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感謝善長

衷心感激您的慷慨支持!歡迎瀏覽理大答謝捐贈活動的資訊,緊貼我們的最新發展。
Photo_2(1)

獲慈善基金、政府及大學支持,理大和中大合作研發革命性新藥治療多種代謝病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盧家驄慈善基金藥物科學教授梁潤松教授,以及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沈秀媛教授在合作研發新藥物上取得重大突破,首創一種可以治療多種與肥胖症和胰島素抵抗相關的代謝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脂肪肝的藥物。 是次研究得到盧家驄慈善基金有限公司、醫務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以及理大化學生物學及藥物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支持。理大與中大的跨校合作激發了研究人員的創新思維和啟發更多可能性,加強了研究專家之間的協作,並善用來自不同研究範疇的設備和設施,造就這項全新藥物的誕生。 這款新藥 ABarginase 是全球第一種利用嶄新藥理機制,巧妙地為提供安全、藥力持久而適用於治療多種肥胖相關疾病的單一藥物開闢新路徑。 ABarginase 的適用病症包括糖尿病前期、II 型糖尿病,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種代謝病,而且製藥工藝成本低而高效,令更多患者可以負擔和受惠,具有廣闊的臨床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為經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每周注射一次 ABarginase。八星期後, 小鼠無論在體重、脂肪量、脂肪肝,或糖尿病徵狀如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葡萄糖耐受不良均回復正常水平。研究團隊正為開展臨床試驗做好準備。 梁教授非常感謝盧家驄慈善基金透過勵學教授冠名計劃對他的支持:「全賴基金會的支持,我得以在持續的資金支持下從事蛋白質工程和化學生物學在抗癌藥物的合理設計上的研究。後來我發現了一種有可能治療肥胖相關的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新藥。 在與基金會分享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後,他們慷慨地捐出額外資金,支持我們在這個新方向上繼續研究」。 在備受全球創科界重視的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香港奪得兩項最高殊榮的大獎,而 ABarginase 就是其中得獎發明之一,獲頒「發明者協會國際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ventors' Associations, IFIA)最佳發明大獎」,肯定新藥對改善病人福祉及全球醫療衛生的潛力,亦彰顯本港院校間的科研合作水平備受國際認可。

2023年6月16日

e-backdrop_chi

理大基金舉行感謝午宴

香港理工大學基金(理大基金)於2023年4月28日舉行感謝午宴,向一直以來鼎力支持大學的理大基金會員表達謝意。獲邀出席的包括『永遠榮譽主席』、『永遠榮譽會長』及『永遠榮譽副會長』級別的新會員和升級會員。 午宴上,理大基金主席查毅超博士感謝會員多年來的貢獻,促使理大在研究和教育方面更上層樓。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也向會員表達衷心感謝。 滕教授並向會員介紹理大在教育及研究方面的最新發展,包括理大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 年世界最國際化大學排名中名列第六位的佳績。 滕校長及查博士隨後於午宴上向會員頒發感謝狀及紀念品,以表達大學對基金會員的謝忱。 請點擊以下相片連結,重溫午宴片段: https://oia.pixieset.com/polyufoundation_appreciationlunch/

2023年4月28日

SBDonorsBackdrop22232D

2022/23年度獎助學金捐贈答謝茶聚

2023年4月14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校園內的環球學生薈舉行答謝茶聚,向於2022/23年度慷慨捐贈獎助學金的善長及機構表達謝意。 本年度共有約270多位善長及機構支持理大,慷慨捐贈獎學金、助學金、緊急貸款或資助各類型學生活動,總額超過港幣4,300百萬元,逾2,200名學生受惠。是次活動讓同學們可以親身表達對捐助者的感謝。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理大基金主席查毅超博士於典禮上致辭,衷心感謝各捐助者一直以來對理大的支持和指導,並表示理大會繼續為年輕一代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滕校長與查博士並一同致送感謝狀予連續捐贈獎助學金達十五年或以上的善長及機構。 兩位獎學金計劃的受惠學生更在活動中分別表演小提琴及揚琴獨奏。而支持理大獎助學金計劃長達40年以上的裘槎基金會及香港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其代表也分享了他們對於支持教育和理大的理念和願景。 茶聚照片: https://oia.pixieset.com/appreciationreceptionforscholarshipandbursarydonors/ 茶聚場刊

