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資深理大創業家劉志宏博士

分享日益聰明之道

James Lau_Apr在建築界,一位工程師無論擁有多深厚的資歷和多優秀的學歷,若要放棄建築公司的高職而投身創業行列,原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中原因甚多,最重要的是行內人絕不輕易相信一家沒有過去的新公司。劉志宏博士當年也深知創業不易,但經驗告訴他,凡事總有解決方法和竅門;再者,他認為什麼困難總有方法去應付,而且憑經驗自己會越來越變得有辦法。至於變得有辦法的方法,是從經驗中磨練出來,一點也不複雜……

「做每件事情都有解決的辦法,最重要是能找出背後的方法。」劉志宏博士說:「這些方法可以應用在不同的範疇,包括創業。」

劉志宏博士的頭銜很長很長,包括岩土工程博士、結構工程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法律碩士、金融經濟學碩士……他既是香港的資深建築工程師、律師、國際跳舞協會的評判及考官,也曾是區議員……要成就這麼豐盛的人生,劉博士一直很強調「方法」,而成就他的「方法」,則當從劉爸爸培養子女的方法開始說起。

「我是在 1968 年於工專畢業的。那些年,爸爸同事的子女都走著相同的路,就是待工專畢業後到英國升學。爸爸認為這是一條容易走的路,所以,我中五畢業後就選讀了工專的結構工程課程,可我根本不懂什麼是結構工程。畢竟老人家看事情總比自己看得通透,故此,我從沒有後悔聽了爸爸的話。」劉博士說。

六七暴動後,香港的經濟環境變得十分惡劣,建築行業尤受影響,故當年劉博士遵從了爸爸的指引,甫工專畢業便到英國接受兩年的訓練,因為只要通過專業試,便可獲得相當於大學畢業的資格。這無疑是一條取得大學資歷的捷徑,但劉博士說:「好處是比人家快;缺點是,我對很多科目的認知都是一片空白的,完全不懂。這也成為了我日後很喜歡看書不停進修的原因。既然知道自己有弱點,便要從書本中惡補不足。」

其後,他加入了一家英國公司當工程師,更被派回香港負責海底隧道的地盤工程。就在建造隧道的時候,工運事件爆發,當時為英國人工作的他竟被工人辱罵為「黃皮狗」。「我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年輕工程師,因為不想捲進政治漩渦,於是向公司請辭。後來公司不單挽留我,還保送我到曼徹斯特大學唸碩士課程。」

碩士畢業後,他繼續在那家英國公司工作了一段時間,而且有不錯的表現,在公司算是高級工程師了。然而,老闆的一句話令他重返校園。

「有一次,我為一個吊橋項目做鋼纜錨的設計,但上司卻不以為然,說那是土力學博士才做得來的事情。碰巧隔天我從報章中得悉倫敦大學正在聘請土力學的研究助理,合約期間還有機會拿個土力學博士學位,因此我就發信應徵,結果受聘了。那時候,每個星期三都有知名教授來大學開研討會,可是研討會的東西我一點都聽不懂。我對自己說,如果聽明白他們講什麼,那便已足夠了。經過一番努力,九個月後我終於聽得懂了,還可以對國際級的學者發問,三年後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1977 年,香港因前幾年發生嚴重的山泥傾瀉事故,政府招聘土力工程師,劉博士便因此回流香港。

劉博士總覺得工程師應該建造一些東西出來。「我在政府幹了兩年半,不喜歡,太沉悶了!我喜歡看著事物慢慢從設計階段發展到建造階段,而不喜歡覆檢人家的工作。」於是,他跑到私人公司裡工作,當起總工程師來。期間,他負責了很多酒店和度假村項目。現在每次到東南亞,他總可以住在自己蓋過的酒店裡。

在同一家建築設計所裡工作十年後,他已和不少客戶建立好關係,有些客戶甚至因他的關係而委託他服務的公司處理一些工程;可是,這些項目都會被老闆斷然拒絕。

「難免會有挫敗感!」他說:「客人信任我才會把項目交來嘛。」也正是這個原因,令他就萌生自己開公司的想法。

「我在接了第一宗生意才辭職開業的,那是一宗地基工程。」劉博士回想說:「創業其實是很難的,學歷好是沒用的,新公司沒有經驗嘛,老闆的個人經驗是沒有關係的。故我得先聯繫客戶,獲得他的信任才敢跑出來開業。」不過,他也曾細心計算過──第一宗生意的盈利能夠讓他熬一兩年,因此,他認為值得外闖!

然而,要在建築界開設新公司,往績尤其重要,同時也得要有些特別的「賣點」。

「我在 1989 年開業的時候,市場上分得很清楚,建築工程師是建築工程師,承建商是承建商,而我當時的想法倒是新的,就是把設計和建造結合起來。」

結合設計和建造的好處是假若設計出了錯誤,責任也需由建築公司承擔,這樣就不會有設計師和承建商互相推卸責任的情況出現。這也成為了他在建築市場上的賣點。「現在的政府項目亦大多數需要『design & built』的了。」他說:「而且,這也能為客人減省建造費。」

他選在 1989 年開業,當時公司只有他、一位秘書和另一位同事而已。1989 年大部分給他生意的公司都搬到東南亞去,他的業務也隨之轉移到東南亞,並日漸上了軌道。「第一宗生意是最困難的。只要開展了第一宗工程,取得經驗,就會有第二宗。其後我們開始從事鑽探、造地基、建上蓋,累積了新的經驗,再建天橋和處理水務等。」他的兩位弟弟隨後也相繼加入,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公司的業務遂一直穩步發展起來。

「好處是,哥哥放假,有弟弟撐住。」劉博士笑說:「不過,但凡是做生意,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別以為客戶會自己找上門來,你要和客戶建立良好關係,他相信你才會找你做事。另外,所做的事情也應要有自己的特色。」

劉博士補充說:「做每件事情也有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應用在不同的範疇,包括創業。無論是記憶力、讀書、數學什麼的,總有方法在背後,問題是怎樣把這些方法找出來。有些方法是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的,學了一種方法,便可以應用在不同的地方。」

也因此,他的座右銘就是「終身學習」。

這些年來,他不單學習有關建築的知識,其他如法律、調解、語言、文學,以至音樂、跳舞等,均是他的學習目標。「我覺得自己越來越有能力。因為以前有不懂的東西,透過不斷學習,以及出錯後的反省和改進,現在都懂了。人總有失敗的時候;經過學習,情況只會變得越來越好。隨著年紀的增長,人並不會退步,只會不斷進步!」

Your browser is not the latest version. If you continue to browse our website, Some pages may not function properly.

You are recommended to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switch to a different browser. A list of the web browsers that we support can be foun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