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香港理工大學舉行第二十八屆畢業典禮 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予兩位傑出人士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與校長滕錦光教授今天主持第二十八屆畢業典禮,向兩位傑出人士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並頒授哲學博士學位予 363 位應屆畢業生。典禮於理大校園賽馬會綜藝館舉行,邀得廣州醫科大學內科教授鍾南山院士致辭。 今年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卓越人士為(以英文姓氏排序,簡歷載於附件): 東京 2020 奧運會男子個人花劍金牌得主張家朗先生, SBS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楊孟飛院士 鍾南山院士致辭時勉勵畢業生要秉持使命感,並且推動從發現、發明到轉化成社會效益全過程的科研創新,為香港、粵港澳大灣區、國家以至世界的科學技術發展作出跨時代的貢獻。鍾院士說:「香港理工大學提出『科研以應用為本』的戰略,這個戰略我非常欣賞。」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感謝鍾南山院士對師生的訓勉,以及他在抗擊新冠疫情的不懈努力與貢獻;在各界同心合力下,疫情正逐漸受控,社會可望逐步恢復正常。滕校長祝賀各榮譽博士學位領受人及畢業博士生,指畢業博士生在疫情下,戰勝重重困難取得學位,值得自豪;鼓勵他們利用知識服務大眾、實踐抱負。 滕校長續指香港正步入新篇章,著力建設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在國家科技發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理大畢業生既應把握這些機遇作出貢獻,亦應為解決氣候變化、貧窮、疾病、能源短缺、人口老化等複雜的全球挑戰出一分力。 滕校長寄語畢業生說:「理大培育了大量優秀研究人才,他們有能力在新時代擔當領袖的角色。相信理大畢業生一定能善用研究能力,踐行校訓『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精神,勇於擔當社會責任,造福社會。」 理大今年共有 10,189 名畢業生,包括 363 位哲學博士、105 位專業博士、51 位哲學碩士、4,962 位修課式碩士、4,310 位學士、56 位深造文憑畢業生,以及 340 位非學位文憑及證書畢業生。

2022年10月29日

其他

p1

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公開講座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主講 「文化傳承的新視野」

為慶祝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理大於賽馬會綜藝館舉辦公開講座,敦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以「文化傳承的新視野」為題,帶領觀眾展開文化傳承之旅,分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如何繼往開來,以香港角度結合環球視野,詮釋故宮文物和文化。講座吸引超過 800 位嘉賓、師生、校友和公眾參與。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收藏是國之重寶,不僅是藝術珍玩,還有以器明道的文化意義。吳博士昨天在講座中分享故宮博物院在中華文化傳承中扮演的角色,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後帶來的新視野。他指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致力透過四個新視野——現代視野、創新視野、香港視野及世界視野,傳承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秉承北京故宫的文脈和使命,融通中外、走向世界,推動文化對話和文明互鑑。在理大人文學院助理院長、中國文化學系助理教授麥艷琼博士的主持下,吳博士與 2021 年傑出理大校友余嫿女士以及台下來賓展開對話與交流,探討如何傳承中國文化。 吳志華博士指:「文化傳承的重要理念,就是不單要繼承前人的文化遺產,還要在傳統文化中加入新的元素,新的活力。香港故宮致力將科技和傳統結合,並鼓勵年輕人運用他們的創意,為文化傳承帶來新的展示和意義。香港故宮與理大對香港的未來有相同的願景和信念,願意為香港的文化和教育的發展作出承擔和貢獻。我深信香港的文化和教育的傳承與發展將展現新的景象。」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說:「理大致力透過全人教育,培育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及强烈社會責任感的學生,並特別重視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在八十五周年校慶之際,我們希望與香港故宮一起推廣中華文化藝術,提高公衆,特別是青年對中國文化的認識。我衷心感謝吳博士對理大文化藝術推廣工作的鼎力支持。」 理大八十五周年慶祝活動於去年十一月展開,當中包括剛圓滿舉行的理大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公開講座,以及理大劇團公演的《小城風光》。而即將舉行的壓軸慶祝活動還有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音樂會,以及八十五周年晚宴等。

