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炳泉教授
返回 理動人心
展現真正學者本色 致力知識轉移惠及社群
"前路總是充滿挑戰,但憑著毅力和決心,我們可以善用所學,改善人類的福祉。"
有人喜歡將大學和高等教育機構譬喻為「象牙塔」,認為這些高等學府的學術研究傾向「離地」,與現實生活難以扯上關係。但理大是很「貼地」的大學,知識轉移是其中一項重要使命,因此,理大學者在追求學術及科研突破之餘,亦孜孜不倦地把創新發明及研究成果轉移至業界和社會,以造福社群。
建築及房地產學系的陳炳泉教授便是其中一員。他說:「前路總是充滿挑戰的,但憑著毅力和決心,我們可以善用所學,知識改善人類的福祉。」
陳教授是建築及房地產學的專家,在加入學術界之前亦曾經在建築界工作,所以對建造業非常了解和關心。他一直記掛著曾與他共事的建築地盤工人,他知道惡劣的地盤環境不但影響到一批在職的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年輕一輩也會因此而卻步,不願意投身建造行業,導致工人老化的現象。另一方面,香港的建造業在未來十年、二十年仍然非常蓬勃,需要大量人手,如果沒有足夠的新力軍加入,會大大影響香港的發展。
眼見建造行業種種問題,陳教授希望可以為工人、業界、以至整體社會出一分力,改善地盤的工作環境。而為了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他十多年前已經成立一個研究小組,與來自不同專業範疇的學者及研究人員合作,以各自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去共同研究解決方案。小組最初集中研究如何提升建築安全,近年則以工人的健康和安全為重點。過往政府和業界曾因應研究小組的建議,為建築工程制定指引,禁止業界以沈箱方式進行工程項目,以免危及工人安全,這項建議也許已防止了很多的工業意外,保護了許多家庭。
針對建築工人在夏天工作時所面對的中暑及其他風險,陳教授和團隊近年展開了研發抗熱工作服的項目;他說:「香港的夏季炎熱又潮濕,建築工人經常要在戶外工作,很多時會弄至大汗淋漓。我們希望設計一套工作服,一方面能減低工人患上皮膚癌的風險及減輕紫外線所造成的傷害,另一方面這套工作服亦要乾爽、透氣、舒服而不阻礙工作。」
這是一項難度甚高的研究項目,當中需要利用醫療器材去量度和監測工人的生理機能數據,而參與研究的建築工人亦要付出相當的時間,所以陳教授要向僱主進行很多遊說工作,好讓工人可以參與其中。
在紡織及製衣業和運動科學專家的協助下,研究團隊最終成功為地盤工人製作了一套可以有效抵抗高溫高濕環境的夏季工作服,香港建造業議會已於2015年9月正式採用及訂制20,000套此新型工作服給予其學徒使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亦採用這新制服為所有政府項目的標準制服 。除了受到業界歡迎和支持外,制服的設計更在多個國際展覽和比賽中獲得表揚。
陳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早年亦進行過「住宅樓宇維修及保養工程之高空工作安全」項目研究,並發明了適用於高空進行維修工程的「快速安裝平台」。這些創新的發明不但多次獲得國際獎項,備受認同,更重要的是它們都能夠為業界和社會提供有效解決問題的實際方案。
學術研究有時難免予人「空談、離地」的印象,但在理大,我們更著重具應用價值的科研,以推動知識提升、造就社會發展以至改善民生為目標。陳炳泉教授就一直以此為念,善用所學,為社會謀福祉。
陳炳泉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