2023年4月14日

EPS_Sin Wai Kin_newsbanner_tc

商界翹楚支持理大推動人文科學發展

「勵學教授冠名計劃」旨在表彰世界知名學者在其專業學科中取得的成就,有助勵學教授探索和推進前沿研究項目,為人類福祉帶來裨益。 理大承蒙冼為堅基金慷慨捐贈,設立「香港理工大學冼為堅中國人文學發展基金」,支持中國文化、語言、歷史和哲學的教學、交流及研究,同時成立「冼為堅基金人文與科技教授席」,鼓勵人文與科技範疇的教育及研究。理大人文學院院長兼中文及雙語學系神經語言學及雙語學講座教授李平教授獲委任為冼為堅基金人文與科技教授。 冼為堅博士是商界翹楚,從事包括房地產開發、酒店、珠寶、銀行及金融等多個範疇的業務,成績斐然。冼博士早年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被迫輟學,他因此鼎力支持香港及內地的高等教育,尤其著重傳承傳統中國文化,及推廣中國文學及人文學科。冼為堅基金由冼博士成立,不僅資助有需要的學生及機構,更銳意推動大專院校的人文學科研究。 李平教授作為國際知名學者,致力研究雙語主義、閱讀理解,以及兒童和成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神經認知和計算基礎,並利用數碼技術和認知神經科學方法,研究學習中的神經可塑性和個別差異,從而了解語言、文化、科技和大腦之間的關係。此教授席將為理大繼續推動人文與科技範疇的研究及教育提供重要的支持。 理大期望志同道合的善長能透過是次勵學教授席的委任了解「勵學教授冠名計劃」龐大的影響力。歡迎瀏覽計劃網頁,或與拓展事務處聯絡,了解更多。

