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29 理大專家研究「自體吞噬」抗癌治病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趙燕湘博士(左)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解析了Beclin-1蛋白的部分結構,這項成果已刊載於《自然通訊》科學期刊。右為團隊成員李小花博士。Beclin-1 蛋白質分子結構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的研究團隊最近成功解析了一種或會抑制癌細胞的蛋白質分子結構,有助科學家研究如何透過「自體吞噬」這細胞代謝過程破壞癌細胞的防衛機制及治療其他疾病。

領導這項研究的學者為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趙燕湘博士,研究團隊成員包括李小花博士及佘家慶先生。他們率先成功解析了Beclin-1蛋白的部分結構,這項研究成果最近刊載於《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 科學期刊。

趙博士解釋,「自體吞噬」是保持細胞新陳代謝動態自我平衡的一個重要過程,在許多生理病理過程中擔當多效的角色。在細胞生存受威脅或壓迫的條件下,如營養缺失或缺氧時,「自體吞噬」可通過降解和循環使用蛋白和細胞器等重要新陳代謝營養原料來促進細胞存活。此外,「自體吞噬」與胚胎的發展以及先天免疫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可抵抗神經退化性疾病。「自體吞噬」作用的紊亂會引起許多病理反應,包括帕金森症、心肌梗塞、腫瘤等嚴重疾病。因此,探究「自體吞噬」作用的調控可成為治療或預防各種疾病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近年的科學研究顯示,Beclin-1蛋白是「自體吞噬」系統中一個主要的調節者。而趙燕湘博士的研究結果解釋了Beclin-1蛋白如何擔當細胞內控制自噬的信號處理中心;通過探究Beclin-1蛋白的結構,她發現了Beclin-1蛋白能夠透過與其他特定的蛋白合作,調控「自體吞噬」作用的活性,從而影響細胞的存亡。

先前的研究認為Beclin-1蛋白與其合作夥伴有助於抑制癌症,也牽涉化療抗藥機制。趙博士的發現有助科學界進一步了解Beclin-1蛋白與其合作夥伴怎樣調節「自體吞噬」作用,從而幫助理解這些蛋白於癌症的作用,研究成果有助於提高應用到癌病治療的可能性。

在下一個研究階段,趙博士計劃進一步深入研究Beclin-1蛋白作為「自體吞噬」的調整角色,並希望可以利用這些研究結果為各種疾病治療帶來改良和革新。

(完)

詳情查詢

趙燕湘博士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Email(852) 3400 8706
Emailbcyxzhao@inet.polyu.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