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8理大研究发现仿赤足鞋增加小腿及足部肌肉

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助理教授张子熙博士(左)及参与研究的跑手曾颖仪小姐分别讲述研究结果及经验。张子熙博士的研究发现,穿着仿赤足鞋跑步能增加小腿及足部的肌肉。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哈佛医学院最近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穿着仿赤足鞋跑步能增加小腿及足部的肌肉,显示仿赤足跑鞋可应用于康复计划。

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助理教授张子熙博士及其团队招募了38名来自本地跑会的跑手,他们为21男17女,平均年龄35岁、有六年以上跑步经验,一直穿着传统跑鞋跑步,即跑鞋脚跟与前脚掌距离地面高度的差距大于五毫米,且有额外的托垫及人造足弓承托。

在38名参加者中,20人被随机派往实验组,参加六个月的训练计划。初期每名参加者获提供一双仿赤足跑鞋,他们并参加一个自我监测计划,包括加强小腿锻鍊和平衡训练的过渡运动。此研究采用的仿赤足跑鞋,鞋面使用弹性布料制成,五只脚趾有各自的空间,鞋跟与前脚掌距离地面的高度相同,脚底中间没有托垫或足弓支撑,鞋底厚度划一为三毫米。另外18人属于对照组,他们参加与实验组相同的训练计划,并穿着传统跑鞋跑步。

所有参加者在接受六个月训练之前和之后,接受磁力共振成像扫描,以量度右小腿和足部的肌肉。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小腿肌肉和足部肌肉均显着增加。在小腿至足部的外在足部肌肉增加了7.05%,由每公斤平均约25,100立方毫米增至每公斤约27,000立方毫米;在脚跟至脚趾的内在足部肌肉也增加了8.8%,由每公斤平均约4,600立方毫米增至近5,000立方毫米。

若将足部的肌肉划分为前脚掌及后脚掌区域,实验组的足部肌肉增长主要来自前足肌肉,而不是后足肌肉。前足肌肉平均增加了11.9%,后足肌肉平均增加了6.6%。相反,对照组的小腿和足部肌肉体积不变。

研究又发现,参加者按指示穿着仿赤足跑鞋跑步与小腿肌肉体积的改变成正比例,他们愈多穿着仿赤足跑鞋,小腿肌肉的增长便愈多。

研究团队解释,由于仿赤足跑鞋提供最少托垫,足弓没有机械承托,对内在和外在足部肌肉的强度要求更高,而足部的外在和内在肌肉对稳定足弓十分重要。外在足部肌肉增加也由于穿着仿赤足跑鞋时,小腿后侧及内侧肌肉承受更多压力和力量。

此外,中/前足着地会为前足带来更多刺激,尤其是蹠趾关节,即脚掌与脚趾的连接处,负责蹠趾关节运动的肌肉亦会因这种着地方式而变得更强壮。

研究显示,逐渐转用仿赤足跑鞋强化了足部核心的肌肉部分,反映其应用于康复计划的潜力。目前治疗弱足部肌肉的临床指引,除了依靠足部矫形器,还应将重点放在足部的核心训练。

(完)

详情查询

张子熙博士

康复治疗科学系助理教授

Email(852) 2766 6739
Emailroy.cheung@polyu.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