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最近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四十一屆國際發明展上共獲十獎,這些涵蓋多個範疇的創新成果,不但為港爭光,同時開拓了知識領域,造福社會各個層面。
理大科研人員在今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共獲得一項特別大獎、兩項特別獎、六項金獎和一項銅獎。理大行政副校長楊偉雄先生今天(五月八日)主持新聞簡報會,展示得獎項目。各獲獎展品的簡介如下:
(1) 特別大獎及金獎:橋樑防船撞智能監控系統
發明者: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倪一清教授
這套嶄新的系統可作橋樑的「黑盒」,提供監測範圍內船舶活動和其對橋樑結構潛在撞擊的全面記錄。該監控系統將自動識別系統(AIS)和智能視頻監控技術加入橋樑安全裝置,主動監控橋區水域船舶航行,評估船舶移動的路徑,並及時向有撞橋危險的船舶發出警報。在撞橋無可避免的情況下,該系統即時向橋上車輛和人員發出警示,並由安裝在橋內的壓電感測器直接測量船撞力,評估船撞所引起的橋樑損傷程度。
有關項目由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深圳產學研基地智能結構健康監測研發中心與浙江省政府交通廳合作研究,用於跨海及跨河橋樑結構。
(2) 評判特別嘉許金獎:織物觸感儀
發明者:紡織及製衣學系李翼教授
新型布料及舒適服裝的開發一直是從事紡織科學的研究人員所面對的挑戰。考慮到這一點,理大研究人員成功利用快速仿生測量技術,測量及模擬人體和手部接觸布料時的觸感,包括柔軟、光滑、涼爽等。
布料-皮膚觸覺影響着人們在睡眠、行走、工作、運動、購物時的舒適度和情緒感受。在設計出令消費者滿意並最終購買的服裝及紡織品過程中,如何對布料的觸感進行快速測量,從而為產品選定合適的原料是非常重要的。由理大研究人員研發的新型仿生測試儀器,根據人體感知系統神經生理學機理設計,能夠模擬布料如何刺激皮膚的感知神經元,發射神經信號,並將信號傳遞至大腦,最終形成具體感覺如柔軟感、光滑感、冷暖感,和個人喜好。
有關項目由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合作進行。
(3) 特別獎及金獎:一種新型的腫瘤多藥耐藥逆轉劑——黃酮類二聚物
發明者: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周銘祥博士、陳德恒教授
多藥耐藥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進行癌症化療的重大難題。理大研究人員設計並合成了可以逆轉MDR的一系列化學小分子。腫瘤細胞上的跨膜蛋白P-糖蛋白(P-gp)和乳腺癌耐藥蛋白(BCRP)能將細胞內的藥物排除,從而減低化療的效力。研究人員因此設計、合成了新型的天然黃酮二聚物。受惠於其結構特點,這類藥物可以靶向識別P-pg 和BCRP的二聚結構並特異性結合,從而抑制P-pg 和BCRP的活性,達到有效逆轉腫瘤多藥耐藥性的目的(抑制BCRP的IC50<1nM)。此外,這類藥物的毒性非常低,治療指數高達1x105。
這個項目由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麥基爾大學、理大手性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駐深圳中藥與分子藥理學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進行。
(4) 特別獎及金獎:高速鐳射點焊監測系統
發明者:工程學院文効忠教授
在工業微焊接範疇中,鐳射焊接相信已成為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因為焊接過程不涉及使用焊錫,更可以高速自動化而大大提升生產效率。不過,現時業界並沒有在線監測鐳射點焊質量的技術可以符合批量生產線上的嚴格要求。由理大研發的技術則提供一種可行的鐳射點焊在線監測系統,通過收集焊接時熔池的輻射信號,以及熔池的冷卻信號,系統能在幾毫秒內計算及分析出點焊的品質。
金屬部件的微焊接質量及密封技術為手機等電子消費品及醫療用品類高增值產品的關鍵。這項發明檢測速度快但成本不高,又可以加強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該系統能夠與現有的鐳射點焊設備兼容。
(5) 金獎:一種兼備節能和高顯色功能的LED戶外顯示屏系統
發明者: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盧家航博士、黎沃銘博士、謝智剛教授
隨着LED技術日益進步,現時越來越多LED戶外顯示屏系統出現。研究人員及廣告商都期待有新的方法可以減低LED的耗電量,同時提升圖像質素。本發明採用低成本的方法將已獲認可的多電平脈寬調制電流 (Pulse-Width-Modulated, PWM) 驅動技術應用在戶外LED顯示屏系統中。透過多電平PWM的使用,本發明可在LED驅動上實現二維調光功能,並使LED顯示屏的顯色度大幅提升。此外,這項技術是針對LED的物理特性而研發,經採用後能明顯改善LED的光效。更重要的是,本發明只需增加極少硬件成本,就能實現以上種種優點。
(6) 金獎:基於多光譜成像技術的顏色測量系統
發明者:紡織及製衣學系忻浩忠教授
這套成像顏色測量(Imaging Colour Measurement, ICM)系統是全球首個測量儀器,用於測量在可見光譜400-700納米範圍內的光譜反射率。按均方根光譜誤差,其精確度高達0.0024,為紡織和服裝行業提供了一套完善的顏色解決方案。該系統量度多色樣品如印花布料、紗染布料、花邊、紗線、線,以及有色塑料、化妝品及汽車配件等的顏色。此外,ICM系統的顏色測量能力可進一步應用到多色、不規則及極小的三維物件上。
分光光度計是現時市面唯一可準確測量光譜顏色的儀器,而由理大研發的ICM系統可以完全解決分光光度計測量顏色的局限。
有關項目由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合作進行。
(7) 銅獎:治療過敏性皮炎的中草藥微膠囊智能服裝
發明者:紡織及製衣學系許賜亮博士、吳秀芬博士
一直以來,跌打醫師及中醫師治療過敏性皮炎的方法是直接將中草藥施加於患者皮膚上,但這種方法不但會令患者感到不適,而且無法控制中草藥的釋放,因而影響治療成效。有見及此,理大研究人員研發一種用來治療過敏性皮炎的丹皮微膠囊,它的製作方法既無毒性,又能控制藥性的釋放。同時,研究人員成功使用兩個變量-溫度和濕度,以控制中草藥從微膠囊釋放到人體皮膚作臨床治療用途。
第四十一屆國際發明展獲瑞士聯邦政府、日內瓦市政府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贊助,於2013年4月10日至14日在日內瓦舉行。有關發明展的詳情,請瀏覽大會官方網頁www.inventions-geneva.ch。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