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的開始

 
 
 
 

2012.01.08理大眼科視光學專家證實角膜矯形術有效控制近視加深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曹黃惠華教授領導的研究證實「角膜矯形術」在矯正視力的同時,能有效控制近視,減慢其加深速度。參加角膜矯形術研究的學童只須在每晚睡前戴上矯視鏡片,就可減慢近視加深的速度。理大眼科視光學專家證實角膜矯形術有效控制近視加深

近視是香港人最常見的視力問題,其中以學童的情況最為嚴重。在香港生活的華裔學童,不論他們就讀於本地或國際學校,均比其他種族的學生較容易患上近視。近視除為日常生活帶來不便外,深近視更會容易引致視網膜退化、周邊視網膜破裂和青光眼,有可能導致永久視覺受損和失明。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曹黃惠華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用超過四年時間進行研究,證實「角膜矯形術」在矯正視力的同時,亦能有效控制近視,減慢其加深速度。

角膜矯形術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註冊眼科視光師進行,是一種非手術性的矯視方法。於接受角膜矯形術前,患者首先必須進行全面的綜合眼科視光檢查。眼科視光師會根據檢查結果,評估患者是否適合進行角膜矯形。近視的成因,是由於眼睛屈光系統的折射出現異常,以致視物不能正確地投射於視網膜上,眼球長度越長,近視越深。眼科視光師會為接受角膜矯形的患者,驗配一副特製的高透氧度硬性隱形眼鏡於夜間睡眠時佩戴,以逐漸改變眼球角膜弧度,藉此矯正近視。如效果理想,患者於日間不需要依靠眼鏡或隱形眼鏡的輔助都能擁有清晰的視力。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於1997年成立近視研究中心,透過不同範疇的臨床科學家和基本科學專家合作,以跨學科方法進行有關近視的臨床、遺傳基因和蛋白質體學研究。學院的曹黃惠華教授一直致力研究控制近視的方法,早於2005年在Current Eye Research Journal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角膜矯形術除可矯視外,更有可能成為其中一種控制學童近視加深的可行方法。為進一步引證這個假設,曹教授與團隊於2008年起,進行兩項研究名為ROMIO及TO-SEE的研究。

首項名為ROMIO的研究,是全世界首個以隨機方法,針對學童而進行的單盲角膜矯形術的研究。參與研究的77位本地學童年齡界乎7至10歲,近視4.00D以下,他們被隨機地分配到角膜矯形組或佩戴眼鏡組。經過24個月的角膜矯形療程後,角膜矯形組的學童眼球長度為0.36mm,而佩戴眼鏡對照組學童的眼球長度則為0.63mm,結果顯示角膜矯形術能有效減慢眼球長度增長速度達43%。

而在另一個名為TO-SEE的實驗中,曹教授加入探討角膜矯形術於矯正散光的可能性。參與研究的37位年齡6至12歲的學童,他們近視不高於4.50D,散光1.25D至3.50D。結果顯示,使用者於佩戴散光角膜矯形鏡一個月後,其散光減少了79%。而於24個月後,他們的眼球長度只增加了0.31mm。若以ROMIO的對照組作比較,再次確立角膜矯形術可減慢近視的增長。

曹教授表示,由於科學及技術的不斷進步,角膜矯形鏡片於設計及物料不斷改良,具有高度透氧度的特質。使用者若遵從眼科視光師的指示正確使用鏡片及定期覆診,一般在佩戴一晚後可減超過60%近視度數,大約二至四星期左右便可減其餘的度數。

角膜矯形術是一種可以還原及隨時停止的治療,加上研究結果肯定了此技術可有效減低近視和散光,及控制近視增長,預期可成為一種既安全又有效的矯視及控制近視的方法。

 (完)

詳情查詢

黃婉儀小姐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Email(852) 3400 3973 / 9128 2034
Emailcarolyn.wong@polyu.edu.hk
Opening Minds Shaping the Future
訂閱理大電子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