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創新‧創業‧創投

譚偉豪闡釋新一代企業家精神

Samson Tam_Nov大學畢業的譚偉豪在 1986 年加入軟件工程師的行列,兩年後與上司攜手創業,憑著年輕人的、堅毅的意志、獨到的眼光和專業知識,開創了「快譯通」這家喻戶曉的電子產品品牌。對創業者來說,「快譯通」的成功背後有很多可供借鏡的精采故事。例如,為要建立品牌形象,他們三顧草蘆,以誠意打動劉家傑老師擔任代言人。創業者應有的熱誠、膽識和智慧等元素,在譚偉豪的成功故事裡都找得到,但這只不過是上集……

一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投身社會才兩年便立志走上創業路,先後為事業創下一個又一個高峰,更於 1992 年獲頒「香港青年工業家」殊榮,1997 年成為香港十大傑青,再於 2008 年循資訊科技界別晉身立法局。這個故事由主角譚偉豪娓娓道來,裡面有很多精采的點子值得後進參考,其中最有啟發性的例子莫如「借力打力」,那就是善用大學的科研成果,通過知識轉移提升公司的技術實力,最終為公司奠下不少令人稱頌的里程碑。

「我們早就支持大學的知識轉移工作了。」譚偉豪說:「我們有的只是創意,但欠缺能讓電子辭典發聲的技術。於是,我們與各大學府洽談合作方案,買下美國栢克萊大學和清華大學應科院的全句翻譯和手寫識別等多項技術,讓我們這家小小的公司能夠勝過競爭對手。」

為了建立品牌形象,他們極力羅致英語大師劉家傑老師當代言人,但因「快譯通」是新產品,一向嚴謹的劉老師並沒有即時應允。譚偉豪可沒氣餒,他再三拜訪,重新縷述「快譯通」的用法和優點,展示它的數據庫……最後,劉老師終感其誠,答應擔任「快譯通」的代言人。有了大師級人物的推荐,快譯通迅速成為家長心儀的教育產品。其後,他們還冠名贊助了一支足球隊,以進一步加強產品的健康形象。

上述的分享只不過是譚偉豪創業故事的上篇,而故事的續集,則可說是企業家智慧的沉澱。第一章,當由他走進香港理工大學唸碩士及博士課程開始說起。

譚偉豪一直參與不少公職事務,經常要率領業界團體到外地交流。就是因為一次台灣考察,他萌起了再進修的念頭。「原來在台灣電子業界中,不少管理人員都擁有博士、碩士學歷,令企業的整體水平得以提升。反觀香港的工業界,不少老闆卻是紅褲子出身的。」

台灣之行令他意識到,儘管創業時未必需要很高的學歷,但公司上市後,要依靠的已非一個人的創意,而是一整支團隊的合作。他也明白到,作為公司的領導人,必須不斷提升自己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來協助公司更上一層樓。

因此,譚偉豪報讀理大製造工程系的兼讀碩士課程,然後再轉讀博士課程。在六年多的學習期間,除了公私兩忙之外,他還須休學一年來準備參選立法會。進修為譚偉豪的企業家生涯帶來了重要的影響。其一,他認識到智慧資本 (intellectual capital)的重要性:「多年以來,我的學習進程不斷改變。我以前注重創意、製造、營銷和公司管理,到公司上市後也開始重視財務等知識。及至進修以後,我才學會量度人才資本,那是我進修的最大收獲。」

譚偉豪說:「其二,近十年來,互聯網發展一日千里,為工業界帶來巨大的轉變,也對供應鏈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甚至殺傷力,所以我們要以新的營運模式去配合。企業家必須兼顧局勢的發展,能否在互聯網的洪流中成為贏家,視乎你能否掌握先機,否則很容易被淘汰。以前講求產品創新,現在,連營運模式也需刷新。」

以「快譯通」為例,鑒於互聯網及智能手機應用程式能直接取代電子發聲辭典,故譚偉豪的公司已從垂直營運模式轉為精細分工模式,專攻自己的強項。「以往,我們必須依靠創意、工廠製造、研發、市務推廣、發展渠道才能把產品帶進市場。現在呢?我們已從大戰場中轉至小戰場,集中發展小學生和幼稚園學生的市場;除發聲辭典外,我們還開發了教授音樂、訓練默書的應用程式等,逐漸改變服務的模式。」

除此之外,譚偉豪最大的目標是在未來十年裡,與其他香港企業家攜手打造一個嶄新的『創新創業平台』,鼓勵工業家、企業家視年青人為承傳途徑,投資在年青創業者身上,為他們帶來更多機會。「企業家精神是敢做、敢承擔。香港未來要成功,就要創新、創業及創投。以往香港人總是喜歡單打獨鬥;其實,有意創業的人應該把資源、資金和經驗集合起來。」

有說香港有條件成為另一個矽谷,而籠罩著矽谷正是譚偉豪所說的創新、創業和創投氛圍。「外國企業的傳承概念和中國人的不一樣,中國人喜歡子承父業;外國公司賺錢後則喜歡投資其他有發展潛力的公司,不論目的是為了盡社會責任、培育下一代或是滿足好奇心,都是承傳的一種。『子公司』賺了錢,投資者也會得到回報。香港在企業誠信和法例保障等方面,絕對有能力孕育這種氛圍。」
至於個人能力方面,譚偉豪認為不妨外借。他說:「中國人礙於面子問題,總不願意去借東西。然而,借力其實很重要。為了成就夢想,我們該在適當時候放下身段,借取資源。就像我們最初發展『快譯通』時,為了得到市場認同,我多番被劉老師拒絕,但我們一再撇下面子、放下身段,最終還是讓人家看見我們的誠意和信心。

有一本書叫做《借力》,是楊旭的著作。譚偉豪大力推荐此,有意創業的讀者不妨一看。

Your browser is not the latest version.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Some pages may not function properly.

You are recommended to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switch to a different browser. A list of the web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can be foun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