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感谢善长

衷心感激您的慷慨支持!欢迎浏览理大答谢捐赠活动的资讯,紧贴我们的最新发展。
Dr Sunny Chai speech

理大基金举行感谢午宴

香港理工大学基金(理大基金)于2022年8月12日举行感谢午宴,藉此向支持大学的理大基金会员表达谢意。获邀出席的嘉宾包括『永远荣誉主席』、『永远荣誉会长』及『永远荣誉副会长』级别的新会员和升级会员。 理大基金主席查毅超博士衷心感谢会员多年来对理大的信任和支持,使理大得以积极推动教育和大学发展,屡创佳绩,也为香港的高等教育作出贡献。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全赖会员对理大的爱护,支持理大持续追求科研卓越、培育跨领域的专才,从而建设更美好的世界。滕校长亦与来宾分享理大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最新发展。理大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行榜》中, 分别位列65和15位。 滕校长及查博士于会上向会员颁发感谢状及纪念品,以表达大学对基金会员的谢忱。

2022年8月12日

20220729PU_B0229r_No marking

张志民郭润好伉俪秀竹苑命名典礼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最近将校园内的秀竹苑命名为「张志民郭润好伉俪秀竹苑」,并于 7月29日举行命名典礼,藉此向鼎力支持理大的张氏伉俪表达衷心谢意。秀竹苑环境清幽、阳光充沛,园内设有雅致的露天咖啡座,是理大师生和访客喜爱流连的地方。 张氏伉俪慷慨无私,竭力回馈社会,他们坚信「知识能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夫妇二人多年来乐善好施,尤其注重培育青年和教育工作。张先生肯定理大的成就和贡献,故决定资助理大发展全人教育和先进科研,期望为社会带来更多裨益。 理大大学顾问委员会主席颜吴余英博士在典礼上向张先生表示感谢,她亦非常认同张先生「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信念。颜博士表示,理大是香港唯一一间参与国家探索太空任务的大学。理大的研究题目广泛,近从改善日常生活的实用研究,远至影响人类命运的太空探索等一应俱全。她相信理大将继续为香港、国家和世界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张先生宅心仁厚,广结善缘,大家都喜欢称呼他「民叔」。他不仅受到在香港和内地曾经得到他帮助的受惠者欢迎,也深受家人、朋友和邻里的爱戴。秀竹苑命名典礼洋溢着温馨和欢乐的气氛。张先生为善最乐的品德,足为我们的模范。

2022年7月29日

4U9A1025_2000x1050

理大感谢香港可持续技术基金会支持设立会计及金融教授席

可持续发展是现今社会备受关注的跨学科议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多年来致力推动跨学科研究,以应对当前社会的挑战。由关注环保的科技企业共同发起的香港可持续技术基金会(基金会),洞察到可持续发展在会计及金融领域中的机遇,并支持理大深入研究,为此特别捐款设立「香港可持续技术基金会会计及金融教授席」,由理大会计及金融学院陆海天教授出任。 理大特于2022年7月13日举行感谢午宴,由校长滕锦光教授主持,向基金会致以谢忱。滕教授感谢基金会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教授席的设立印证了理大与业界的协作,将推动理大发挥跨学科研究优势,贡献可持续金融的发展。 香港可持续技术基金会以推动可持续技术发展为己任,鼓励有关环境、社会和管治策略的创新研究。基金会主席王秉中先生认同理大在研究可持续技术方面的贡献,表示:「基金会很荣幸能够设立励学教授席,与理大携手为整个行业及环境缔造共创共赢的发展。」 陆海天教授的学术研究跨越法律、金融、会计等领域,其参与创立的理大商学院「可持续经济与创业金融中心」,已成为绿色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的国际研究平台。陆教授认为励学教授席鼓励他更专注深入研究,探索创新金融方案,应对来自环境、社会和管治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理大的「励学教授冠名计划」旨在表彰杰出学者在其专业学科中取得的成就。励学教授在善长的支持下,探索和推进前沿研究项目,为人类带来福祉。理大也期望透过是次励学教授的委任,让一众志同道合的善长了解到「励学教授冠名计划」的深远影响。欢迎浏览计划网页,了解更多。

2022年7月20日

4U9A9658_2000x1050

理大感谢赋励慈善基金支持设立社会服务青年学者席

为迎接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通过跨学科研究、教育和实践回应社会所需。 赋励慈善基金一向不遗余力支持服务社会的有识之士及团体,为支持理大在社会服务范畴的学术研究,特捐款设立「赋励慈善基金社会服务青年学者席」,并由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冯慧东博士出任。 理大特此于2022年7月4日举行感谢午宴,主持午宴的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感谢赋励慈善基金的支持,并表示该青年学者席的设立印证了社会人士对理大学术研究的肯定,将推动理大继续发挥专业研究实力,为社区带来更大裨益。 赋励慈善基金主席杜轩荣律师有感理大与基金具有相同理念,一同支持新一代怀有抱负的年轻学者。杜律师期望冯博士能一展抱负,以专业知识造福社会。 冯博士专注研究认知障碍症的早期诊断及预防,对于获委任为赋励慈善基金社会服务青年学者深感荣幸。她正钻研晚年孤单感的神经机制,期望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发展个人化治疗,及早防止由孤单感产生的认知障碍。 理大「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旨在与善长携手,辨识并支持具潜力的青年学者,让他们的创新研究得以萌芽及发展。计划所提供的年度资助不但能支持青年学者的研究和学术开支,亦可作为种子资源,启动初期研究项目,提升研究对社会的影响力。 理大期望透过「赋励慈善基金社会服务青年学者席」的设立,携手社福机构,将卓越研究转化为具社会效益的项目。有关详情,请浏览计划网页。

