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第二十八届毕业典礼 颁授荣誉博士学位予两位杰出人士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与校长滕锦光教授今天主持第二十八届毕业典礼,向两位杰出人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并颁授哲学博士学位予 363 位应届毕业生。典礼于理大校园赛马会综艺馆举行,邀得广州医科大学内科教授钟南山院士致辞。 今年获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的卓越人士为(以英文姓氏排序,简历载于附件): 东京 2020 奥运会男子个人花剑金牌得主张家朗先生, SBS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杨孟飞院士 钟南山院士致辞时勉励毕业生要秉持使命感,并且推动从发现、发明到转化成社会效益全过程的科研创新,为香港、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以至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作出跨时代的贡献。钟院士说:「香港理工大学提出『科研以应用为本』的战略,这个战略我非常欣赏。」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感谢钟南山院士对师生的训勉,以及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不懈努力与贡献;在各界同心合力下,疫情正逐渐受控,社会可望逐步恢复正常。滕校长祝贺各荣誉博士学位领受人及毕业博士生,指毕业博士生在疫情下,战胜重重困难取得学位,值得自豪;鼓励他们利用知识服务大众、实践抱负。 滕校长续指香港正步入新篇章,着力建设成为国际创科中心,在国家科技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理大毕业生既应把握这些机遇作出贡献,亦应为解决气候变化、贫穷、疾病、能源短缺、人口老化等复杂的全球挑战出一分力。 滕校长寄语毕业生说:「理大培育了大量优秀研究人才,他们有能力在新时代担当领袖的角色。相信理大毕业生一定能善用研究能力,践行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精神,勇于担当社会责任,造福社会。」 理大今年共有 10,189 名毕业生,包括 363 位哲学博士、105 位专业博士、51 位哲学硕士、4,962 位修课式硕士、4,310 位学士、56 位深造文凭毕业生,以及 340 位非学位文凭及证书毕业生。

2022年10月29日

其他

p1

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公开讲座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主讲 「文化传承的新视野」

为庆祝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理大于赛马会综艺馆举办公开讲座,敦请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以「文化传承的新视野」为题,带领观众展开文化传承之旅,分享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如何继往开来,以香港角度结合环球视野,诠释故宫文物和文化。讲座吸引超过 800 位嘉宾、师生、校友和公众参与。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收藏是国之重宝,不仅是艺术珍玩,还有以器明道的文化意义。吴博士昨天在讲座中分享故宫博物院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扮演的角色,及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幕后带来的新视野。他指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致力透过四个新视野——现代视野、创新视野、香港视野及世界视野,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秉承北京故宫的文脉和使命,融通中外、走向世界,推动文化对话和文明互鉴。在理大人文学院助理院长、中国文化学系助理教授麦艳琼博士的主持下,吴博士与 2021 年杰出理大校友余婳女士以及台下来宾展开对话与交流,探讨如何传承中国文化。 吴志华博士指:「文化传承的重要理念,就是不单要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还要在传统文化中加入新的元素,新的活力。香港故宫致力将科技和传统结合,并鼓励年轻人运用他们的创意,为文化传承带来新的展示和意义。香港故宫与理大对香港的未来有相同的愿景和信念,愿意为香港的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作出承担和贡献。我深信香港的文化和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将展现新的景象。」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说:「理大致力透过全人教育,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并特别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在八十五周年校庆之际,我们希望与香港故宫一起推广中华文化艺术,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年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我衷心感谢吴博士对理大文化艺术推广工作的鼎力支持。」 理大八十五周年庆祝活动于去年十一月展开,当中包括刚圆满举行的理大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公开讲座,以及理大剧团公演的《小城风光》。而即将举行的压轴庆祝活动还有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音乐会,以及八十五周年晚宴等。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1

理大 39 项研究获 2022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数量为香港院校之冠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39 项由青年研究员推动的研究项目获 2022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是获资助项目最多的香港院校。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首次开放予香港院校及学者申请,每项研究将获 30 万元人民币资助,开展基础研究工作,资助期三年。 理大获资助的研究项目涵盖环境保护、绿色科技、气候变化应对、建筑技术、人工智能辅助医疗科技等,体现理大的青年研究员致力推动尖端研究,以在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中,藉由创新科技为人类建构更美好的生活。 理大研究及创新事务总监黄咏恩教授表示︰「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香港研究人员的支持,促进科研项目发展。理大拥有一流的学者和专家,致力在跨学科领域拓展有影响力的研究,理大会继续积极为香港和国家的科技、社会及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培养他们独立主持科研项目、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激励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创新思维,培养基础研究的后继人才。 理大于 2022 年度除了在「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表现领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其他项目上也取得卓越成绩。 39 位获资助理大学者及研究项目名单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p1