2022年12月14日

1

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音樂會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音樂會於二零二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假校園的賽馬會綜藝館圓滿舉行。音樂會邀請到多位享譽國際的音樂家和藝術家,演繹不同時代的中外名曲。在兩小時的悠揚樂韻中,嘉賓、師生和校友回顧理大八十五年來與香港息息相關的發展,並見證理大邁向新里程。 音樂會由享譽國際的音樂家梁建楓先生擔任音樂總監,聯袂香港著名藝術家汪明荃博士、國際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女士、古箏名家鄒倫倫博士、施坦威藝術家鄭慧博士、著名歌唱家陳倩倩女士、二胡大師果敢先生、合唱團指揮譚天樂先生,以及一眾來自香港演藝學院合唱團、理大管弦樂團、理大合唱團和理大校友會聯會中樂團的音樂精英,為校園帶來動人音樂。 音樂會由享譽國際的音樂家梁建楓先生擔任音樂總監。 當晚的非凡音樂之旅由理大校友創作的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主題曲展開序幕,一眾名家傾力演出不同時代的作品,映襯自1937年理大前身「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建校以來,理大四個不同階段的發展,優美旋律令觀眾陶醉其中。最後,音樂會以全場嘉賓與觀眾合唱《獅子山下》作結,將氣氛推向高峰,為音樂會劃上完美的休止符。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說:「理大非常重視全人教育,致力培養年輕人成為具有正向思維和家國情懷的人才,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為香港、國家及世界做出貢獻。大學舉辦藝術及文化活動,旨在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讓同學透過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擴闊視野。多年來,理大很榮幸獲得許多傑出藝術家大力協助,在校園推動藝術和文化發展,我在此向他們衷心致謝。」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說:「理大很高興能夠透過校慶音樂會,向大學社群及社會各界推廣藝術及文化。展望未來,理大將繼續致力提供優良的全人教育,培育領袖人才,發揚理大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 我們並感謝善長透過『理大藝術及文化發展基金』,支持校內的獨特計劃和協作活動,以培養具備特殊才華的學生,並在校園內外推廣藝術和文化。 Premium Support:  International Genius Company  Gold Support: Dr Raymond Chan 陳煒文博士, JP   Ms Marjorie Yang Mun-tak 楊敏德女士, GBS, JP   Cally K Jewellery 鄺美雲珠寶   PricewaterhouseCoopers Limited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Pearl Support: Mr Chan Kai-tuen 陳啟端先生   Ms Ella Cheong 張淑姬律師, JP   Dr Katherine Ngan Ng Yu-ying 顏吳餘英博士, MH, JP   Mr Richard Sun Po-yuen 孫寶源先生, JP   CLP Power Hong Kong Limited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   FANCL 無添加   Lenovo 聯想   NWS Holdings Limited 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   The 12th Class of the PolyU-RU DMgt Program 工商管理博士12班博睿班 Crystal Support: Dr Tony Cheung Shi-pang 張仕鵬博士   Mr Pui Kwan-kay 貝鈞奇先生, SBS, MH   Dr Allen Shi Lop-tak 史立德博士, BBS, MH, JP   Ms Jennifer Tan Yuen-chun 陳婉真女士   Dr Raymond Wong King-kwok 黃經國博士   Mr Yeung Chi-hung 楊志雄先生, MH   Fook Tin Group Holdings Ltd 福田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Golden Resources Development Limited 金源米業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易路達科技有限公司   King’s Flair Development Limited 科勁發展有限公司 Other Support: Mr Fong Wang-hoo, Martin 方宏浩先生   Mrs Nina Lam 林李婉冰女士, MH   Ir Prof. Tsui Tack-kong 崔德剛教授工程師   Mr Yu Tung-shan 余統山先生 香港著名藝術家汪明荃博士獻唱《萬水千山總是情》及《勇敢的中國人》兩首名曲。 著名小提琴家姚珏女士以預先錄影形式,演出《海濱音詩》及《維也納小進行曲》。 古箏名家鄒倫倫博士聯同理大管弦樂團演出《戰颱風》。 施坦威藝術家鄭慧博士演出《快樂島》。 著名歌唱家陳倩倩女士獻唱歌劇《賈尼.斯基基》的詠嘆調《親愛的爸爸》,以及《心靈睡過的地方》兩首名曲。 二胡大師果敢先生聯同理大管弦樂團演出《賽馬》。 合唱團指揮譚天樂先生參與音樂會演出。 香港演藝學院合唱團演出《月亮敘事曲》、《對花》及《Life Has Loveliness to Sell》,譚天樂先生擔任合唱團指揮。 理大管弦樂團演出1970與1990年代的《組合曲》,梁建楓先生擔任樂圑指揮。 理大合唱團演出《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主題曲》、《歡慶聖哉經》及《信任彩虹》,譚天樂先生擔任合唱團指揮。 理大校友會聯會中樂團演出1930與1940年代的《組合曲》。  

2022年11月21日

DSC_3040_2000x1050

理大成立陳守仁創新中心推動酒店及旅遊教育發展

在陳守仁基金會的慷慨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學院)宣佈成立陳守仁創新中心,並於10月18日舉行了開幕典禮。 陳守仁創新中心成立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具啟發性和靈活多用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該中心位於學院三樓,配備最先進的數碼設備及行業專用軟件,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潛力。 基金會執行董事蘇陳詩婷女士表示,她期望陳守仁創新中心能幫助學生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這對行業的未來尤為重要。 理大行政副校長盧麗華博士衷心感謝陳守仁基金會的支持,她相信中心將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競爭力,並培養他們成為在數碼時代具有全球視野的領導者;同時也為學院繼續推動酒店及旅遊教育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原動力。