2022年10月13日

其他

1

理大39項研究獲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數量為香港院校之冠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99項由青年研究員推動的研究項目獲202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是獲資助項目最多的香港院校。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首次開放予香港院校及學者申請,每項研究將獲30萬元人民幣資助,開展基礎研究工作,資助期三年。 理大獲資助的研究項目涵蓋環境保護、綠色科技、氣候變化應對、建築科技、人工智能輔助醫療科技等,體現理大的青年研究員致力推動尖端研究,以在日新月異的環境變化中,藉由創新科技為人類建構更美好的生活。 理大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表示︰「感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香港研究人員的支持,促進科研項目發展。理大擁有一流的學者和專家,致力在跨學科領域拓展有影響力的研究,理大會繼續積極為香港和國家的科技、社會及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支持青年科學技術人員在科學基金資助範圍內自主選題,開展基礎研究工作,培養他們獨立主持科研項目、進行創新研究的能力,激勵青年科學技術人員的創新思維,培養基礎研究的後繼人才。 理大於 2022 年度除了在「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表現領先,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其他項目上也取得卓越成績。 39 位獲資助理大學者及研究項目名單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p1

理大與無錫市政府共建科技創新研究院促進長三角官產學研合作 為國家創科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江蘇省無錫市政府達成合作協議,在無錫當地成立「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藉以設立高端創新科研平台、開辦工程學博士學位課程,以及建立產業培育基地,全面發揮「官、產、學、研」的協同效應,為國家未來發展貫注動力。此舉亦標誌著理大開創本地先河,成為首家在無錫設立科研中心、參與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創科發展的香港高等教育院校。 簽約儀式今天(29日)以視像會議形式進行,在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先生,以及無錫市委副書記兼市長趙建軍先生等理大和無錫市委、市政府高層的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與無錫市新吳區區長章金偉先生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這次合作響應了國家積極加強「蘇港澳」合作的策略,把無錫市的經濟優勢,結合理大位列全球百強學府的教育與科研實力,相得益彰。協議將於明年一月正式生效,為期五年,由理大工程學院及無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共同執行。在無錫市政府的支持下,「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將會在無錫空港經濟開發區設立。研究院將分階段建設教研中心、創新研發平台,以及創新創業基地。 理大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介紹,研究院肩負三大使命: (一)建立國際一流的高端科研創新平台 研究院將促進共同科研、學術交流、聯合培育及知識轉移;透過匯聚國內、外的創新資源,鍛造全國一流兼具國際水平的高端創科平台。研究院將在無錫開發具自主知識產權的嶄新核心科技,涵蓋航空與航天、生物醫療科技、先進製造、新材料、人工智能、通訊網絡及新能源等範疇。 (二)培育科技創新人才 研究院將開辦為在職人士而設的工程學博士學位課程,以及工程博士後計劃,從而建立紮根無錫的創科團隊。課程以企業科技攻關項目為研究論文主題,輔以科創企業管理學科的訓練,著重科技創新及應用主導,旨在孕育高瞻遠矚,兼具創新願景、國際視野及先進科研經驗的業界領袖。 (三)推動新興產業 研究院將致力促進理大與無錫當地企業及廠商的科研合作,尤其鼓勵由理大培育的新一代人才在無錫創業,將科研成果商品化和實踐嶄新理念。此舉正好配合國家及江蘇省經濟發展需求,帶動新興產業穩健發展;同時推動現代工程技術突破、加強技術開發和整合,以及實現其大規模應用,從而加快技術轉移及科研成果商品化,締造完整的產業鏈。研究院目標在三至五年內,培育出一批在新興產業上獨當一面的企業,帶動創新科技的可持續發展。 在這次合作中,理大與無錫當局將會在不同範疇上貢獻本身強項,互補優勢。無錫市政府未來五年將提供所需場地、相應基礎設施及經費,支持理大創建研究院。雙方每年還會安排無錫以至長三角地區的業界人士來港交流,透過多元化的聯合推廣及國際專業學術活動,吸納更多企業進駐研究院及落戶無錫,開展創業驗證。 理大去年創立了「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並與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簽訂基礎科學及技術研究合作備忘錄。無錫市經濟蓬勃,工業體系得到全面發展,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居全國城市前列,為這次與理大的合作造就了有利條件,更為兩地的「官、產、學、研」合作揭開前所未有的一頁。 林大輝博士表示:「江蘇省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省份,無錫市在工業體系全面發展方面享有盛譽。理大一直積極與江蘇省各界開展科研戰略合作,致力在人才培育及創新科技研究作出貢獻。理大非常高興與無錫市政府加強蘇港澳合作的戰略部署,結合理大在教育與科研的實力,創建『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理大一定會繼往開來,在教育、科研和創新各方面力臻完美。」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和無錫市政府對未來都有共同的願景:我們都希望在高端專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方面加強合作,為無錫市、江蘇省乃至國家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理大非常重視基礎研究,也非常重視應用研究及其技術轉移。我們希望通過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這個平台,將理大的科研優勢和無錫市的產業需求相結合,做出有影響力的成果。」 趙建軍市長表示:「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的成功落戶,實現了『太湖明珠』與『東方之珠』的又一次重要牽手,是蘇港澳合作發展的有力推動。雙方將著力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和產業發展『策源地』,將香港理工大學的教育科研優勢與無錫的經濟產業優勢深度融合。無錫將為雙方合作提供最佳服務保障、最大程度支持,攜手打造長三角—粵港澳校地合作新標杆。」

