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伟教授
返回 理动人心
投入应用研究 成就知识承传 做个「贴地」的科学家
"每想到创新构思,我会废寝忘餐地跟进。"
常言道「三岁定八十」,郑家伟教授从小便喜欢将家中物件拆开重组,并以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为人生目标。因为对研究和发明有浓厚兴趣,所以很喜欢上班,即使在下班后,也会不停动脑筋去思考与研究相关的事情。「作为研究人员,每当想到创新构思便会感到十分兴奋,甚至会废寝忘餐地跟进。」
郑教授是电力电子学 (power electronics) 专家,除享受研究和发明所带来的满足感,也乐于以自己的兴趣及专长贡献社会,他甚少拒绝接受传媒邀约解答技术性的问题,粗略估计,郑教授每年受访约一百次。他说:「最紧要帮到人,接受传媒访问可以将知识传予下一代。」
理大锐意「成为一所在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及伙伴协作方面表现卓越的大学」,正好是郑家伟教授一展所长的基地。他对大学的愿景充份认同,当年他决定放弃当一个工程师,转而当一个教授,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也是受到理大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感召。
郑教授于1997年加入理大电机工程学系,至今二十个年头,参与过的研究计划超逾170个,而由他主理的研究计划也超过五十多项,获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研究资助局,创新科技署及理大的研究资助额超逾港币五千八百万元。其中很多是为业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顾问建议,或者为社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对于应用科研,自然科学的基本研究往往更受学术界追捧,但郑教授甘于当一个「贴地」的科学家,因为他认为从事科研最终是希望用家和业界受惠。他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很渴望能够协助各行各业解决疑难,造福社群。
郑教授很多科研项目都和汽车有关,2009年10月,理大参与研发的环保电动车mycar举行香港站的新车发布会,十多架色彩缤纷、外型醒目的mycar在尖东行走,引起市场哄动,郑教授居功至伟。香港是一个人烟稠密的大都会,人多车多,道路密集,车辆开开停停,不断排放废气,电动车的推出正好可以改善路边空气质素。
环保电动车推出后,郑教授不断在电动车的研发上努力及改进,积极提升电动车技术及性能。他意识到电动车要普及,必须解决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充电的问题,于是他和研究团队日以继夜工作,成功研发出可作快速充电的超级电容板。超级电容板设计纤巧超薄,并且可根据车身弧度制成曲面,嵌进车身任何部位的面板中,例如车顶、车尾箱盖或车门,而不必佔用额外的空间,令小巧的电动车能有较宽敞的车厢,更重要的是数分钟便可完成充电,而储电量又足够让车子由中环开往大埔,令环保电动车更受市场欢迎。
郑教授于2010年开发的一套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汽车冷气系统,成效非常理想,当货车在路面行驶时,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便会自动收集太阳能,并将之转化为电能储存在一个特制的、靠优化控制板支援的电池系统。司机沿途停车时,可以关掉汽车引擎,开启由太阳能驱动的冷气系统。现时这系统已经安装在很多汽车上,香港向低碳城市又迈进了一小步。
郑教授非常重视香港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能源应用以及改善环境方面十分着力。年轻一代的出路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他说:「香港科研出路比较狭窄,学生主要投身政府部门、公共事业或相关机构。我们积极参与业界研发项目,可以跟不同的机构维持良好关系,学生也会有多些机遇。」郑教授非常「贴地」,学生最关注的出路问题他也照顾周到。
郑家伟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