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理大 303 室的大門
吳傑莊走出不一樣的創業大道
繼 2007 年獲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頒發「卓越校友獎」後,吳傑莊博士的名字今年又再出現在第十屆「傑出理大校友」名錄上。這些奬項要表彰的,是他在所屬行業的優異表現,以及對社會和母校的重大貢獻。吳傑莊博士很年輕,卻有不凡的成就,要了解他對本行及社會付出的努力和貢獻,當從理大的EF303 室開始……
理大有太多傑出的校友,要從中選出「傑出理大校友」的得獎人,難度可想而知。吳傑莊博士三十出頭便已貴為上市公司主席,憑著他在創新科技及資訊科技界的驕人成就屢獲殊榮,包括 2000 年度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數碼青年」,2003 年獲香港科學園頒發「香港工業獎優異證書」及於 2013 年榮膺「世界廣府人十大傑出青年」。故此,吳博士今年入選第十屆「傑出理大校友」這個消息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作為應屆最年輕的「傑出理大校友」,他證明了成就不一定和年齡成正比。事實上,要做到年少有成,是需要符合很多先決條件的。對年輕人來說,他的創業故事甚具參考價值。而這一切,應該從理大的EF303 室說起。
吳博士在理大修讀製造工程學的首年已考得全班第一名,令他不單獲發獎學金,更惹來老師的垂注。翌年,他被推荐到工廠中當暑期工,而當日他的老闆在其成功路上擔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以一級榮譽畢業的他獲得參與「廠校合作計劃」的機會。該計劃讓他可一邊修讀碩士課程,一邊為參與計劃的企業從事研究。由於他是一級榮譽畢業生,故他只需在第一年完成首篇論文便可直接升級至博士課程,比一般博士生畢業快兩年。結果,他花了三年時間在企業和理大兩邊跑,為未來的創業路裝備自己。
「這個計劃太棒了!我需在公司上班,為他們完成一個項目,而那家公司正是我過去做暑期工的地方。由於公司在官塘,廠房在廈門,我得經常往返兩地,有時也要在理大的 EF303 室處理研究工作。」吳博士回憶說:「我有獎學金,又可以領不錯的薪水,還可以在三年間取得博士學位,但最棒的是我有兩個老闆!」
他所指的其中一位老闆是支薪給他,讓他為企業完成一個為管理系統、生產、會計和產品設計的 IT 項目。另一位「老闆」則是支持他從事學術研究和撰寫論文的理大。就在這兩位老闆「夾攻」下,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長達十八小時。這一切不但磨練了的工作熱誠和拼勁,還讓他為日後的事業發展做好心理準備。
而在 EF303 室裡,他和三位來自其他大學的朋友各為自己的研究項目努力。他們由室友變為朋友,最後更成為生意夥伴。
其實,吳博士早就立志創業,從沒想過加入打工族,無論老闆如何嘗識他,也沒有動搖過他創業的志向。「我還想過要在三十歲成為上市公司主席哩。」
當四個小伙子都取得研究學位後,每人湊了五千元籌組公司,取名 303 科技有限公司。他們創業的初期並不是一帆風順,幾個月沒有生意,自然讓人有點心灰意冷;但經過以前每日十八小時工作的鍛煉,通宵達旦為理想打拼的日子就變得不難過了。
堅持了幾個月後,公司終於接獲第一宗生意,之後的路是越走越暢順。他們以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作創新應用的系統在當年屬相當前衛的科技,在市場上吸引了不少注視目光,後來更獲大公司青睞和收購。吳博士最終並未達成在三十歲成為上市公司主席的心願,但不出五年,他的新公司在美國交易所上市。
其後,吳博士另謀發展方向,成立了高鋒創投,專門投資於大中華地區的概念技術初創企業。他的理念是發掘有潛力的團隊和初創企業,透過種子投資、策略合夥及業務綜合諮詢等模式,為年輕一輩的創業者提供助力,甚至跳板,讓他們和他一樣,能找到通往成功的階梯。他其中一項為人津津樂道的成就,是幫助內地一家教育科技機構在深圳創業板上市,令其市盈率一度超越一千倍,可見市場對他的慧眼是何等的「支持」!
從 EF303 室開始,到今日的高峰創投,吳博士自己不單成功創業,還扶持他人穩步前行。他深信機會處處,因為互聯網的出現,令香港的機會不再局限於金融和地產等傳統行業,有志者大可用心發掘,自會有一番光景。對於現在不少年輕人常常慨歎苦無機會、置業艱難,寧願限制自己的收入去輪候公屋,吳博士道:「肯努力,還怕將來買不成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