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台风韦森特袭港期间,一百五十公吨「聚丙烯」胶粒散落港岛海面。本港多个养鱼区受影响,鱼排发现百多条死鱼,同时亦发现鱼的内脏有残留胶粒。多个政府部门及环保团体动员打捞及清理胶粒。然而,政府称市民可安心食用本地鱼类,更呼吁市民只要留意鱼肠内有没有胶粒,并彻底清洗鱼类便可。今期Excel@PolyU邀请到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客座副教授梁嘉声博士为我们讲解这议题。
1/ 海水污染物会否污染胶粒?这事故会否污染食物链?
「聚丙烯」是惰性并耐热的塑胶物料,化学稳定性良好,能抵抗一般的有机溶剂、酸碱等侵蚀,熔点远高于100°C(水的沸点),为制造食物容器的上佳材料。「聚丙烯」胶粒密度小于水,它们会浮在水面和随水飘流,因而受海水污染物染污,进而污染食物链的机会很微。
2/ 报导指鱼类误吞胶粒后会出现消化问题,影响其生长。这是否正确?
其实,影响视乎鱼的大小。胶粒不会进入太小的鱼体内,体形大的鱼则很容易把胶粒排出体外,但胶粒亦可能积聚于某些鱼的肠内,因而影响这些鱼的进食及生长。
3/ 虽然报导指胶粒本身不含毒素,亦不会吸收海中毒素,而且不会被生物直接吸收,但当市民烹煮内脏有胶粒的鱼时,胶粒物质会否遇热而产生变化?而人类吃了这些鱼之后,健康会否受到影响?
在一般煮食的温度下,「聚丙烯」胶粒不会有显著的变化。若进入人体后,不会被消化或吸收,而被排出体外,不会影响健康。最好的措施是避免进食鱼的肠脏,或先以目视清楚检查肠脏,然后才煮用。
4/ 有人形容该事件为生态大灾难,长远而言,这对本港的海岸自然生态及水质有甚么影响?
「聚丙烯」胶粒随海浪飘浮,将被冲到岸上,不会影响水质,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则与一般的塑胶癈物无显著的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