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2013年3月号

梁广伟博士成功在学,成事在人

Dr Humphrey Leung_Mar不足十岁的梁广伟在学业上已开始比人付出多一倍努力,日校完了还上夜校。理工毕业后,他继续于香港大学兼读硕士课程。在选读多个工商管理的证书课程以后,他再在理大修读工商管理博士学位,并考获 IR 名衔……梁广伟博士工程师于 1999 年创办晶门科技有限公司,并在短短五年间于香港成功上市,成为业内具领导地位的著名企业。这张无不令人赞叹的成绩表不单缘于他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的累积,更不得不提的,当然还有他的 5P 锦囊。

当人们于 1997 年庆祝完回归不久,香港旋即遇上了一场颇具杀伤力的金融风暴,不少企业都被吹得东歪西倒,因股市大跌引发一场打退国际炒家的「金融保卫战」,失业数字又屡创新高……就在经济如此低迷的时候,梁广伟博士竟从大公司营运总监的高位退下,毅然开创自己的事业。

「我在 1979 年毕业于理工的电子工程学系,成为电子工程师后,就只服务过三家公司,写过一封辞职信。」梁博士说。

原来他毕业后只转过一次职,第二份工作是服务于跨国大公司,一做便接近 20 年。期间,他曾获派到美国公司,洋人老板给了他一个能在不同工作范畴、里里外外全方位吸收经验的难得机会。正因为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加上过人的表现,他每年都获升职加薪,发展就如顺水扬帆。就在眺望着退休兼享优厚福利的远景时,一场国际金融风暴袭来,立时改变了他的想法和计划。

「因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导致公司在生意上面临危机,亦同时促使我明白自己的前途和理想是要自己去掌握,成就理想就要把握机会、转危为机,从挑战中发挥优势。」梁博士说。

眼看着集团或会因为时势而停止显示芯片的业务,梁博士认为仍有可为。于是,他毅然写了一份建议书,建议集团把该部份的生意易手,而因为拥有丰富营运经验及熟识市场,他因此充当曹丘,为这个计划引荐了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引荐成功后,他以为应是功成身退时,不单是合作伙伴,抑或来自旧公司的员工,都认定梁广伟博士是他们的领头羊。如此一来,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晶门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及其董事总经理,也从此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无论是对旧公司、新老板以至或会面临失业的员工,梁广伟博士的建议,无疑是一个在经济风暴下转危为机的最佳解决方案,不过,当实行起来,以至要取得成功,中间殊不简单,更不容易。「就好像办公室选址吧,在我们眼前的不过是只有梁柱的厂厦单位,什么都得从零开始!」

然而,过往二十多年从实战中累积的工作经验绝对派上用场。在他的领导下,他以新公司之名走访旧客户,承诺只有比以前做得更好;再与旧同事以新合作模式从头搭建基础,一步一步稳稳地走过最艰难的时刻。结果,半年之后的业绩逐渐开花结果,他立时提升薪水以回报开荒的同事;一年之后,公司的出货量突破一千万件;五年之后,公司成功上市。

谈到成功创业的因素,梁广伟博士说:「我可以用 5 个 『P』字来代表……」创业不是碰运气,更不是赌博,总希望付出后能有合理回报。梁博士认为在创业时就要对行业有充分认识,因此,第一个 P 是「Professional」──专业,既有了业内专业的知识,创业胜算就会比较高。

至于第二、三、四的 P 同样是指「People」──人。其中,第一个 People 代表客戸,因为创业或做任何生意也好,必须找到客户,为目标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而第二个「人」是代表营商的伙伴,例如供货商、承包商及代理商等。他们可以帮忙把生意做得更好更大,合创一个共赢的未来。至于第三个 P 就是指一起工作的团队,他们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成功创业不光是一个领导人的事,而是必须让每个同事都尽心尽力做出成果,要帮同事们创造一个梦想,同时实现这个梦想。

当有了专业知识及构筑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还必须有第五个 P ,「Passion」。要达至成功,必须有工作热诚,尤其创业时经常会遇到困难及阻滞,那就更要倚赖我们对工作的热忱,对追求成功的渴求,坚持自己的工作,以正能量来影响其他人。

「想来,其实还有第六个和第七个 P,那就是 Professor 和President!」梁广伟博士补充说:「当出现问题时,我会走回理大找教授甚至是校长聊天,从中当会找出一些头绪。同学们其实也可以和我一样,回大学里找寻适当的助力。」

梁广伟博士有一个颇不一样的学习里程。原来他家有慈母,尤其着重丰富子女的学识,故自小四开始,就让他晚上也上夜校学习英文。每星期五天的日夜学习,一直维持至他中四忙于准备会考前一刻。许是如此,梁博士一直很享受求学的乐趣,在取得工程师学位之后,他还修读了不少工商管理课程,及后还有硕士、博士课程。而就算当上了上市公司行政总裁,忙碌工作以外,他仍不间断地参与不同的课程,或为求取学术知识,或纯因某种兴趣,反正,他就是享受学习的过程,渴求不同的知识。

「如想继续在社会里有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梁博士说:「我参与的课程也非纯粹学术,也有不少兴趣班如红酒鉴赏等。才付上几百元学费,老师讲课两个小时,哪怕只是吸收一点点,学习总是有得益的,同时也是一种享受。」

梁博士博学的习惯,其实正好提醒后进们应该不忘持续进修的重要,是七个 P 以外的另一重要锦囊!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