2022年7月5日

4U9A9543_2000x1050

理大感谢黄铁城博士支持设立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席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致力透过与时并进的优质教育及具影响力的科研项目以回应社会的需求。多年来,理大与工商业界保持紧密的联系,并肩推动科研与产业的结合。 镇泰有限公司主席及创办人黄铁城博士、工程师是本地玩具业的翘楚,也是理大的杰出校友。黄博士热心支持理大的教育事业,捐款设立「黄铁城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席」,由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郑湃博士、工程师出任,以推动智能机械人研究领域的发展。 理大于2022年6月22日举行了感谢午宴,主持午宴的校长滕锦光教授代表理大衷心感谢黄博士再次慷慨捐助以支持科研。滕校长表示,该青年学者席能推动理大充分发挥学术优势,在智能机械人研究领域将取得新的突破。 黄博士是理大前身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的毕业生。心系理大的他,在午宴席间把弥足珍贵的工专时期校徽襟针捐赠予母校。滕校长对此深表谢意,并将安排于理大校史馆展出襟针。 郑博士身兼数码化服务实验室与工业人工智能数码化服务科研团队的负责人,在智能机械人学术界中取得骄人的成就。他感谢黄博士的信任与支持,认为学者席的设立给予他和研究团队莫大的鼓舞。他将进一步推动共融和积极的人机协作,促进智能制造业的发展。 理大「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旨在与善长携手,辨识并支持具潜力的青年学者,让他们的创新研究得以萌芽及发展。计划所提供的年度资助不但能支持青年学者的研究和学术开支,亦可作为种子资源,启动初期研究项目,提升研究对社会的影响力。 理大期望透过「黄铁城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席」的委任,连接学术界和业界,促进知识转移和经验交流,达至双赢以造福社会。有关详情,请浏览计划网页。

2022年6月24日

4U9A9271_2000x1050

理大感谢张心瑜女士 支持设立空间科学教授席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很荣幸成为香港唯一一所参与中国太空探测项目的院校,贡献国家航天科技发展。七星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张心瑜女士一直热心支持理大,并捐款设立「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席」,由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副系主任吴波教授担任励学教授,让理大得以持续贡献国家的航天发展。 理大特此于2022年6月14日举行感谢午宴,由校长滕锦光教授主持,向张女士致以谢忱。该教授席将有助理大提升科研实力,推进航天科技发展。 吴教授过去研发出崭新三维地形测量与智能地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国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的月球探测任务,以及「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中,助分析地形地貌及选取着陆区。吴教授感谢张女士的支持,认为新设的励学教授席可积极鼓励其学院的教员及学生,在教育及科研领域精益求精。 张心瑜女士身兼理大基金管治委员会成员及大学院士,为大学筹募及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她期望透过设立励学教授席,鼓励年轻学者延续吴教授的抱负,致力研究和创新。 透过善长的支持,「励学教授冠名计划」旨在表彰世界知名学者在其专业学科中取得的成就,有助励学教授探索和推进前沿研究项目,为人类福祉带来裨益。理大期望透过是次委任「张心瑜空间科学教授席」,让一众志同道合的善长了解到「励学教授冠名计划」的深远影响。有关详情,请浏览计划网页。

2022年6月15日

EPS EYS ITC newsbanner_sc

理大成立纺织科技励学教授席及励学青年学者席

理大最近成立纺织科技教授席及先进纺织科技青年学者席。理大一直是纺织业研究和教育的先驱,纺织及服装学系(ITC)已被公认为在时装设计、科技和商业交界的世界领导者。是次励学教授席及励学青年学者席的成立将大大推动ITC的研究工作,包括但不局限于功能性纺织品、 时装设计和智能可穿戴技术方面的发展。 范金土教授,现任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系主任,暨纤维科学与服装工程讲座教授,获委任为李氏纺织科技教授。范教授是功能纺织品与服装领域的世界级权威,主力研究服装热舒适度、纤维材料热质传递理论、人体热管理,以及人体服饰美学等,贡献殊伟。杰出科研成果包括全球首创出汗织物、辐射及相变纤维材料的热质传递原理、仿生纺织材料,以及VHI体形美指标。 寿大华博士,现任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助理教授,以及理大─德赫诺森新材料科创中心助理主任,获委任为利民先进纺织科技青年学者。寿博士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及微纳米纤维系统多物理场偶合原理研究出发,积极探索个人热湿管理、智能可穿戴产品、柔性机械人、绿色能源等方面的研究。为了把未来纺织服装重塑为人体的第二皮肤,寿博士锐意提升服装在人与环境及人与机器智能界面中的表现,让服装能自动适应极端与剧变环境,让人们活得更健康舒适,生活更环保节能。 我们衷心感谢联业制衣有限公司主席李乃熺博士的慷慨捐赠,令励学教授席及励学青年学者席得以成立,也感激他多年来对ITC的支持和信任。理大期望志同道合的善长能透过是次委任了解「励学教授冠名计划」庞大的影响力。欢迎浏览计划网页,或与校友事务及拓展处联络了解详情。