2022年10月24日

20221018 The Tan  Fong Charitable Foundation LKICHC Equipmenta

The Tan & Fong Charitable Foundation慷慨支持眼科視光學教育及臨床服務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眼科視光學學院獲The Tan & Fong Charitable Foundation慷慨捐助,支持學院更換屬下荔景社區結合保健中心(中心)的眼科視光檢查設備。 荔景社區結合保健中心在區內紮根多年,是理大第一所座落於社區的結合保健中心及臨床教學診所,為區內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眼科視光服務。目前平均每月約有250人到中心求診,即每年大約為3,000人服務,當中大部分為老年人和基層市民,中心使用先進儀器將令很多人受惠。 在The Tan & Fong Charitable Foundation的慷慨支持下,眼科視光學院將會為中心增設一台配備眼底照相機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一台眼科生物計,並翻新綜合眼科視光檢查室的設備。新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可以確保準確診斷和及時處理眼疾。這對於葵青區的病人,尤其是長者,可以在區內享用這些設施,更為便利。 實習視光師也可以藉此機會練習使用各種眼科檢查儀器,為巿民進行詳細檢查,以評估患者的視力和眼睛健康狀況;並進行科學研究。 理大衷心感謝The Tan & Fong Charitable Foundation的慷慨資助,讓眼科視光學學院可以為市民提供眼科保健服務,同時為學生提供適切的環境,進行眼科視光臨床培訓和研究,培養眼科視光人才,造福社會。

2022年10月19日

Limin_EYS_newsbanner02_tc_v1b

兩位勵學青年學者通過科研突破造福社會

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副教授魏敏晨博士和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趙昕博士憑著對科研的熱忱,在各自的領域不斷尋求突破,回應社會需要。他們於2022年同時獲委任為「利民青年學者」,以表彰他們的傑出成就。 魏博士致力研究基礎顏色科學,旨在探究人類視覺系統對於顏色及光刺激反應的深層原理。憑著傑出的科研成果,魏博士與多間世界頂尖高科技公司合作,深入不同方案及演算法的研究,以應用於照明、影像及元宇宙等系統。魏博士的研究成果,不少已應用於生產線上及商品化,大大改善了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 趙昕博士的主要研究興趣為「轉化再生醫學」,她以跨學科形式結合材料科學、細胞生物學、工程學、醫學,研究調節細胞外微環境中各類因素、控制細胞行為、構建不同組織工程支架,以提高相關疾病臨床診療效果。其中趙博士更帶領團隊以「骨修復材料仿生微環境構建」項目,獲選「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 「我將帶領我的團隊繼續努力,在顏色與影像科學研究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高科技系統上,為社會和人類發展作出貢獻。」 利民顏色與影像科學青年學者魏敏晨博士 「科研無界限,我會繼續努力尋求突破,為推進生物醫學工程學科發展,尤其在骨科再生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研究領域,做出更多貢獻。」 利民生物醫學工程青年學者趙昕博士 「利民青年學者席」由理大的策略性專業服務機構──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PTeC)捐款設立。其命名參考理大的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中「利民」一詞,寓意青年學者席能秉承理大的使命及PTeC成立的目的,利用知識轉移為社會帶來裨益。 理大「勵學青年學者冠名計劃」旨在與善長攜手,辨識並支持具潛力的青年學者,讓他們的創新研究得以萌芽及發展。計劃所提供的年度資助不但能支持魏博士和趙博士的研究和學術開支,亦可作為種子資源,啟動初期研究項目,提升研究對社會的影響力。歡迎瀏覽計劃網頁,或與拓展事務處聯絡,了解更多。

