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Distinguished Lectures on Chinese Culture and Religion (1)

2022年2月16日


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源自新石器時代的巫術儀式,經歷漢代百戲、唐代戲弄和北宋雜劇,在北宋末融匯了多種形式的演出藝術、民歌、文人曲子及多種演唱文類,發展成戲曲鼻祖「南戲」。粵劇是清代地方劇種百花齊放的產品,既保留着近乎巫術儀式的《祭白虎》,也承傳着崑曲牌子、秦腔梆子、徽劇二黃、宋明南戲和元雜劇的劇目,堪稱中國戲曲的縮影。本講座概述當代香港粵劇的傳承狀況和中國戲曲的歷史面貌,從中探討粵劇如何保留和發展傳統戲曲的元素。講座將論及粵劇神功戲的演出、《祭白虎》儀式、戲班結構、行當、劇目題材、唱腔特點和傳承。

講者簡介

陳守仁是前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授,創辦了「粵劇研究計劃」和「戲曲資料中心」並出任主任,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課程兼任教授,講授「粵劇與香港文化」。他的近著有《香港神功粵劇的浮沉》(2018;與湛黎淑貞合著)、《粵曲的學和唱 — 王粵生粵曲教程》(增訂第四版,2020)、《早期粵劇史-〈廣東戲劇史略〉校注》(2020)、《帝女花讀本》(2020;與張群顯合編)和《紫釵記讀本》(2021;與張群顯、何冠環合編)等。


聯絡

香港理工大學孔子學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