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 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成立的食物安全及科技研究中心研發了一種可快速鑒別食用油和篩查地溝油的新方法。食用油的安全和質量長期以來備受關注,近年來由於地溝油的出現及蔓延而顯得尤其重要。然而,傳統的食用油分析方法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無法有效篩查地溝油。理大研究的新方法透過建立簡單的分析步驟和食用油譜圖數據庫,只需五分鐘便可確定食用油樣品的真偽,從而篩查出地溝油。
傳統鑒別食用油的方法需要經過耗時耗力的樣品預處理程序,其後再用色譜將樣品中的各種化合物分離,最後用質譜對已分離的化合物進行鑑定和定量測定。這個常用的方法對一個樣品的分析往往需要數小時。另一方面,現有鑒定地溝油的方法主要檢測樣品中的食物殘留標記物或有害、致癌物質。但是地溝油千變萬化,不一定含有目標分析化合物,即使有亦可通過化學處理去除。因此,目前還沒有一種普遍適用的地溝油篩查方法。
理大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簡單的方法,運用一種名為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質譜的技術,對食用油進行直接分析。該新方法操作步驟包括直接樣品載入、自動化數據採集和簡單的數據處理。運用該方法可獲得高質量和重現性高的譜圖,並由此建立了一個常用食用油的初步譜圖數據庫。由於不同種類的食用油顯示不同的譜圖,通過與數據庫中相應的食用油標準譜圖比較,可在五分鐘內鑒別一個食用油樣品的真偽。由於新方法可快速鑒別食用油的成分是否與標籤所載相符,即可快速篩查地溝油,因為地溝油特徵之一是其成分與標籤所載不符。
相關的學術論文已於近期在分析化學的權威雜誌Analytica Chimica Acta發表。理大研究團隊將在未來的兩年內建立一個更為完備的、包含各種不同食用油譜圖的數據庫,亦會將該方法應用於不同的儀器,分析更多的食用油樣品,以印證新方法的成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