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轉寄朋友 聯絡我們 简体中文 English 前期通訊
 

企業社會責任不容忽視

企業社會責任不容忽視

 

本月初,理大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聯合公布「香港中小企 - 企業社會責任指數」初步調查結果。這是全港首個以中小企為對象的企業社會責任指數。

今期Excel@PolyU邀請到該指數的項目主管、理大管理及市場學系盧永鴻教授,就企業社會責任在商業社會的重要性,分享他的意見。

問﹕什麼是企業社會責任?
盧﹕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從事營利活動時對社會應負的責任,有關理念是,企業必須超越財政上的考慮,對不同的持份者負責,而不只是對投資者負責。

這需要機構除了遵守法律外,更進一步關注社會和環境,並為了人類、社區及環境的長遠利益,自發把這些關注融入營商策略及運作中。

問﹕企業社會責任這個理念已成為許多西方跨國機構營商策略之一,原因是什麼?
盧﹕因為越來越多人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西方國家,人們視企業社會責任為營商策略,而不只是公關策略,這是因為人們日益認識到它帶來的潛在競爭優勢。

問﹕把企業社會責任這個理念融入到企業策略,有什麼好處?
盧﹕這有助於建立品牌形象、加強員工對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減少生態足印、提高企業風險管理能力,以及提高社會認受性。

問﹕金融海嘯對推行企業社會責任,有什麼影響?
盧﹕人們普遍認為金融海嘯是由於商界為追求利潤、缺乏企業社會責任而引起的。這加強了人們認為要改變商業模式的想法,從傳統只顧利潤的模式改為以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作為適當的商業模式。機構只有通過實踐企業社會責任才可挽回持份者的信心。

問﹕現時香港及中國內地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水平如何?
盧﹕較諸西方國家,香港及內地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起步較遲。雖然本港和內地已有部分公司推行企業社會責任,但大部分均被視為以商業利益為依歸的公關活動。這種缺乏策略性認知的情況,可見於一個普遍現象,就是由公關或傳訊部門負責統籌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沒有高層管理的參與,企業社會責任只會是一種傳訊工具而非商業目標。

簡單而言,本地以及內地商界並不真正理解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或其基本價值。

正當企業社會責任運動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日趨上升之際,提倡以企業社會責任作為持續發展的正確營商模式實為重要。這樣會有助改善香港和中國內地商界的競爭力。

問﹕新推出的指數如何幫助建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
盧﹕這指數可從以下幾方面幫助建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

  • 為本港中小企提供評估企業社會責任的標準;
  • 建立較高的企業社會責任標準為中小企提供指引;
  • 引起對企業社會責任潛在效益的注意;
  • 介紹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模式;
  • 顯示從初階至領導階段的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路線。

最重要的是,此指數確立了企業社會責任與中小企營運間的關係,而制定此指數是一個持續的工作,非一次性的工作。

問﹕除推出指數以建立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外,還有其他相關的工作計劃嗎?
盧﹕我們希望為內地不同城市推出這個中小企企業社會責任指數,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如深圳和廣州。

我們現正就全港中小企的企業社會責任情況進行調查,冀能更深入了解中小企的企業社會責任做法,從而為它們提供更適切的支援,幫助它們把企業社會責任融入運作之中。

另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是以恒生指數內以香港為基地的上市公司為對象,評估這些機構的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持續發展情況。

我們還有幾項工作在計劃當中,視乎能否獲得研究撥款。

問﹕在推動區內企業社會責任方面,教育界擔當什麼角色?
盧﹕目前,企業社會責任正處於啟蒙與發展的重要階段,教育界(如理大)在推動區內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上,應該擔當領導的角色。

就研究方面,教育界須進行研究,提升對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持續發展的認識。在實際支援上,則應為業界提供建議及支援,協助他們採納具企業社會責任的營運模式。至於教育工作,則應該培育學生成為具備正確企業社會責任思維的行政專才。

只有透過這樣全面的方式,教育界才能在締造具企業社會責任的商業社會中扮演主導角色。

 

本通訊由理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出版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