理大与无锡市政府共建科技创新研究院促进长三角官产学研合作 为国家创科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江苏省无锡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在无锡当地成立「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藉以设立高端创新科研平台、开办工程学博士学位课程,以及建立产业培育基地,全面发挥「官、产、学、研」的协同效应,为国家未来发展贯注动力。此举亦标志着理大开创本地先河,成为首家在无锡设立科研中心、参与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创科发展的香港高等教育院校。 签约仪式今天(29日)以视像会议形式进行,在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先生,以及无锡市委副书记兼市长赵建军先生等理大和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层的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与无锡市新吴区区长章金伟先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这次合作响应了国家积极加强「苏港澳」合作的策略,把无锡市的经济优势,结合理大位列全球百强学府的教育与科研实力,相得益彰。协议将于明年一月正式生效,为期五年,由理大工程学院及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执行。在无锡市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将会在无锡空港经济开发区设立。研究院将分阶段建设教研中心、创新研发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基地。 理大工程学院院长文効忠教授介绍,研究院肩负三大使命: (一)建立国际一流的高端科研创新平台 研究院将促进共同科研、学术交流、联合培育及知识转移;透过汇聚国内、外的创新资源,锻造全国一流兼具国际水平的高端创科平台。研究院将在无锡开发具自主知识产权的崭新核心科技,涵盖航空与航天、生物医疗科技、先进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通讯网络及新能源等范畴。 (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 研究院将开办为在职人士而设的工程学博士学位课程,以及工程博士后计划,从而建立扎根无锡的创科团队。课程以企业科技攻关项目为研究论文主题,辅以科创企业管理学科的训练,着重科技创新及应用主导,旨在孕育高瞻远瞩,兼具创新愿景、国际视野及先进科研经验的业界领袖。 (三)推动新兴产业 研究院将致力促进理大与无锡当地企业及厂商的科研合作,尤其鼓励由理大培育的新一代人才在无锡创业,将科研成果商品化和实践崭新理念。此举正好配合国家及江苏省经济发展需求,带动新兴产业稳健发展;同时推动现代工程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开发和整合,以及实现其大规模应用,从而加快技术转移及科研成果商品化,缔造完整的产业链。研究院目标在三至五年内,培育出一批在新兴产业上独当一面的企业,带动创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次合作中,理大与无锡当局将会在不同范畴上贡献本身强项,互补优势。无锡市政府未来五年将提供所需场地、相应基础设施及经费,支持理大创建研究院。双方每年还会安排无锡以至长三角地区的业界人士来港交流,透过多元化的联合推广及国际专业学术活动,吸纳更多企业进驻研究院及落户无锡,开展创业验证。 理大去年创立了「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并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基础科学及技术研究合作备忘录。无锡市经济蓬勃,工业体系得到全面发展,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居全国城市前列,为这次与理大的合作造就了有利条件,更为两地的「官、产、学、研」合作揭开前所未有的一页。 林大辉博士表示:「江苏省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省份,无锡市在工业体系全面发展方面享有盛誉。理大一直积极与江苏省各界开展科研战略合作,致力在人才培育及创新科技研究作出贡献。理大非常高兴与无锡市政府加强苏港澳合作的战略部署,结合理大在教育与科研的实力,创建『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理大一定会继往开来,在教育、科研和创新各方面力臻完美。」 滕锦光教授表示:「理大和无锡市政府对未来都有共同的愿景:我们都希望在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加强合作,为无锡市、江苏省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理大非常重视基础研究,也非常重视应用研究及其技术转移。我们希望通过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这个平台,将理大的科研优势和无锡市的产业需求相结合,做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赵建军市长表示:「香港理工大学无锡科技创新研究院的成功落户,实现了『太湖明珠』与『东方之珠』的又一次重要牵手,是苏港澳合作发展的有力推动。双方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和产业发展『策源地』,将香港理工大学的教育科研优势与无锡的经济产业优势深度融合。无锡将为双方合作提供最佳服务保障、最大程度支持,携手打造长三角—粤港澳校地合作新标杆。」

