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精准 稳步前进
"我的科技梦是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作用,也可以发展一些对所有人有用的东西。"
容启亮教授在筲箕湾官立中学就读时已醉心摄影,是摄影学会的创办人,他在校内建立黑房,自行制作器材让同学作沖晒之用,这些功夫,为他日后的太空科研事业打下基础,几十年后,容教授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竟也是和摄影有关。
对于容启亮教授来说,2013年12月14 日是个毕生难忘的日子。那个寒冬晚上,他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众多内地科学家一起,看着「嫦娥三号」的着陆器顺利降落月球,雀跃不已;安装在着陆器顶部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是容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呕心沥血的科研成果。纵然月球与地球相隔400,000公里,他研发的系统却能令相机拍得了月球表面清晰的景象,不但完成了国家交付的使命,更证明了理大的航天科技研究实力。
这是国家探月工程在2007年开展以来,首次使用香港研发和制造的精密太空仪器。中国的月球探索任务对国家的发展意义十分重大,科学家和工程师必须克服重重困难,丝毫错误足以前功盡废。因此,能够被航天局选中参与探月工程,容教授一方面觉得荣幸而兴奋,另一方面则抱着战战兢兢的心情,全力以赴,他说:「一个发明经过多重审批和试验才会被国家选中,只要是很小的失误,所有程序将重新运行一遍,或导致数年延误。只要错一次,你就已经输了,国家根本不会等你。」
成就任何事业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容教授早于二十年前已与合作伙伴参与太空仪器的研制,包括于1995年获俄罗斯邀请为前和平号太空站研制「太空钳」供太空人作精密焊接之用;为欧洲太空总署在2003年火星快车任务开发「岩芯取样器」;以及后来再度获俄罗斯太空总署邀请,为2011年中俄合作的探测火星任务设计和研发「行星表土准备系统」。
高效太空工具的设计和制造可说是工程学上的终极挑战。这些工具必须体积轻巧,且绝对可靠,须在真空环境、微重力状态、极端温度、宇宙尘埃及宇宙射缐等严峻条件下,仍能如常运作。容教授沉着、专注、精准,把工程技术推向新的高峰,对太空方面的研究作出了深远的贡献,是科研人员的典范。「嫦娥三号」的成功,令容教授与理大的科研团队继续得到参与国家探月工程的机会。「嫦娥五号」已密锣紧鼓,它其中一项任务是要把大约两公斤的月球土壤标本带回地球,而容教授和理大团队被委以重任,负责设计和制造近距离摄影机、表层取样器及封存月壤标本的初级封装设备。
除了航天领域,容教授亦把他精密工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有利民生的范畴,他参与研发的全球首台内置马达供外科手术用的机械人系统,为微创外科手术领域开启新章,有效地减少创伤风险。他认为科研理论与实际应用同样重要,科研的目的是要带给人类生活正面的影响。他说:「我的科技梦是希望我学到的东西能够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到作用,也可以发展一些对所有人有用的东西。」
容教授醉心研究,也喜爱教学,爱与学生在一起。三十年春风化雨,培育了不少科研人员。理大鼓励学生成为「讲求实效的梦想家」,容教授是忠实信徒,他常提醒年轻人不要只是有「想法」,也不要因为有个伟大的「构想」就满足和骄傲,任何「想法」和「构想」都要能实现才有价值。他鼓励年轻研究员要立志高远,敢于创新探索,并且要有恆心、毅力和斗志,才能实践梦想。
容启亮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