2022年9月29日

上海中心

p1

理大與OPPO共同成立創新實驗室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影像技術科研創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OPPO)共同成立設於理大校園內的 「香港理工大學—OPPO聯合創新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圍繞人工智能(AI)影像技術及其晶片化、計算視覺、沉浸式多媒體,以及擴增/虛擬實景(AR/VR)技術等進行合作研究。OPPO計劃於未來四年撥款不少於人民幣1,000萬元,以支持理大開展創新研究項目及資助實驗室的成立和運作。 理大及OPPO將以聯合實驗室為平台進行學術交流和聯合科學及工程研究,共享研究成果並培養高端人才,共同推進商界和學界之間的產學研合作以及大灣區的創新技術發展。 聯合實驗室簽約和成立儀式於昨日(22日)以視像會議舉行,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及OPPO副總裁、研究院院長劉暢先生代表簽署合作協議。理大電子計算學系計算機視覺及圖像分析講座教授張磊教授將代表理大出任聯合實驗室主任。 趙汝恒教授表示: 「理大積極與本地和國際企業合作,推動知識轉移,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實際應用,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聯合創新實驗室將結合理大的應用研究實力和OPPO的行業領先優勢,以促進前沿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培養優秀人才,帶來社會效益。」 劉暢先生表示:「OPPO秉承著科技為人、以善天下的理念,着力研發創新技術和優秀產品,為全球使用者帶來至美科技的體驗。在追求創新的路上,我們非常樂於與學術界攜手,將產業界的洞察和經驗與高校的優秀人才基礎和研究能力結合起來,探索聯合研發、人才培養等多種合作模式,構建持續、多贏的產學合作關係。」

2022年9月23日

深圳研究院

1

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公開講座 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主講「學問與修養」