2022年9月29日

上海中心

p1

理大与OPPO共同成立创新实验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科研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共同成立设于理大校园内的 「香港理工大学—OPPO联合创新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AI)影像技术及其芯片化、计算视觉、沉浸式多媒体,以及扩增/虚拟实景(AR/VR)技术等进行合作研究。OPPO计划于未来四年拨款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以支持理大开展创新研究项目及资助实验室的成立和运作。 理大及OPPO将以联合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联合科学及工程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并培养高端人才,共同推进商界和学界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以及大湾区的创新技术发展。 联合实验室签约和成立仪式于昨日(22日)以视像会议举行,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及OPPO副总裁、研究院院长刘畅先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理大电子计算学系计算器视觉及图像分析讲座教授张磊教授将代表理大出任联合实验室主任。 赵汝恒教授表示: 「理大积极与本地和国际企业合作,推动知识转移,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联合创新实验室将结合理大的应用研究实力和OPPO的行业领先优势,以促进前沿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培养优秀人才,带来社会效益。」 刘畅先生表示:「OPPO秉承着科技为人、以善天下的理念,着力研发创新技术和优秀产品,为全球用户带来至美科技的体验。在追求创新的路上,我们非常乐于与学术界携手,将产业界的洞察和经验与高校的优秀人才基础和研究能力结合起来,探索联合研发、人才培养等多种合作模式,构建持续、多赢的产学合作关系。」

2022年9月23日

深圳研究院

1

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公开讲座 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主讲「学问与修养」

为庆祝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理大今天于赛马会综艺馆举办公开讲座,敦请理大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以「学问与修养」为题,分享对年轻人追求学问及建立良好修养的体会。讲座更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莅临致辞;并吸引超过七百名嘉宾、学生、校友和公众参与。 潘教授指出,大学教育除了着重提升学生的知识与专业水平,品德培养对学生的全人发展同样重要。他以自身的丰富经验,分享探索「学问」的方法与实践,并讲解其中三个体现「修养」的层面,包括对道德素养的坚持、待人接物的态度,及处理问题的技巧。在理大中国文化学系讲座教授朱鸿林教授主持下,潘教授并与理大校友及在读学生现场交流,探讨年轻人面对社会的各种变化,如何做到学问与修养并重,从而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所贡献。 潘宗光教授说:「一个人的学问能造福社会或危害社会,决定在他的道德修养。有学问但无修养的人,很可能会为害世人及伤害自己。但有修养而无学问的人亦很难应付快速变化的社会,想帮人亦无能为力。我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问与修养均衡发展,这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潘教授在科研及教育界均享有崇高的声誉。作为杰出科学家,他曾在 1985 年和 1991 年两度被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作为资深教育家,他投身大学教育四十载,退休前曾担任香港理工学院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十八年之久。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致辞说:「多年来,理大在不同领域和专业,为香港、为国家、为世界培育出学问与修养兼备的人才;潘教授在任校长十八年间,更成功在1994年推动当时的香港理工学院升格为今时今日的香港理工大学,为开拓教研发展、取得国际认同奠下坚实的基础。」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说:「潘教授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特别关注学生的全人发展。他深信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融合知识和品德,服务社会。基于多年的阅历、思考与实践,潘教授对于怎样做到『学问』和『修养』兼备,有着独到和深刻的见解。潘教授今天分享的真知灼见,让理大的同学、同事、校友及其他听众获益良多。」 理大八十五周年庆祝活动于去年十一月展开,即将举行的系列活动,包括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的公开讲座、理大校友兼大学院士何世柱先生主讲的中国文化及艺术欣赏讲座「至乐.至善.至美」,以及驻校艺术家计划:理大剧团公演 —《小城风光》。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1