2022年4月28日

FCE Launch Ceremony

建设及环境学院隆重推出理大首个以学院为本的教育及研究基金

建设及环境学院于2022年3月26日正式推出建设及环境学院教育及研究基金,并举行网上启动礼。这是理大首个以学院为本的基金,目的是集合校友和社会的力量及他们持续性的支持,以促进学院的教育和研究发展。 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李向东教授说:「学院作为世界领先的土木和结构工程以及建筑和建筑环境学科的学院,致力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建构智慧城市和改善人们的生活。」 基金得到校友、业界持份者、合作伙伴和友好的支持,至今已筹得超过一千万港元,可用作支持学院的战略性计划和全面发展,以促进新知识和创新意念的诞生、培养人才和促成更多具社会影响力的研究项目。李教授强调:「基金每得到两元的捐款,理大将配对一元的资金,使捐款倍增,扩大影响力。」 土木工程学系毕业生游国辉工程师亦呼吁校友们踊跃捐款及支持基金:「在建设及环境学院学习是很多年轻学生的梦想。 不少校友现在已事业有成,仍然非常热爱母校。 这项基金不仅是我们支持学院的研究和教育发展的平台,也连系着几代人的精神」。 请即捐款支持建设及环境学院教育及研究基金,或浏览基金网页了解详情。

2022年4月20日

EYS_Thetos_Foundation_newsbanner_sc_v2

私人家族基金相信能透过「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有效服务社会

赋励慈善基金是一所以基督教信仰价值为基础的私人家族基金,致力支持真正服务社会的有识之士及团体。基金优先支持从事社会服务研究的学者,他们认为该些研究领域通常都缺乏资金支持。 「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获锁定为值得基金支持的项目。 基金会主席杜轩荣律师分享感受时表示:「基金与计划拥有共同理念,就是要支持潜质优厚的新一代青年学者,他们往往因为缺乏资金支持而未能一展抱负。我们期望将会有更多同类的机会回馈社会。」 理大充分了解赋励慈善基金的期望,并进行了严格的甄选,冯慧东博士获委任为赋励慈善基金社会服务青年学者。 冯慧东博士是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致力研究认知障碍症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据以往大型流行病学研究经验,她成功确立晚年焦虑与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尤其在具体的情景记忆衰退方面,并积极研发疗法以缓解症状,减慢甚至预防认知衰退。 冯博士表示:「我很荣幸获委任为赋励慈善基金社会服务青年学者。计划能大大帮助我研究晚年孤单感的神经机制,结果能应用于发展个人化治疗,以防止由孤单感导致的认知障碍。我会继续钻研专业知识,造福社会。」 理大期望志同道合的善长能与理大携手,透过「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创造强大的影响力。欢迎浏览计划网页,或与校友事务及拓展处联络了解更多。

2022年4月11日

EYS_banner_Wong_Tit_Shing_newsbanner_sc

玩具业翘楚支持理大发展智能机械人潜力

玩具业翘楚黄铁城博士、工程师,是理大的杰出校友和院士,一直热心支持理大。过去数十年,黄博士慷慨捐款支持本大学的服务学习课程,最近他更进一步,为理大设立一个励学青年学者席,以推动智能机械人研究领域的发展。这是此计划自去年成立以来设立的第四个青年学者席。 黄博士认为智能机械人发展潜力优厚:「智能机械人已是带领玩具业迈向更高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不但如此,感谢理大的关注,大力发展智能机械人与人类互动和人机协作,目标能长远改善人类的生活素质。」 郑湃博士在智能机械人学术界中成就卓越,获委任为黄铁城智能机器人青年学者。在未来五年可延续的任期内,他将好好运用由计划提供的年度资金,将意念实验和实践,即使是微小的创意也有机会被转化成重大而具影响力的成果。 郑博士现职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数码化服务实验室负责人,以及工业人工智能数码化服务科研团队负责人。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智能协作机器人、智能产品服务系统、智能制造系统等。郑博士衷心感谢黄博士的信任及支持:「被委任为励学青年学者是对我和我的团队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方面努力探索的肯定和支持。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实现更加共融和积极的人机协作,以推进智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 谨此再次感谢黄博士的慷慨支持,并期待「励学青年学者冠名计划」能成就郑博士取得更多骄人的研究成果。如欲了解计划如何为本校及社会带来深远影响,请浏览计划网页。

2022年3月1日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