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及製衣學系教授獲得美國纖維學會的最高榮譽

陶肖明教授,紡織及製衣學系紡織科技的講座教授,最近她獲得了美國纖協會創始人獎2013以表彰她的在科技、工程、纖維技術和纖維製產品的傑出成就和貢獻。該獎項是在2013年10月24日舉行的美國纖維學會的2013秋季宴會會議上頒佈的。

陶教授是一位傑出的學者,她的研究工作在智能纖維材料/結構和服裝,可穿戴電子產品和光電子,紡織製造技術等方面國際知名。2011年,爲了表彰陶教授為紡織科學和技術的突出貢獻,她獲得紡織協會的榮譽院士稱號,這是紡織品領域的最高單項獎。

一直工作在科研的前沿,帶著長遠的眼光,創造力和持久性,陶教授已成為她研究領域的領導者。她的關於智能紡織品和基於光纖的可穿戴式電子的專著已經在十幾年前出版。作為第一個發表這類主題的作者,她受到了全世界同系或相關學科的學者和學生的關注。事實證明,她努力的這兩個領域,現在已成為世界頂尖大學和各地紡織學校的材料科學和工程部門的熱門研究方向。在2003年創新及科技基金的資助下,陶教授帶領來自不同部門的多學科團隊,在香港理工大學建立了功能性及智能型紡織品及成衣納米科技中心。在過去的二十年裡,她發表了超過600篇研究論文,其中包括200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和5本學術專著。她在科學網和谷歌學術分別擁有31和39的h指數。被ISI認為是世界上1%被引用最多的材料科學家之一。她的作品的普及和知名度是顯而易見的,她在超過83個國際會議上進行主題或應邀演講,包括最負盛名的紡織學院百年世界大會。

陶教授擁有紡織工程學士學位和紡織物理學博士學位。她於1994年加入理大前,在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進行了多學科的工業研究長達5年。工程與物理多學科結合的研究背景帶給了她不僅是科學的前視,而且讓她有帶領團隊解決在實驗室中以及在工業上實際應用的問題的工程能力。這從她擁有的21個授權專利中的9個已經在實際工業應用中進行規模化生產的事實中顯而易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1996年在理大研發的Nu-TorqueTM紡紗技術。這是由研究資助局,創新及科技基金和香港理工大學連同一些國際和香港的公司資助開發的項目,這項技術從概念開始,到實驗室樣機到工業生產,發展到現在的第五代。它是在生產過程中的一種綠色技術結構改良紗。目前設置紗線或面料的做法是消除,生產率可提高20-40%,而能量是同比例的減少。該產品結實,耐用,柔軟並且尺寸穩定性好,在多方面優於用常規方法製備的紗線。截至目前,有5個國家的11家公司被許可應用該技術。估計在世界市場上用該紗線銷售的紡織品和服裝價值超過16億港幣。扭妥紗技術預計會被各大企業用於生產超過20億紗線單位的產量而成為主流技術。

鑒於她的國際地位,陶教授在2007年至2010年當選為紡織學會世界會長,同時她也當選為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以及英國皇家藝術、設計及商業研究院院士。儘管她工作很忙,陶教授一直致力於關懷教育:她帶領了31博士畢業生和監督22博士後,很多人現在已經成為了教授和主要研究人員。陶教授在2003年到2011年期間作為紡織及製衣學系的系主任,在她的指導下,學院成為世界上引領時尚和紡織部門之一。

關於創始人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成員在科學和纖維材料技術的傑出貢獻。這是由纖維學會提供的最高的單項獎,該獎項不論年紀,只會頒發給一個專業積極的科學家。每一個創始人獎獎項都是為了紀念在1959年之前(含)纖維學會會長或名譽會員。陶教授的獎項是為了紀念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斯坦利貝克爾教授,他是纖維學會的名譽會長。

圖1:陶肖明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