為慶祝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八十五周年校慶,理大今天於賽馬會綜藝館舉辦公開講座,敦請理大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以「學問與修養」為題,分享對年輕人追求學問及建立良好修養的體會。講座更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先生蒞臨致辭;並吸引超過七百名嘉賓、學生、校友和公眾參與。 潘教授指出,大學教育除了著重提升學生的知識與專業水平,品德培養對學生的全人發展同樣重要。他以自身的豐富經驗,分享探索「學問」的方法與實踐,並講解其中三個體現「修養」的層面,包括對道德素養的堅持、待人接物的態度,及處理問題的技巧。在理大中國文化學系講座教授朱鴻林教授主持下,潘教授並與理大校友及在讀學生現場交流,探討年輕人面對社會的各種變化,如何做到學問與修養並重,從而對家庭、社會和國家有所貢獻。 潘宗光教授說:「一個人的學問能造福社會或危害社會,決定在他的道德修養。有學問但無修養的人,很可能會為害世人及傷害自己。但有修養而無學問的人亦很難應付快速變化的社會,想幫人亦無能為力。我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問與修養均衡發展,這是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礎。」 潘教授在科研及教育界均享有崇高的聲譽。作為傑出科學家,他曾在 1985 年和 1991 年兩度被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作為資深教育家,他投身大學教育四十載,退休前曾擔任香港理工學院和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十八年之久。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先生致辭說:「多年來,理大在不同領域和專業,為香港、為國家、為世界培育出學問與修養兼備的人才;潘教授在任校長十八年間,更成功在1994年推動當時的香港理工學院升格為今時今日的香港理工大學,為開拓教研發展、取得國際認同奠下堅實的基礎。」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說:「潘教授一生獻身教育事業,特別關注學生的全人發展。他深信教育的目標就是要融合知識和品德,服務社會。基於多年的閱歷、思考與實踐,潘教授對於怎樣做到『學問』和『修養』兼備,有著獨到和深刻的見解。潘教授今天分享的真知灼見,讓理大的同學、同事、校友及其他聽眾獲益良多。」 理大八十五周年慶祝活動於去年十一月展開,即將舉行的系列活動,包括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博士的公開講座、理大校友兼大學院士何世柱先生主講的中國文化及藝術欣賞講座「至樂.至善.至美」,以及駐校藝術家計劃:理大劇團公演 —《小城風光》。

2022年9月16日

其他

1

理大與南方電網成立「綠色安全電網聯合研究院」 推動建設國家「新型電力系統」和實現雙碳目標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和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南網)簽署協議,共同成立「綠色安全電網聯合研究院」(聯合研究院),在電力裝備、綠色安全管理、智慧城市、綠色安全供電領域,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跨學科技術,合力推動國家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發展。南網計劃在未來五年撥款人民幣 3,000 萬元,資助理大開展一系列基礎及前瞻研究課題。 「新型電力系統」是國家電力系統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也是實現雙碳目標即「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關鍵途徑。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可滿足不斷增長的潔淨用電需求,兼具高安全性、開放性和適應性。 理大方面將由建設及環境學院和工程學院牽頭該項合作。理大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成員來自兩個學院的六個學系,涵蓋智慧傳感、邊緣計算、大數據、數值仿真、先進材料等。團隊將專注電力裝備的數字孿生技術和配電網的數字化技術,以及安全穩定技術,透過與南網的專家密切合作,助力電網轉型升級。同時,依託聯合研究院,雙方將積極策劃、申報和參與省級和國家級重大課題,突破技術瓶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聯合研究院的簽約和成立儀式剛於昨日(8 日)舉行。在中央人民政府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徐凱教授、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梁勤儒先生、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主管(粵港澳大灣區)彭文俊先生、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南網總經理王宏志先生,以及南網副總經理張文峰先生見證下,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和南網創新管理部總經理李銳先生代表簽署合作協議。 滕錦光教授說:「理大和南網已經擁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今天雙方共同成立聯合研究院,定會將合作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在今後的合作中,理大研究團隊將推進以新能源為主體、面向智慧城市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綠色新技術研發,助力我國的碳達峰及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王宏志先生說:「南方電網公司攜手香港理工大學,在科技創新和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透過聯合研究院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實現產學研深度交流,助力國家電力能源行業創新發展,同時也為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科技等領域高質量發展典範提供強有力支撐。」 除了聯合研究課題外,雙方並會合作培養一批高水準的跨學科專家,為國家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人才。 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一直憑藉不同學科專長,積極回應全球各種挑戰,大力推動綠色科技發展,提供創新解決方案,此次與南網的合作優勢互補,將促進學術交流和資源分享,支持學者們更有效地開展各種學術研討活動,同時培養研究人才,推動重大科研項目。」 聯合研究院院長、理大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教授杜亞平教授表示:「綠色安全電網聯合研究院立足於多學科深度交叉和多團隊密切合作,重點探索綠色安全新技術在輸配用電方面的應用,著力解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過程中的面對的難點,極大地推動了香港創科發展。」

2022年9月9日

深圳研究院

1

香港理工大學宣佈成立時裝及紡織學院 銳意培育時裝創意人材 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

