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專題

News and Events_Breadcrumb-Banner-20221007
20241118_2000x1050

理大護理學院在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第40位

香港理工大學在2024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 (簡稱GRAS) 排名第40位,在香港排名第2,也是亞洲僅有的6所進入前50名的護理學校之一。 2024 GRAS 覆蓋55個學科,涉及理學、工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社會科學五大領域。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部採用一系列客觀學術指標和第三方數據來衡量世界大學在各自學科領域的表現,覆蓋世界一流教師、世界一流成果、高水準研究成果、科研影響力、國際合作等5個評估類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的物件為全球5,000余所大學,今年有約96個國家和地區的1,900餘所高校最終出現在各個學科的榜單上。   理大護理學院 2024年的排名 40 總分 178.3 世界一流教師 13.3 世界一流成果 52.8 高水準研究成果 59.5 科研影響力 39.2 國際合作 13.6   詳情可瀏覽: https://www.shanghairanking.com/rankings/gras/2024/RS0404

2024年11月18日

20241113_Features_1

理大成立八間賽馬會創科實驗室 匯聚傑出科研人才 助力國際創科中心發展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港幣逾7,400萬元,成立八間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所有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的理大學者分別領導,推動大學在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健康建造環境、眼科創新光療、量子技術、二維量子物理、對地觀測、數碼提升腫瘤照護,以及基因組醫療等創新研究領域。 理大昨日舉行賽馬會創科實驗室開幕典禮,以答謝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主禮嘉賓包括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以及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女士,聯同八位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總監主持揭幕儀式。 黃永德教授致辭時表示:「我們衷心感謝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慷慨捐助,支持理大成立先進的賽馬會創科實驗室。今年理大正名大學三十周年,這些頂尖的科研設施不僅對大學的發展意義非凡,還標誌着我們在多個前沿領域引領創新,努力不懈地追求卓越的學術和科研成就,助力香港鞏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地位。」 曾芷詩女士致辭時表示:「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透過捐助成立賽馬會創科實驗室,旨在營造一個有助於創科人才發展的環境,並加強他們的應用研究和知識轉移能力,以貫徹馬會致力建設更美好社會的宗旨。」 八位賽馬會創科實驗室總監於典禮上介紹各實驗室的成立目標、研究方向、主要科研項目,以及相關創新研究成果將為香港以至全球帶來的正面影響。實驗室簡介如下﹕ 實驗室名稱 實驗室總監 研究重點 賽馬會「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創科實驗室 周立培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研究3D視覺、通用世界模型、空間智能、可信賴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等技術,推動人工智能的感知創新,促進智能製造、交通、教育、娛樂和社區健康領域的發展。 賽馬會「健康建造環境」創科實驗室 陳清焰教授 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建築環境及能源工程學系建築熱科學講座教授 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以評估和設計健康和節能的環境,包括香港建築、交通和城市內密閉空間的空氣傳播疾病和熱舒適度控制措施,為全球可持續城市發展樹立先例。 賽馬會「眼科創新光療」創科實驗室 何明光教授 理大眼科視光學院實驗眼科講座教授、梁顯利長者健康視覺教授、視覺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革新眼疾的治療方法,包括降低光強度、治療時間和照明系統來改善非入侵性「重複低強度紅光療法」控制近視的成效,並開拓各種創新技術,應用於其他眼疾治療的潛力。 賽馬會「量子技術」創科實驗室 劉愛群教授 理大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量子工程與科學講座教授、量子技術研究院院長 量子計算機讓科學家能模擬和研究傳統電腦難以處理的複雜系統,實驗室的研究聚焦量子計算機、量子通訊網絡、量子算法和軟件、量子機器學習等,並成功研發出「香港-o1號」量子微處理器,是香港首台向外展示、採用量子芯片技術的量子計算機,為量子技術及潛在應用帶來新突破。 賽馬會「二維量子物理」創科實驗室 羅健平教授 理大應用物理學系材料物理與化學講座教授 致力於創新二維量子材料的研發,以降低自旋電子設備的能耗,並應用於開發運算速度和效能更高的計算機和存儲裝置,加快資訊與通訊技術的發展。 賽馬會「對地觀測」創科實驗室 翁齊浩教授 理大土地及空間研究院副院長、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地理信息學和人工智能講座教授 融合太空、空中和地面傳感技術,運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進行圖像處理,建立城市傳感網絡,開發創新的地球觀測方法和地理資訊解決方案,徹底改變城市監測和環境管理方法。 賽馬會「數碼提升腫瘤照護」創科實驗室 Janelle YORKE教授 理大護理學院主任、劉陳小寶健康延年教授、護理學講座教授 建立腫瘤科虛擬醫院「大數據」數碼平台,實時監測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和放射治療後的毒性症狀,以支援臨床決策及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療完成率和存活率,提升醫療效率。 賽馬會「基因組醫療」創科實驗室 章偉雄教授 理大高等研究院副院長、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及電子計算學系生物信息學與整合基因組學講座教授 開發創新的人工智能和基因組技術,包括創建研究複雜疾病的基礎模型,以識別疾病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的方法,改進癌症及精神疾病的個性化診斷與治療,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21年推出「賽馬會創科實驗室」計劃,旨在資助香港特區政府「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的獲獎學者在港成立實驗室,培育創科人才,將科研成果轉化,貢獻社會。 賽馬會「量子技術」創科實驗室展示最新研發的香港第一台量子計算機,名為「香港-o1號」,這是一項重要技術突破,對量子計算機研究具有深刻的影響。 此外,創科實驗室還致力於量子通訊晶片、量子感測器等方面的研究。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女士(前排右五)、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前排左五)參觀實驗室。 賽馬會「基因組醫療」創科實驗室總監章偉雄教授介紹結合人工智能計算、基因組學與細胞及分子生物學,以研究抑鬱症機制和開發治療方案的項目。 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總經理(人才及業界發展)曾芷詩女士(右)參觀賽馬會「基因組醫療」創科實驗室。

