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应用语言科学博士生王晓雯和讲座教授黄居仁就香港和广州两地双语公共卫生宣传中所用的社交距离词汇进行研究,探讨其在2020年1月至4月疫情期间的变化。虽然两个城市都发布了中英文双语版本的公共卫生宣传海报,敦促市民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但却采取了不同的表达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广州的海报常用「不接触」(avoid physical contact) 这一个市民熟悉的传统术语;而香港海报中的社交距离术语则随着疫情发展不断进化,引证了环境对语义变化的影响。例如,香港创造了另一个表示防止接触的词汇 ——「避免社交接触」(avoid social contact),之后这一说法又逐渐被新词「保持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 取代。在香港的各个抗疫阶段,“social distancing” 这个新术语的不同中文译法此消彼长、不断竞争。
研究结果重点
- 广州沿用「防止某种行为」 的传统术语来表达保持社交距离的概念(例如「不接触」(avoid physical contact)),在香港社交距离术语随着流行病学曲线的波动而变化;
- 为呼吁民众保持社交距离,香港的抗疫宣传逐步建构了四个阶段的协调进化过程(即第一阶段使用「减少社交接触」,第二阶段改用 「保持社交距离」,第三阶段期间交替使用「保持社交距离」及「减少社交接触」,最后在第四阶段又重新用回「减少社交接触」);
- 本研究为未来公共卫生宣传数据的设计提供参考,并有助于理解如何在公共卫生危机中有效进行多语言沟通。
|
此研究主要建基于黄居仁教授提出的动词语义表征理论 (MARVS)。为了更准确地分析社交距离术语的使用,研究人员根据抗疫宣传的主题,将香港的海报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人员详细解释, 广州的抗疫海报较多采用防止某种行为的这类表达(例如「不接触」 (avoid physical contact) 来提倡保持社交距离(图2)),而香港的抗疫海报文字则是缓缓地经历了一个分为四个阶段的进化过程,逐步强调保持社交距离的必要性,敦促公众执行这一项新的社会集体行为。香港抗疫海报主题的阶段性进化与流行病学曲线的变化吻合(图1)。总体而言,香港各阶段的抗疫宣传较多采用倡议某种行为的表达方式来鼓励民众保持社交距离,而表达方式亦随着新冠疫情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在第二阶段(2月28日至3月26日),确诊数字下降、公共服务宣布逐步恢复,防疫海报就重点宣传「保持社交距离」 (social distancing)(图3)。而在第三阶段,香港疫情日益严重时,政府就发布了减少聚集新规定,此时抗疫宣传就使用了较强烈的表达方式,例如作出警告(「任何人违反规定最高可被罚款……」)。另外,“maintaining social distancing” 的中文对应版本也逐渐从「保持社交距离」变成「减少社交接触」。
图1. 截至 2020 年 4 月 30 日,与香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流行曲线相对应的抗疫宣传阶段: (A) 香港确诊 COVID-19 病例的流行曲线(截至 2020 年 4 月 30 日); (B) 香港抗疫宣传阶段。 (图摘自“From Contact Prevention to Social Distancing: The Co-Evolution of Bilingual Neologisms and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in Two Citie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图2和3. 广州海报中关于防止接触的文本和香港第二阶段防疫海报中关于保持社交距离的文本(图摘自 "From Contact Prevention to Social Distancing: The Co-Evolution of Bilingual Neologisms and Public Health Campaigns in Two Cities in the Time of COVID-19”)
研究人员指出,来自医学研究的有力证据已经表明,保持社交距离是遏止新冠疫情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面对新冠疫情的威胁,广州和香港都竭尽全力展开保持社交距离的疫情防控宣传。两个城市设计的防疫海报都选用了适合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语言机制。通过仔细研究社交距离术语和新冠疫情防控宣传之间的共同演化,本研究可以为未来公共卫生宣传资料的设计提供参考,并有助于理解如何在公共卫生危机中有效进行多语言沟通。
王晓雯是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语言学副教授。黄居仁是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系中文应用与研究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