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转寄朋友 联络我们 繁體中文 English 前期通讯
 

香港需要设立空气质素预警系统

香港需要设立空气质素预警系统

 


(左起) 气溶胶自动检测站项目经理黄文声博士、 项目首席研究员 李真教授、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前系主任陈永奇教授

三月二十二日,香港受到源自华北的沙尘暴影响,全市被沙尘笼罩,空气污染指数更首次达到“严重”水平。此次沙尘暴袭港亦引发公众讨论,香港是否需要设立一套较佳的沙尘暴预警系统。

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一组研究人员多年前便已开始进行研究,目标是帮助区内的省市政府建立更准确的空气质素模型,并找出影响香港空气质素的主要污染源头。

今期Excel@PolyU邀请项目首席研究员李真教授讲述她对设立预警系统的意见,并且介绍理大设立的气溶胶(又称悬浮粒子)自动检测站。李真教授是资深地理学家,主要从事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遥感应用及研究,她的研究项目包括新加坡及东南亚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污染。

问﹕对于设立一套较完善的预警系统,有人支持亦有人反对,你有何意见﹖
李﹕我认为香港确实需要设立一套空气质素警告系统,以便在区内出现将影响香港的污染情况时,香港最早可在二十四小时前收到警告。不过,沙尘暴只是这套侦测系统的目标之一,因为大部分污染事件都包含源自大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工业污染物,如果纯粹为沙尘暴设立一套预警系统,就未免有点浪费资源。

问﹕可否简单介绍你们正进行的沙尘暴研究﹖
李﹕我们的遥感研究小组先后于二零零五年和二零零七年在香港设立了两个气溶胶自动检测站,分别设于理大图书馆屋顶以及大学的鹤咀气候站。这两个检测站互相配合,前者监测市区和区域的悬浮粒子来源,后者则监测区域的空气污染情况。我们收集的数据包括大气层中悬浮粒子的大小和性质。例如,我们发现粒子大的污染物(例如沙漠灰尘)在香港很少出现,因为大多数污染物都是从车辆和工厂排出。

气溶胶自动检测站是与美国太空总署合作的项目。我们的仪器每年都会送回美国太空总署进行调校工作,我们收集的数据会自动上载到他们的网站。美国太空总署还提供一些更高层次的气溶胶数据,如气溶胶的粒度分布、形状等等。目前,我们是华南地区唯一拥有气溶胶自动检测站的大学。

问﹕为什么需要在香港设立这些检测站﹖
李﹕在潮湿热带的华南地区(包括香港)进行的沙尘污染测量工作可谓寥寥可数。由于近年珠三角一带的工业污染情况非常严重,沙尘暴事件多被归纳为本地化城市工业污染。我们可以利用检测站搜集的数据配合卫星图像,追踪沙尘的源头和覆盖范围,以及它在数天之内的动向。

问﹕研究进行期间有什么特别发现﹖
李﹕在二零零六年一月至二零零九年五月期间,检测站纪录到二十次沙尘暴。通过分析数据和卫星图像,我们可以证实有数次源自华北的沙尘暴曾经到达香港,规模最大的两次在二零零六年四月和二零零九年四月发生。在这些沙尘暴中,我们曾发现大量直径达一至十微米的悬浮粒子,而一般香港市区的悬浮粒子直径都低于一微米。如果把上周的沙尘暴也计算在内,我们便已连续两年受到大型沙尘暴的影响。

问﹕今次袭港的沙尘暴影响之大似乎是历来之最,这些沙尘有什么特性﹖
李﹕沙尘主要来自中国西北部的干旱及沙漠化地区。但由于尘团到达香港前曾途经多个工业区,所以可能吸收了微量重金属、致癌的二恶英、二氧化硫、黑碳,以及细菌、真菌等病原体。

问﹕这些数据能否用来预测日后的沙尘暴﹖
李﹕通过卫星图像监察,我们可以在沙尘暴还未抵达北京之前便侦测到,然后利用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局的实时气候模型(如风向、雨量)来预测沙尘暴会否移向香港。

问﹕可否利用数据减轻污染问题﹖
李﹕数据不能直接减轻污染问题。但我们应该尝试了解沙尘暴如何影响公众健康。一些医疗记录较公开的国家都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问﹕政府日后可以怎样利用这些研究资料﹖
李﹕今次也有一些政府部门联络我们索取数据。我估计他们之前没有利用这些资料是因为沙尘暴在香港相对说来较为罕见。我们希望能协助政府设立一套系统,利用卫星图像和检测站的数据,监测香港和珠三角的空气污染和沙尘暴问题。事实上,我们这个计划最近已向研究资助局申请拨款,希望邀请香港天文台和美国卫星监察系统的研究人员参与其中。

 

 

本通讯由理大传讯及公共事务处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