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開發了一套名為"iWheelchair"的智能輪椅系統。該系統集合了理大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與紡織及製衣學系的多項創新科技,採用平板電腦作中央操控平台,結合一系列先進功能,包括安全、健康和衛生監測、自動警示及環境控制等,以切合輪椅使用者的需要,同時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是市場上獨有集合不同功能的輪椅系統。
透過簡易的平板電腦觸控屏幕操作,使用者可以遙距控制與系統連接的家居設備,如電動窗簾、電視、投影機屏幕和電動床等。至於手部功能受損的使用者,則可運用系統的電子織物控制器進行操作,以拇指的簡單動作發出控制指令。除此以外,附設於輪椅的健康監測傳感器亦能夠量度使用者的生理狀況指數,如心跳速率,同時把數據輸入平板電腦作即時顯示及記錄。系統兼具跌倒監測功能,當使用者跌倒或當輪椅翻側時,平板電腦會發出警報聲。尿片的圍布及輪椅的坐墊不但由防污、防水及防菌的納米布料製成,坐墊還裝有織物傳感器,可監測使用者的坐姿,並對長時間處於靜止狀態的使用者發出提示,以降低他們患上褥瘡及其他血液循環疾病的機會。系統亦接駁了智能尿片,利用當中的傳感器監測尿片濕度,在需要更換時發出提示。最後,使用者亦可選擇在傳感器發現用者有危險時,如跌倒、長時間靜止、出現心率異常,或尿片需要替換時,發出手機簡訊或電郵提示,以知會指定的照顧者或親人,並尋求協助。
系統利用藍牙技術連接各傳感器,而發送手機或電郵訊息則需使用無線上網或手機數據。另外,系統可因應個別使用者的需要而量身訂製。這個由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的跨部門研究項目在2015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銅獎。
理大已在香港傷殘青年協會(傷青會)賽馬會活動中心安裝了一套示範系統,供其會員試用。研究團隊將繼續與傷青會緊密合作,以幫助輪椅使用者更有效地面對日常生活的挑戰。iWheelchair的項目統籌人,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譚永昌博士、工程師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會積極物色與業界合作的機會,將更多功能融入智能輪椅,從而造福使用輪椅的社群。」
應用於智能輪椅系統的理大科技包括:
科技 |
首席研究員(部門) |
平板電腦環境控制系統 |
譚永昌博士、工程師(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 |
生命體徵監測系統 |
鄭永平教授、工程師(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 |
長者跌倒監測系統 |
鄭永平教授、工程師(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 |
織物傳感器 |
陶肖明教授(紡織及製衣學系) |
電子織物控制器 |
陶肖明教授及吳秀芬博士(紡織及製衣學系) |
納米功能織物整理技術 |
忻浩忠教授(紡織及製衣學系) |
智能尿片 |
許賜亮博士及吳秀芬博士(紡織及製衣學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