并对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的使用者发出提示,以降低他们患上褥疮及其他血液循环疾病的机会。系统亦接驳了智能尿片,利用当中的传感器监测尿片湿度,在需要更换时发出提示。最后,使用者亦可选择在传感器发现用者有危险时,如跌倒、长时间静止、出现心率异常,或尿片需要替换时,发出手机简讯或电邮提示,以知会指定的照顾者或亲人,并寻求协助。

系统利用蓝牙技术连接各传感器,而发送手机或电邮讯息则需使用无线上网或手机数据。另外,系统可因应个别使用者的需要而量身订制。这个由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的跨部门研究项目在2015韩国首尔国际发明展中荣获铜奖。

理大已在香港伤残青年协会(伤青会)赛马会活动中心安装了一套示范系统,供其会员试用。研究团队将继续与伤青会紧密合作,以帮助轮椅使用者更有效地面对日常生活的挑战。iWheelchair的项目统筹人,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谭永昌博士、工程师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积极物色与业界合作的机会,将更多功能融入智能轮椅,从而造福使用轮椅的社群。”

应用于智能轮椅系统的理大科技包括:

科技

首席研究员部门

平板电脑环境控制系统

谭永昌博士、工程师(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郑永平教授、工程师(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

长者跌倒监测系统

郑永平教授、工程师(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

织物传感器

陶肖明教授(纺织及制衣学系)

电子织物控制器

陶肖明教授及吴秀芬博士(纺织及制衣学系)

纳米功能织物整理技术

忻浩忠教授(纺织及制衣学系)

智能尿片

许赐亮博士及吴秀芬博士(纺织及制衣学系)

详情查询

谭永昌博士

生物医学工程跨领域学部助理教授

Email(852) 2766 5411
Emaileric.tam@polyu.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