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主任陈智轩教授分享他的愿景,就是促进科研的协同作用,以期解释现今有关人类行为的重要议题。
陈智轩教授起初专注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及后转为研究神经科学,希望就如何令复康治疗成功寻找答案。十五年过去,陈教授悉力协助成立的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在跨领域研究范畴取得重大突破。
当初甚么吸引你在神经科学方面发展?
在学术生涯的首个十年,我主要从事临床研究工作。我们的临床测试显示,介入治疗能有效帮助中风患者恢复功能,但我却逐渐意识到其实我们未明介入治疗为何有效,我特别想理解病者神经系统中的变化怎样促使其复原。为此,我需要利用不同方法去了解患者脑部神经加工过程,观察其行为的变化,并将两者联系起来。从此我踏上了神经科学科研之路。
可否举例说明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的研究怎样应对社会所需?
我在构思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时,我的愿景是希望为不同领域的理大研究人员建立一个科技平台,让他们一起利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为重要的理论和应用问题寻求答案。
我们就跨感官学习机制的研究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解视觉及听觉如何令学习达致最佳成效,我们利用电生理学、脑电图与脑部成像技术为视障人士和老鼠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顶叶皮层在跨视听学习上担当重要⻆色,而这种学习与脑部受损后的神经网络变化亦有关。我们对这个神经机制的了解有助设计介入治疗方案,以协助视障人士摸索方向,并依靠这个理论设计其他研究项目,探索跨感官学习如何应用在改善患有轻度认知障碍的长者及病者的运动和认知机能。
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未来有甚么发展计划?
除了脑部成像技术外,实验室的大部分技术平台已在首阶段全面开始运作。大学已就实验室的第二阶段发展预留资金,以添置人体及动物的磁力共振扫描仪器各一部。
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预期于 2020 年底全面配备妥当。我们目前正与不同的研究团队商讨,待磁力共振扫描仪器安装后开展大型研究项目,例如研究认知障碍早期症状的先兆。
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如何从不同领域的专家创造协同效应?
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的主要角色,是为神经科学家提供先进设施和技术平台,进行影响深远的研究和训练研究生。它将成为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解决复杂的科研难题,以及探索崭新的研究意念的基地。跨物种及跨形式研究是神经科学中心实验室的成功关键。跨物种科研以入侵性动物研究,剖析潜在的神经系统机制,所获得的结论再结合转化方法,在人类身上进行测试。最终,我们期望帮助研究人员创造及应用知识,以解决实际生活上的问题,例如人口老化、儿童发展、神经系统复康、语言发展及精神健康等。
近年在神经科学最有趣的发展是甚么?
理大复康治疗方面的研究人员特别有兴趣研究临床病者和正常人士的三维脑部活动。极为精准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和分析复杂的人类行为,例如运动相关皮质协调认知功能、精神病患者情绪调控、脑损伤患者学习能力和老年人神经退化及其保健等。这些发现配合数据科学和资讯科技方面的其他先进发展,为建造模仿人类思考过程的机器学习方案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