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寄朋友 首頁 聯絡我們 前期通訊 facebook YouTube 简体中文 English
75th Anniversary Updates
 

研究揭示本港中學生家庭生活、身體及情緒健康狀況

研究揭示本港中學生家庭生活、身體及情緒健康狀況

 

 

 

 

 

情緒病在香港已成為常見的隱性疾病。青少年正處於成長的關鍵階段,其精神、心理及生理上的轉變將對他們的未來造成影響。良好及富關愛的家庭生活,有助及早識別青少年的情緒需要,提供適切支援。理大護理學院及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正進行為期四年 (至2014年)的大型研究,了解中一至中六學生的家庭生活、身體及情緒健康狀況。在今期 Excel@PolyU,理大護理學院助理教授麥艷華博士為我們闡述部分研究結果。

1/ 請先介紹一下研究的方法。

研究以問卷調查形式進行,內容包括了解學生的身體及情緒健康狀況、功課壓力、學業成績滿意度、生活方向及自覺父母對自己的心理操控等。

研究小組從一百零九所將軍澳、觀塘及黃大仙區的中學之中,按男校、女校、男女校及資助模式分類,隨機抽出二十四所學校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由學生自行在校內的課堂時間填寫。在2011-12年間,七所學校完成問卷調查,共收回六千一百五十一份問卷,數據搜集預計於2013-14學年下學期完成。

2/ 研究在學生身體及情緒健康狀況方面有什麼發現?

部份受訪學生(15.7%)指出,由於健康狀況及其他條件所限,他們在日常生活進行中等強度的活動時,間中或經常受到限制。

16.1% 學生在受訪前的四星期中,有超過一半或以上天數或幾乎每天都感到低落、沮喪或絕望。
17.7% 學生有超過一半或以上天數或幾乎每天緊張、焦慮或不安,女生的情況比男生差,差距隨着學生的年齡增長而增加。

3/ 研究在學生家庭生活方面有什麼發現?

家庭生活方面,大約21.3%學生平均每週少於一天和父母一起參與休閒或其他活動。約一成學生認為父母經常想控制他們生活中的每件事情及細節,這種感覺隨着學生的年齡增長而增加。

4/ 研究在學生自我存在意義方面有什麼發現?

自我存在意義方面,大約6至8%的學生表示失去人生方向。學業成績滿意度方面, 62.8%學生感到功課壓力很大。約四成受訪學生不滿意自己的學業成績。就精神健康的層面而言,這些百份比已達到警戒級別。

5/ 研究小組有什麼建議

研究小組認為, 政府應對全港的兒童及青少年進行定期的身體及情緒健康調查,協助制定適時及適切的健康促進政策。家長除了注意子女的身體健康情況外,應多留意他們的情緒健康,例如心情不好,悶悶不樂、精力不足或減少社交活動等。

家長可多作主動,關注及支援年青子女的情緒需要,以積極方法多與子女溝通。家長亦需注重個人的精神健康。

詳情>>

 

本通訊由理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出版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