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峻斌博士
返回 理動人心
CARES: Computing for Application, Research, Entrepreneurship and Service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碼年代,我的責任就是好好裝備學生,應付未知的前景。"
IT(資訊科技)發展一日千里,IT人必須不斷學習以充實自己。陳峻斌博士致力培育IT 人材,要學生成材成器,不但盡用潛能,展翅高飛,更發光發熱,貢獻社會。
陳博士是理大電子計算學系副教授。「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碼年代,我的責任就是好好裝備學生,應付未知的前景。」未知的前景包括學生個人要面對的職場競爭和事業前途,也包括社會國家要應付的種種挑戰和機遇。陳博士明白大學生肩負重任,而他的責任就是履行理大的教硏承諾——「啟迪思維・成就未來」。
今時今日,為人師表不能只按教科書、或只在課室講課,就可以為年輕人傳道、授業與解惑。陳博士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建立他們的宏觀視野,他鼓勵學生走出課室,參與各樣學習活動如比賽、海外學習、實習等等;並經常主動擔起導師角色,用自己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意見、申請撥款,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無怪乎他贏得許多學生的衷心讃許,而他的學生亦不時獲獎,多年來學生奪得的校外獎項已逾40項。
陳博士自1998 年加入理大開展學術生涯以來,一直秉持並實踐CARES 理念 (即Computing for Application, Research, Entrepreneurship and Service) ,講求電子計算學的應用、科研、企業精神及服務,他先後贏取共八項校內的重要獎項,包括學院特設傑出表現/ 成就獎、校長特設卓越表現/ 成就獎(教學獎、服務獎)等。2015 年,他更獲IEEE電腦學會頒發本科教學獎,以表彰他「在資訊科技範疇的傑出教學貢獻,包括培育和指導學生,以及服務教育社群」。
陳博士是網路/通訊、雲端計算學、電子貿易的專家,著重應用研究,並且是電子商貿教科書冊的合著者,載述整合資訊科技與商務模式的理論和應用。他是一個入世的學者,致力將專業知識及研究成果應用於業界,多年來,陳博士與多間公司發展創新及科技基金科研項目。
陳博士視學生如自己的子女。「學生就如我的子女,我對他們只有一個寄望,就是去發展、發揮自己的才華,改變未來、貢獻社會。」他的一顆教者父母心,尤其顯露在輔導幾名具肢體障礙的學生身上,他們或受疾病殘障折騰、或要依賴輪椅代步、或需各類特殊工具輔助學習。陳博士則仿如伯樂,不單洞見他們能突破肢體局限的韌力,更對他們在科技研發與應用的潛質滿懷信心。「他們有的是才華、有的是堅毅意志,只需我們的一點兒幫助,去克服一些學習或環境上的困難而已。」
陳博士所説的「一點兒幫助」,其實是許多張羅協調,許多心力交瘁,許多無眠晚上。事實證明,學生們都不負陳博士所望,有的事業有成、有的更獲獎項。
學生劉曉鋒身體嚴重殘障, 旁人看在眼裏,也許只有同情和憐憫,但他有幸遇上陳博士,卻成可琢之玉,才華得以盡情發揮,先後獲得傑出校友獎及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奬項。曉峰一生雖然短暫(病逝於2012年),但因著陳博士卻變得十分精采,沒有遺憾。
陳博士是理大電子計算學系副教授。「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數碼年代,我的責任就是好好裝備學生,應付未知的前景。」未知的前景包括學生個人要面對的職場競爭和事業前途,也包括社會國家要應付的種種挑戰和機遇。陳博士明白大學生肩負重任,而他的責任就是履行理大的教硏承諾——「啟迪思維・成就未來」。
今時今日,為人師表不能只按教科書、或只在課室講課,就可以為年輕人傳道、授業與解惑。陳博士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建立他們的宏觀視野,他鼓勵學生走出課室,參與各樣學習活動如比賽、海外學習、實習等等;並經常主動擔起導師角色,用自己的時間為學生提供意見、申請撥款,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無怪乎他贏得許多學生的衷心讃許,而他的學生亦不時獲獎,多年來學生奪得的校外獎項已逾40項。
陳博士自1998 年加入理大開展學術生涯以來,一直秉持並實踐CARES 理念 (即Computing for Application, Research, Entrepreneurship and Service) ,講求電子計算學的應用、科研、企業精神及服務,他先後贏取共八項校內的重要獎項,包括學院特設傑出表現/ 成就獎、校長特設卓越表現/ 成就獎(教學獎、服務獎)等。2015 年,他更獲IEEE電腦學會頒發本科教學獎,以表彰他「在資訊科技範疇的傑出教學貢獻,包括培育和指導學生,以及服務教育社群」。
陳博士是網路/通訊、雲端計算學、電子貿易的專家,著重應用研究,並且是電子商貿教科書冊的合著者,載述整合資訊科技與商務模式的理論和應用。他是一個入世的學者,致力將專業知識及研究成果應用於業界,多年來,陳博士與多間公司發展創新及科技基金科研項目。
陳博士視學生如自己的子女。「學生就如我的子女,我對他們只有一個寄望,就是去發展、發揮自己的才華,改變未來、貢獻社會。」他的一顆教者父母心,尤其顯露在輔導幾名具肢體障礙的學生身上,他們或受疾病殘障折騰、或要依賴輪椅代步、或需各類特殊工具輔助學習。陳博士則仿如伯樂,不單洞見他們能突破肢體局限的韌力,更對他們在科技研發與應用的潛質滿懷信心。「他們有的是才華、有的是堅毅意志,只需我們的一點兒幫助,去克服一些學習或環境上的困難而已。」
陳博士所説的「一點兒幫助」,其實是許多張羅協調,許多心力交瘁,許多無眠晚上。事實證明,學生們都不負陳博士所望,有的事業有成、有的更獲獎項。
學生劉曉鋒身體嚴重殘障, 旁人看在眼裏,也許只有同情和憐憫,但他有幸遇上陳博士,卻成可琢之玉,才華得以盡情發揮,先後獲得傑出校友獎及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奬項。曉峰一生雖然短暫(病逝於2012年),但因著陳博士卻變得十分精采,沒有遺憾。
![]() |
陳峻斌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