理大与南方电网成立「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 推动建设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网)签署协议,共同成立「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在电力装备、绿色安全管理、智慧城市、绿色安全供电领域,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跨学科技术,合力推动国家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南网计划在未来五年拨款人民币 3,000 万元,资助理大开展一系列基础及前瞻研究课题。 「新型电力系统」是国家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途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满足不断增长的洁净用电需求,兼具高安全性、开放性和适应性。 理大方面将由建设及环境学院和工程学院牵头该项合作。理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两个学院的六个学系,涵盖智慧传感、边缘计算、大数据、数值仿真、先进材料等。团队将专注电力装备的数字孪生技术和配电网的数字化技术,以及安全稳定技术,透过与南网的专家密切合作,助力电网转型升级。同时,依托联合研究院,双方将积极策划、申报和参与省级和国家级重大课题,突破技术瓶颈,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联合研究院的签约和成立仪式刚于昨日(8 日)举行。在中央人民政府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徐凯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梁勤儒先生、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创新及科技主管(粤港澳大湾区)彭文俊先生、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南网总经理王宏志先生,以及南网副总经理张文峰先生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和南网创新管理部总经理李锐先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滕锦光教授说:「理大和南网已经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天双方共同成立联合研究院,定会将合作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今后的合作中,理大研究团队将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面向智慧城市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绿色新技术研发,助力我国的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王宏志先生说:「南方电网公司携手香港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透过联合研究院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实现产学研深度交流,助力国家电力能源行业创新发展,同时也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典范提供强有力支撑。」 除了联合研究课题外,双方并会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准的跨学科专家,为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人才。 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一直凭借不同学科专长,积极回应全球各种挑战,大力推动绿色科技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此次与南网的合作优势互补,将促进学术交流和资源分享,支持学者们更有效地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培养研究人才,推动重大科研项目。」 联合研究院院长、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杜亚平教授表示:「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立足于多学科深度交叉和多团队密切合作,重点探索绿色安全新技术在输配用电方面的应用,着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面对的难点,极大地推动了香港创科发展。」

2022年9月9日

深圳研究院

1

香港理工大学宣布成立时装及纺织学院 锐意培育时装创意人材 紧握大湾区发展机遇

适逢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5 周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宣布正式升格纺织及服装学系为时装及纺织学院(School of Fashion and Textiles,简称 SFT),开幕典礼于上周五 ( 9 月 2 日)在理大赛马会创新楼举行。该学院成为理大第三所具标志性且独立的学院。 作为一所国际教育机构,新学院集合时装与纺织教育、学术及创新技术研究,全面提升毕业生和香港时装及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与大湾区的市场同步发展。学院展望引领时尚产业的发展,造福社会大众,同时凭借学院的卓越研究和创新成果,为业界提供解决方案。 时装及纺织学院的教学质素及学术成就早已备受国际认可。学院的导师来自世界各地,专注不同学术及科研范畴,包括:智能可穿戴系统、医用纺织品与功能性服装、社会时装设计、可持续时装、数码时尚市场营销、时装供应链管理等。根据美国士丹福大学 2021 年的报告,学院有 13 位学者跻身世界前 2% 的科学家之列。此外,国际经济月刊 CEOWORLD Magazine 评定学院位列 2022 年全球 50 大顶尖时装设计学府,并排名亚洲第三,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学院科研成绩优秀,深具影响力,去年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20 年研究评审工作」中获得高度评价,尤其在创意艺术、表演艺术及设计方面的研究更领先八间教资会资助学府,反映理大科研成就不凡。 开幕典礼的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纺织及制衣界议员陈祖恒先生、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陈淑玲女士。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我很高兴时装及纺织学院成为理大第三所具标志性及独立的学院。新学院将在教育及卓越的研究领域上寻求更多突破,目标是成为领先世界的时装及纺织教育、交叉学科研究与合作中心,促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时尚枢纽。」 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陈淑玲女士表示:「新的时装及纺织学院将更着重教育、研究及行业合作。自1957 年以来,理大一直是亚洲和全球时装、纺织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机构。从纺织及服装学系转型的时装和纺织学院,日后将继续于教学方面担任领导角色。」 为满足时尚和纺织行业对先进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时装及纺织学院与本地及国内外商界保持紧密合作,推广知识转移和应用创新及有效的技术。当中扭妥™环锭纺纱技术、医学、运动和保健应用的姿势训练系统及 3D 人体模型技术等知识转移项目,为业界带来技术突破,影响深远。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学院亦主动与政府、非政府机构及关怀弱势社群团体保持紧密联系,并成功研发全新防病毒三维打印物料、抗病毒可重用口罩 PU30 和保护衣等,时刻不忘造福社群的使命。 时装和纺织学院将全面增拨资源,发展教学和科研。课程内容与时并进,以迎合市场对先进技术的要求,全新科目包括:人工智能、数码设计、电子商贸及可持续发展等。重组后的本科生组合课程「时装(荣誉)文学士」和硕士课程 「环球时装管理」,灵活地将设计、商业及科技这三个关键元素,和卓越、高质和全方位的时装教育相结合,以满足香港、亚洲以至国际对时装人才的殷切需求。

