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RCCHC「歷史上的中國與世界」講座系列17 – 「中間人」-中西文化交融視野下的民國西南少數族群的政治想像、書寫與實踐

RCCHC

Talk series17 LI Xiaoyu talkbanner

Speaker

李瀟雨教授

Talk series17 LI Xiaoyu talkposter

Summary

自19世紀末開始,西方民族主義思想逐漸進入中國,影響的不僅是漢族菁英,還包括先前相對少受關注的少數族群菁英。特別是在1940年代,大量西南少數族群菁英積極參與民族書寫與政治活動,成為現代中國形成過程中獨特的聲部。本文圍繞著湖南湘西的石宏規、西康的越西嶺光電和貴州雷山的梁聚五三位土著精英的著作與經歷,考察和對比西南非漢精英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確認民族身份和爭取政治地位時所採取的具身性策略和生產性話語。透過分析石氏、嶺氏和梁氏在建構民族合法性時所引用的西方與本土知識體系,以及中央政府、地方軍人與土著精英之間的三角關係,探討他們作為「民族代言人」和「邊疆代理人」時的內在張力,確認民族精英在此過程中扮演著多元、模糊且充滿不確定性的「中間人」角色。這一狀況不僅使民國時期的邊疆治理和國家整合過程變得複雜,也成為中心與邊緣政治互動失敗的重要原因。

Keynote Speaker

李瀟雨教授

李瀟雨教授

李瀟雨,獲得中山大學文學學士學位,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碩士學位,並在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系取得博士學位,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文社科學院助理院長。專注於視覺研究、中國文化史與現代性批判,涉及國家、民族與邊疆,中外文化交流等領域。近年來在《文藝研究》、《開放時代》、《文藝理論與批評》、《中山大學學報》、《文藝理論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十餘篇。

Your browser is not the latest version.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Some pages may not function properly.

You are recommended to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switch to a different browser. A list of the web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can be foun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