2022年9月28日

BOWL8706_2000x1050

理大感謝洪克協先生捐款設立痛症管理教授席

本港對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持續增加,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一直致力在康復科學研究方面尋求突破。新設的「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席」由洪克協先生創辦的洪克協慈善基金捐款設立,支持理大繼續在痛症研究方面作出貢獻。該教授席由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系主任兼康復治療診所總監符少娥教授出任。 理大特於2022年9月23日舉行感謝午宴,向洪先生表達謝意。理大一向重視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勵學教授席的設立將推動理大繼續發揮獨特優勢,以研究創新回應社會的需要。 洪克協慈善基金由合興集團榮譽主席洪克協先生創辦,對痛症研究向來不遺餘力。洪先生期望透過設立該勵學教授席,推動研發更多嶄新、有效並可負擔的療法,緩解痛症對患者的影響,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 符教授致力研究痛症多年,服務對象由精英運動員以至老弱長者。她認為該勵學教授席的設立是一種鼓勵,而深入痛症管理的研究將能為社會帶來裨益。 理大的「勵學教授冠名計劃」旨在表彰傑出學者在其專業學科中取得的成就。勵學教授在善長的支持下,探索和推進前沿研究項目,為人類帶來福祉。理大也期望透過是次勵學教授的委任,讓一眾志同道合的善長了解到「勵學教授冠名計劃」的深遠影響。歡迎瀏覽計劃網頁,了解更多。

2022年9月23日

Photo-11_2000x1050

理大勵學教授席暨勵學青年學者席就職典禮 突顯大學與社會協作的優良傳統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於2012年開始推行勵學教授冠名計劃,設立勵學教授席,藉此表揚在學術研究方面成就卓越的優秀學者。獲委任的教授將獲得額外資源,加强他們傑出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為進一步支援和培育出類拔萃的青年學者追求卓越,理大於2021年推出「勵學青年學者冠名計劃」。副教授或助理教授級別的傑出學者可獲提名為勵學青年學者。 通過上述冠名計劃,各善長可與理大成為合作夥伴,支持其關注範疇的研究或學術發展,拓展知識領域,造福香港、國家及世界。 第四屆勵學教授席就職典禮暨第一屆勵學青年學者席就職典禮在2022年8月31日於理大校園賽馬會綜藝館隆重舉行,以表大學對善長們的由衷謝忱,並頒授勵學教授及勵學青年學者席。當天共頒授十個新設立的勵學教授席、一個由勵學學人席晉升的勵學教授席、六個繼任勵學教授席、兩個繼任冠名教授席以及四個勵學青年學者席。 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 GBS, JP期望透過冠名計劃,理大能與深具遠見的社會賢達建立夥伴關係,支持優秀的學者以嶄新意念和創新發明,拓展知識領域,造福世界。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則衷心感謝一眾善長對理大的信任,寄望一眾勵學教授及青年學者能善用資源,盡展所長,更好地開拓知識、研發技術、造福社會。 理大至今已經成立了共37個勵學教授席、2個冠名教授席及6個勵學青年學者席。理大期望通過是次活動,讓一眾與理大志同道合的善長見證「勵學教授冠名計劃」和「勵學青年學者冠名計劃」為社會帶來的深遠影響。歡迎瀏覽計劃網頁,了解詳情。 是次典禮頒授的勵學教授席、冠名教授席及勵學青年學者席名單如下:    勵學教授席 履任學者  香港可持續技術基金會會計及金融教授席 陸海天  安禮信土木工程教授席 潘智生  安保建造業健康與安全教授席 陳炳泉  潘樂陶慈善基金數據科學教授席 曹建農  楊曾永儀曾永馨腦神經心理學教授席 岑浩强  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席 符少娥  鍾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席  容啟亮  潘樂陶慈善基金智能建築教授席  王盛衛  張心瑜空間科學教授席 吳波  潘樂陶慈善基金城市信息學教授席  史文中  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康復科學教授席(晉升自勵學學人席)            麥潔儀            繼任勵學教授席及冠名教授席  履任學者  歐雪明能源教授席  黃維揚  楊建文資訊科技創新及管理教授席  林開  黃少華黃宓芝產品設計工程教授席  李健杓  鄺美雲社會心理健康教授席  曾永康  嚴、麥、郭、鍾智能結構教授席 倪一清  高贊明可持續城市發展教授席  李向東  太古設計學教授席  李健杓  鄭翼之製造工程學講座教授席  文効忠    勵學青年學者席 履任學者   崔德剛土木工程青年學者席  周超  賦勵慈善基金社會服務青年學者席  馮慧東  利民航空導航青年學者席 許立達  利民醫療化驗科學青年學者席  蕭傑恒

2022年9月2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