2022年9月7日

深圳研究院

1

理大开办香港首个「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今年11月举行首场本地考试 ,推动翻译人才考取全国性认可资历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与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项目管理中心(CATTI 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首度在本港开办 CATTI 考试,促进本港中英文专业翻译的水平。首场中英文笔译及口译考试将于 11 月 5 至 6 日举行,并于即日起至 10 月 10 日接受考生报名。 CATTI 是唯一纳入中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语言类考试,考试分笔译及口译两部分,合格者可获国家认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在全国就业市场备受广泛认可,去年全年累计报考人数更逾 35 万。 自 CATTI 于 2003 年推出以来,理大便与 CATTI 中心开展紧密合作。近 20 年来,理大作为考试的指定培训中心,提供中英文的笔译及口译训练,为培训考生、促进和提高考试在港澳地区的影响力作出不懈努力。但是以往香港考生须前往广东省或其他内地城市应考,以获取相关专业资格。 理大及 CATTI 中心今天以视像会议举行合作框架签署仪式,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外文局 CATTI 考试办公室主任及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闵艺女士的见证下,由理大人文学院院长李平教授,及 CATTI 中心副总经理冯婧一女士代表签订合作协议。 滕锦光教授表示:「理大向来十分重视教研与产业对接,一直为学生提供语言课程,提升他们的语文水平,以应对不同专业及社会的需求,使毕业生能在多语并行的社会尽展所长。CATTI 考试由理大在香港开办,可进一步提升本地翻译人才的水平,推动他们考取全国性认可资格,在翻译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闵艺女士指:「香港理工大学孕育了大量的语言和翻译人才。双方本次合作是强强联合,是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切实举措,有利于培养爱国爱港、具备国际视野的新一代翻译人才,进一步加强香港翻译人才队伍建设,对加强内地和港澳地区人文领域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理大除致力推动中文翻译专业发展,亦积极提升理大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包括新近推出资助计划,鼓励本科生报考相关的水平测试。理大全日制学生除可以优惠价报考相关考试外,更可按考取成绩的等级获得额外资助。 此外,理大的中国语文教学中心亦将于 11 月 19 日假校园蒋震剧院,联同香港大专普通话朗诵社举办 85 周年校庆纪念演出暨普通话朗诵及表演工作坊成果展演,让理大学生展现普通话能力。 如欲了解更多 CATTI 考试详情,请浏览: 理大中文及双语学系翻译研究中心 https://www.polyu.edu.hk/cbs/cts/hk/catti/ 中国翻译资格考试网 http://www.catticenter.com

2022年9月7日

北京中心

1

理大与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先进空天推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先进空天推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 (AAE) 牵头,旨在通过长期并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先进空天推进技术领域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研力量和技术合作团队,务求进一步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先进空天推进技术是一个面向未来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领域。理大与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采用优势互补的常设合作形式,共建「先进空天推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这个为期五年的合作计划涉及多个共同研发项目,瞄准全球航空与航天推进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专注研发关键技术,提升该领域的工程研制能力。 双方于 7 月 4 日举行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以及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李斌副院长代表签订合约,并由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和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王万军院长见证签署仪式。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指:「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是中国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研发中心,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理大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保持着紧密合作,支持国家的深空探测及研究。这项新的合作有利于中国民用航空航天、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理大很荣幸能继续为国家的航天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王万军院长说:「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拥有领先国际的航天及航空推进技术研究基础和设计经验,专业配套齐备,人材资源充沛。『先进空天推进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知识交流平台,对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发展大有裨益。」 除多项联合研究项目外,是次合作也致力培养一批面向未来应用的高水准跨学科专家,借此构建航天领域的专家库。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表示:「这次合作提供了更多学术交流和 资源分享的机会,让学者可更便利地参与各样学术研讨活动。计划将以定点培养博士研究生及访问学者等方式培育航天推进技术领域的高技术人才,研究团队亦能参与范围广泛的联合研究计划,共同研发重大项目。」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李斌副院长称:「新的联合研究中心将把理大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合作推向新高,有助双方缔结更长远和全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支持国家于该领域的重大需求和科研计划的实施。」 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 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 (AAE) 于理大致力汇聚各学院和业界的专家,带领航天及航空工程领域的发展,于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业界合作方面都拥有卓越的往绩 和扎实的基础。学系在高超声速发动机技术、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和推进剂燃烧等先进技术方面的研究享誉全球。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创建于 1965 年,隶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是国家核心航天科研单位之一。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现有 11 个成员单位,拥有先进的科研、生产和试验设备。作为我国唯一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的专业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为我国的深空探测和航天建设的发展及现代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

2022年7月7日

西安基地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