適逢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25 周年,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宣布正式升格紡織及服裝學系為時裝及紡織學院(School of Fashion and Textiles,簡稱 SFT),開幕典禮於上週五 ( 9 月 2 日)在理大賽馬會創新樓舉行。該學院成為理大第三所具標誌性且獨立的學院。 作為一所國際教育機構,新學院集合時裝與紡織教育、學術及創新技術研究,全面提升畢業生和香港時裝及紡織行業的競爭優勢,與大灣區的市場同步發展。學院展望引領時尚產業的發展,造福社會大眾,同時憑藉學院的卓越研究和創新成果,為業界提供解決方案。 時裝及紡織學院的教學質素及學術成就早已備受國際認可。學院的導師來自世界各地,專注不同學術及科研範疇,包括:智能可穿戴系統、醫用紡織品與功能性服裝、社會時裝設計、可持續時裝、數碼時尚市場營銷、時裝供應鏈管理等。根據美國士丹福大學 2021 年的報告,學院有 13 位學者躋身世界前 2% 的科學家之列。此外,國際經濟月刊 CEOWORLD Magazine 評定學院位列 2022 年全球 50 大頂尖時裝設計學府,並排名亞洲第三,學術成就有目共睹。學院科研成績優秀,深具影響力,去年在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2020 年研究評審工作」中獲得高度評價,尤其在創意藝術、表演藝術及設計方面的研究更領先八間教資會資助學府,反映理大科研成就不凡。 開幕典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陳祖恒先生、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博士、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陳淑玲女士。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表示:「我很高興時裝及紡織學院成為理大第三所具標誌性及獨立的學院。新學院將在教育及卓越的研究領域上尋求更多突破,目標是成為領先世界的時裝及紡織教育、交叉學科研究與合作中心,促使香港發展成為國際知名時尚樞紐。」 理大時裝及紡織學院顧問委員會主席陳淑玲女士表示:「新的時裝及紡織學院將更著重教育、研究及行業合作。自1957 年以來,理大一直是亞洲和全球時裝、紡織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機構。從紡織及服裝學系轉型的時裝和紡織學院,日後將繼續於教學方面擔任領導角色。」 為滿足時尚和紡織行業對先進技術日益增長的需求,時裝及紡織學院與本地及國內外商界保持緊密合作,推廣知識轉移和應用創新及有效的技術。當中扭妥™環錠紡紗技術、醫學、運動和保健應用的姿勢訓練系統及 3D 人體模型技術等知識轉移項目,為業界帶來技術突破,影響深遠。面對嚴峻的新冠疫情,學院亦主動與政府、非政府機構及關懷弱勢社群團體保持緊密聯繫,並成功研發全新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抗病毒可重用口罩 PU30 和保護衣等,時刻不忘造福社群的使命。 時裝和紡織學院將全面增撥資源,發展教學和科研。課程內容與時並進,以迎合市場對先進技術的要求,全新科目包括:人工智能、數碼設計、電子商貿及可持續發展等。重組後的本科生組合課程「時裝(榮譽)文學士」和碩士課程 「環球時裝管理」,靈活地將設計、商業及科技這三個關鍵元素,和卓越、高質和全方位的時裝教育相結合,以滿足香港、亞洲以至國際對時裝人才的殷切需求。

