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治
从旧老板身上取得创业灵感
从理大悟出令社会更美之道
香港著名室内设计师蔡明治自 1997 年创办设计公司 ALEXCHOI design & Partners,很快便以出色的设计名扬业界,获奖无数。他的作品在香港随处见,当中不乏商场名店和著名食府,也有商厦的整体楼层设计和闹市中的现代化报摊。他有能力让银行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可叫地铁站内柜员机予人更高的私隐度……他的理想其实很简单,就是以雅俗共赏的设计令这个社会更美而已。
蔡明治(Alex)在中学时代已很喜欢绘画。虽然那时没有什么发挥美术才华的机会,但经过多番努力,他终于成功取得校刊设计的机会,还当上校报的美术总监。家人曾经建议他修读医科或法律,但他却被理大的设计文凭课程深深吸引,刚念完中六,便报读设计课程,拿着校刊等作品去面试。纵使那些作品的画功连他自己也觉得稚嫩,但校方似乎更看重学生对设计的热诚,Alex 最终被取录了。他后来果然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不单顺利升读理大设计系的学位课程,更成为 94 年毕业的荣誉生。
「我本来以为因为自己喜欢画画,就会向平面设计方向发展的。」Alex 笑说:「没想到理大全面的设计课程在其他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当时,理大设计文凭课程的学生会从几大范畴认识设计的基础,包括时装、产品、室内设计和平面设计,后来还加插了摄影。这不单是为了打好学生的设计基础,更是要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能力和目标。 Alex 就是在那个时候选定室内设计作为他的发展方向,而同期的同学则向不同的设计领域发展。有些识于微时的朋友,正好成为他日后创业路上的穿针引线者,为他带来不少创作和发挥机会。
导师为他带来的学习机会,也是他成功的踏脚石之一。在理大修读学位课程时,Alex 获国泰航空赠送一张机票作为奖学金,导师于是介绍他到伦敦一家建筑事务所实习一个月,不单令他累积了难得的实战经验,更让他有机会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中观摩精采的设计和建筑作品。其中,他对当代著名建筑师 Norman Foster 的作品尤其欣赏。
巧合地,就在 Alex 毕业后,香港政府推行「玫瑰园计划」,请来 Norman Foster 为香港设计新机场。Foster Asia 来香港招兵买马,第一时间联络香港理工大学,请设计系老师推荐精英毕业生。就这样,Alex 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服务这家蜚声国际的公司,四年的工作令他获益良多,更奠定了他以后的发展基础。
「那时我们不过是刚加盟公司的小人物,但老板 Norman Foster 却走过来和我们一一握手,欢迎我们加入!也就是这个经验,令我希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Alex 说:「我觉得一个好老板能启发有志从事设计的人,鼓励他们入行工作,特别是室内设计,因为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参与的人必须文武双全。『文』是指设计方面的技术和创作能力;『武』则指和不同岗位的人的沟通技巧。要两者俱备,才能和大家同心完成工程。」
1997 年,Foster Asia 在港的工程完成后,想把香港的精英都请回英国去继续效力,Alex 却选择了留下,在港岛区一个极小的商业单位内创业,成立自己的室内设计公司。在从事时装设计的旧同学引荐下,他接下首个室内设计项目,事业正式起步,岂料几个月后即面临市道急速下滑,他的首名客户一下子被市况吓倒了,连Alex 负责的设计工作也要暂时搁置。
帮助他度过这次难关的仍是过去在理大撒下的友谊种子。当日和他不同科的旧同学急需找一位室内设计师和他合作打开国内的市场,第一时间就想起 Alex。结果,他们以一份亮丽的标书脱颖而出,所取得的大型项目合约令 Alex 的公司正式发展起来。
有一次,Alex 在一个为著名连锁店设计新店的项目中,成功击败了众多国际级对手。他的致胜之处,就是善用从 Foster 得来的经验和国际视野。「Foster 参与机场项目时,给每家机场商店发出一份指引,列明货物的摆放规矩,以至店内颜色、灯光的运用等说明,目的是保持机场设计的一致性。对连锁店的管理来说,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在我的设计里附带了同类的指引,为客户在日后管理其他连锁店时带来方便。」这份指引可说是一套非常实用的工具,它既方便了项目的跟进工作,也令往后连锁店的管理事务有所依归和更有系统。
Alex 能赢取大企业信心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一直坚持不承接工程,只担任设计工作。
「我非常尊重装修师傅,他们擅长的是另一个专业,设计师依靠他们的专业来实践设计。不过,两者的角色其实有所冲突,所以很多上市公司雇用我们时,都要求设计和工程分开运作。」另外,他们必须尽力按客户的工程预算和时间表完成项目,故会利用国内低廉的工艺成本,以组装家具配合设计,从而缩短现场装修的时间,以最短时间帮助客户改换新装,令客户称心满意。结果三年前,良好的口碑为 Alex 带来创业以来最大型的银行工程项目,令他们能成为备受全城最高档商场租户赏识的室内设计公司。
Alex 不讳言自己的创业路尚算顺利,他既有同学引荐,也有高人指路,纵使室内设计工作艰苦,却干得开心。对于后进,他有这样的忠告:「过去我曾回过理大授过课,发觉师弟妹的沟通能力较弱。我想这是因为科技发展削弱了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举个例,我给同事派下新的项目,他们竟然第一时间坐在计算机前找数据和物料。为何不到街上走走呢?要找物料,就要到卖物料的地方去。干这一行是要和客人沟通的,若他们只习惯面对计算机,不懂得和客人交谈,又不懂问问题,灵感何来呢?灵感应该是来自观察和沟通的,从计算机找到的相关项目不过是前人的手笔,只能作参考,如果照样做,就不会有独特性。计算机只是一项工具,能在地盘即场发挥及互动才是最重要。让工具规范自己的工作,已是一种失败。此外,大家可以多复习从理大学会的基本功,如户外写生。我多年来都有把东西画下来的习惯,现今拥有过百本的素描本。我就算在餐厅看到特别的糖包,也会把它贴在素描本里的。」
那些本子纪录了他的灵感,当中不少已成了雅俗共赏的优秀设计。若问他灵感从何而来,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生活!」从在理大学习的日子开始,Alex 早已习惯把设计融入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设计灵感,再让设计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