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葉智斌博士以科研成果創業 

旨在實踐創意開拓新路 

Ben Yip_Sep十多年前,葉智斌剛從理大康復治療學系畢業,就要面對僧多粥少的困境,因此「被迫」走上創業路。二零一一年,當他修畢博士課程,職業治療行業正好進入黃金期,那時,一個以兼職為正職的治療師月入可達六、七萬。不過,葉博士卻不願走回頭路,而是選擇再創業,目的無他,只為實踐創意,開拓和推動行業發展的新路向……

相信大多數人都聽說過,甚至接觸過物理治療,但未必知道職業治療是什麼。職業治療師葉智斌博士指出:「當傷病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的三大範疇,即自我照顧、工作和餘暇生活,患者就需要接受職業治療。例如,認知障礙症、中風影響日常生活;過度活躍症和自閉症影響校園生活;精神科疾病影響工作和餘暇生活;工傷影響工作等,都屬職業治療的範圍。」

職業治療近年才漸為人認識,因為認知障礙症、自閉症、讀寫障礙等病症成為社會話題;但在十多年前,職業治療絕不是流行的行業。那麼,葉博士為什麼會在那時候選擇此專科呢?

原來他從小立志當醫生,雖因成績不理想而與醫學院無緣,他仍心繫醫護治療領域,最後於 1998 年入讀理大,主修職業治療。

那時,大部分康復治療科學系的學生都選修物理治療,很少人像他一樣首選職業治療。「唸中學時,我參加了由香港政府舉辦的醫護服務體驗計劃,從中認識了復康工作。每個參加者可以選擇兩個工作崗位,而我選了醫院藥房和職業治療部。我覺得職業治療部很『神秘』,當中竟然還有分科,例如燒傷科。在燒傷科接觸到的壓力衣、手架等,都讓我感到新奇。我還發現,職業治療師透過詳談認識病人需要,然後按病人需要選取不同的治療方式,是相當生活化和人性化的做法。」葉博士說:「正因我不愛循規蹈矩,喜歡聊天,所以考進理大後即把職業治療放在首選位置。」

雖說不愛規矩,他還是規規矩矩地全情投入於三年密集式課程中,對畢業後當職業治療師充滿期待。沒想到的是,理想和現實相距甚遠。

剛入學的時候,他從沒想過將來工作的問題,只知道可以在醫院裡幫助有需要的病人。到了翌年,眼見政府醫院裡的相關職位不多,他開始為前景擔憂。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班上 90 人在 2001 年畢業後要一起爭奪兩個醫管局新開設的職位!

半年過去,他一直找不到工作。但他並沒有氣餒,反而想到跟一位同學成立公司,然後逐家私營安老院叩門,為院內有需要的老人家們提供服務。

這次「創業」並不需要太多資金,不過是申請一張商業登記證,然後找私人院舍合作而已;況且,當時他有一位親戚在私人院舍工作,可以提供協助。結果,他們總算順利開業,只是因為當年經濟不好,有需要而又要肯花錢的老人家不多,收入自然少。半年後,他實在不想再這樣熬下去,適逢有一家非政府機構屬下的安老院聘請他擔任職業治療師,他便放棄了自僱工作。

「那時的日子也不易過,因為政府每年發放的『老人癡呆症患者補助金』金額都不一樣,第三年的撥款減少了,我的薪水也隨之減少;下一年的撥款再減少,安老院裁去社工和照顧員;到了 2005 年,單位只剩下我一個由補助金資助的職員。」

就在一個有關安老服務的工作坊裡,他重遇理大的文偉光教授。跟文教授聊着聊着,他竟在茫茫前路中看到了閃亮的北斗。就這樣,他於 2005 年回歸理大,參與由文教授領導的一個科研項目,從事研究之餘還可以進修。但這是一個博士程度的研究項目,所以他必須在一年內密集地完成碩士課程的十五個學分及碩士程度的研究論文,一點也不輕鬆。

發展方向清晰,但過程卻並不順利。2008 年,該研究項目的撥款用完了,但項目卻因為一些延誤而未能完成。於是,他在得不到研究津貼的情況下,繼續參與研究。同年,他結婚、生小孩,又要還房貸和交學費……幸好獲得父母支持,加上同是職業治療師的太太有固定工作,才能捱過這段日子。

2011 年,他取得博士學位,同時職業治療行業步入黃金期。憑着優厚的資歷,葉博士不愁沒出路,只是他已無意再當職業治療師,而是決定再創業,最終創辦了思穎創新科研有限公司,提供一站式康復顧問及治療服務。

「理大的研究項目主要針對中風和腦外傷病人,以患者熟識的本地場景重新訓練患者對日常生活的認知。我看準了這項復康治療方案的潛力,於是創辦了思穎創新科研有限公 司,並向理大取得授權,把治療方案推銷給各大機構和院舍。本地機構和院舍一般沿用外國產品,對於我們這套充滿本地元素的系統顯得甚為受落。」

葉博士說:「作為一人公司的老闆,我什麼都得做,包括拿着 27 寸電腦屏幕到處去做 示範,最遠的一次是到長洲醫院……」他不單要處理銷售工作,還要學習怎樣靈活地做 生意,大小事務均由他一手包辦。 

到了今天,他聘請了四名員工來負責院舍服務。這樣,他就可以撥出更多時間來研發新產品。當然, 他仍會不時親自到院舍,了解用家的實際需要,以 助他制定產品研發的方向。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坦言還是會選上創業路。 「創業給人實踐創意的機會,讓你將意念轉化為事 業。有人選用你的產品,就是對你的一種認同。每當看見患者因此而有進步,我就會感到非常欣慰。」 

葉博士表示,鑒於現今科技可給傳統職業治療帶來進一步的治療成效,這行業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建議有志在這個領域創業的年青人嘗試解決市場和患者的需要。「透過創業把在大學的科研成果貢獻於業界,比進行傳統的單對單治療能可以令更多人受惠。」 

目前是職業治療師的黃金時代,以兼職為正職的治療師月入可達六、七萬元。社會固然需要專業的職業治療師,但葉博士說:「這是一個靈活的行業,不要讓傳統的框框局限你的發展。如果你有創意,有膽識,不妨作其他方面的嘗試。」

Your browser is not the latest version.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Some pages may not function properly.

You are recommended to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switch to a different browser. A list of the web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can be foun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