2022年9月7日

深圳研究院

1

理大開辦香港首個「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 今年11月舉行首場本地考試 ,推動翻譯人才考取全國性認可資歷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與中國外文局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ATTI)項目管理中心(CATTI 中心)簽訂合作協議,首度在本港開辦 CATTI 考試,促進本港中英文專業翻譯的水平。首場中英文筆譯及口譯考試將於 11 月 5 至 6 日舉行,並於即日起至 10 月 10 日接受考生報名。 CATTI 是唯一納入中國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的語言類考試,考試分筆譯及口譯兩部分,合格者可獲國家認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證書」,在全國就業市場備受廣泛認可,去年全年累計報考人數更逾 35 萬。 自 CATTI 於 2003 年推出以來,理大便與 CATTI 中心開展緊密合作。近 20 年來,理大作為考試的指定培訓中心,提供中英文的筆譯及口譯訓練,為培訓考生、促進和提高考試在港澳地區的影響力作出不懈努力。但是以往香港考生須前往廣東省或其他內地城市應考,以獲取相關專業資格。 理大及 CATTI 中心今天以視像會議舉行合作框架簽署儀式,在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及外文局 CATTI 考試辦公室主任及全國翻譯專業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閔藝女士的見證下,由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及CATTI 中心副總經理馮婧一女士代表簽訂合作協議。 滕錦光教授表示:「理大向來十分重視教研與產業對接,一直為學生提供語言課程,提升他們的語文水平,以應對不同專業及社會的需求,使畢業生能在多語並行的社會盡展所長。CATTI 考試由理大在香港開辦,可進一步提升本地翻譯人才的水平,推動他們考取全國性認可資格,在翻譯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閔藝女士指:「香港理工大學孕育了大量的語言和翻譯人才。雙方本次合作是強強聯合,是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切實舉措,有利於培養愛國愛港、具備國際視野的新一代翻譯人才,進一步加強香港翻譯人才隊伍建設,對加強內地和港澳地區人文領域交流具有重要意義。」 理大除致力推動中文翻譯專業發展,亦積極提升理大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包括新近推出資助計劃,鼓勵本科生報考相關的水平測試。理大全日制學生除可以優惠價報考相關考試外,更可按考取成績的等級獲得額外資助。 此外,理大的中國語文教學中心亦將於 11 月 19 日假校園蔣震劇院,聯同香港大專普通話朗誦社舉辦 85 周年校慶紀念演出暨普通話朗誦及表演工作坊成果展演,讓理大學生展現普通話能力。 如欲了解更多 CATTI 考試詳情,請瀏覽: 理大中文及雙語學系翻譯研究中心 https://www.polyu.edu.hk/cbs/cts/hk/catti/ 中國翻譯資格考試網 http://www.catticenter.com

2022年9月7日

北京中心

1

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為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AAE) 牽頭,旨在通過長期並深入的戰略合作關係,建立先進空天推進技術領域中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科研力量和技術合作團隊,務求進一步為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先進空天推進技術是一個面向未來且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領域。理大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採用優勢互補的常設合作形式,共建「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這個為期五年的合作計劃涉及多個共同研發項目,瞄準全球航空與航天推進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專注研發關鍵技術,提升該領域的工程研製能力。 雙方於 7 月 4 日舉行合作協議簽約儀式,由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以及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李斌副院長代表簽訂合約,並由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和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王萬軍院長見證簽署儀式。 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指:「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是中國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的研發中心,被譽為『中國航天動力之鄉』。理大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保持着緊密合作,支持國家的深空探測及研究。這項新的合作有利於中國民用航空航天、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的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理大很榮幸能繼續為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王萬軍院長說:「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擁有領先國際的航天及航空推進技術研究基礎和設計經驗,專業配套齊備,人材資源充沛。『先進空天推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能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知識交流平台,對促進該領域的研究和技術發展大有裨益。」 除多項聯合研究項目外,是次合作也致力培養一批面向未來應用的高水準跨學科專家,藉此構建航天領域的專家庫。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這次合作提供了更多學術交流和 資源分享的機會,讓學者可更便利地參與各樣學術研討活動。計劃將以定點培養博士研究生及訪問學者等方式培育航天推進技術領域的高技術人才,研究團隊亦能參與範圍廣泛的聯合研究計劃,共同研發重大項目。」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李斌副院長稱:「新的聯合研究中心將把理大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合作推向新高,有助雙方締結更長遠和全面的合作夥伴關係,共同支持國家於該領域的重大需求和科研計劃的實施。」 香港理工大學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 (AAE) 於理大致力滙聚各學院和業界的專家,帶領航天及航空工程領域的發展,於相關的學術研究和業界合作方面都擁有卓越的往績 和扎實的基礎。學系在高超聲速發動機技術、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和推進劑燃燒等先進技術方面的研究享譽全球。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創建於 1965 年,隸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是國家核心航天科研單位之一。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現有 11 個成員單位,擁有先進的科研、生產和試驗設備。作為我國唯一空間飛行器推進系統的專業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為我國的深空探測和航天建設的發展及現代化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撐。

2022年7月7日

西安基地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