2024年11月12日

Banner v3

全球傑出護理領袖計劃

由2025-26學年起,本院的優秀本科生可參加全新的「全球傑出護理領袖計劃」。   獲選者有機會: 1. 國際交流學習及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實習 在歐洲、北美或澳洲的世界衛生組織合作中心實習或學習; 最多兩次到歐洲、北美或澳洲交流,參觀醫護機構及參與其他活動。 2. 深造及職業發展支援 獲選者如有志深造,可提早修讀最多兩個相關科目(六個學分),學費由本院資助。所得學分可轉移,以便銜接修讀理大護理學理學碩士學位課程。 由資深學者和校友啟導支援,講解醫護臨床、學術或企業界的發展,為職業晉升作好準備。 3. 證書 完成課程會獲頒: 全球傑出護理領袖認可證書一張; 中醫護理科目修業證書一張,並有機會在北美提供中醫療護。 參加資格 在本院修讀護理學[課程編號:JS3648]或精神健康護理學(課程編號:JS3337)(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 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DSE)成績優異; 在學期間累積平均績點 (cGPA)至少達3.2 

2024年11月7日

20241106_Features Thumbnail

友邦人壽與香港理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立體化老齡健康產業生態

10月22日,友邦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友邦」)與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香港理大」)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在香港理工大學順利舉行。此次簽約標誌著雙方在養老領域的深度合作正式開啟。未來,雙方將在居家護理照護領域探索應用高級的護理照護模式,構建標準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打造立體化的老齡健康產業生態,最終服務於億萬中國老人與家庭。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講座教授及主任Janelle Yorke教授,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護理學院講座教授黃金月教授、友邦人壽首席客戶官張敏先生、友邦人壽大健康管理部負責人儲飛晴女士、友邦人壽大健康管理部康養服務開發與管理團隊負責人孔慶坤女士、友邦人壽大健康管理部雷文瀚先生共同出席簽約儀式。儀式上,友邦人壽首席客戶官張敏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講座教授及主任Janelle Yorke教授在合作備忘錄上簽字。   香港理大護理學院,護理教育的先行者 香港理工大學創辦於1937年,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公立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之一。香港理大護理學院更是香港護理教育的先驅,被世界衛生組織任命為「世衛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學院重點研究領域為家庭及社區健康、精神健康護理、過渡期照護等。此次與友邦合作,香港理大將充分發揮學院在護理教育和研究方面的優勢,為友邦康養管家的護理照護服務提供強有力的專業支撐。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講座教授及主任Janelle Yorke教授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了護理學院四個卓越研究領域,包括黃金月教授帶領的高級護理實踐領域,並說道:「我相信與友邦的合作也將幫助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很期待簽署這份協定,希望會是未來豐碩合作的第一步。」   攜手專業,共謀發展 未來合作中,友邦計畫引入奧馬哈系統(Omaha System),助力構建標準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體系。奧馬哈系統是經北美護理協會(ANA)認證的標準化護理語言術語,由美國奧馬哈家訪護士協會(Visiting Nurse Association of Omaha)在20世紀70年代研發。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成熟,其應用已延伸至如臨床護理、延續護理等多個領域,並相繼在英國、德國、日韓等多個國家應用實踐。 友邦也將特別邀請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護理學院講座教授、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專家顧問黃金月教授擔任重要角色。黃金月教授在高級護理實踐(APN, Advanced Practice Nurse)上取得了豐富的科研成果和成功實踐案例,是整個亞洲社區居家護理的先行者和標準制定之一。 她帶領團隊將奧馬哈系統翻譯為中文,並通過臨床實踐證實了該系統在中國人群中的有效性。現如今,由奧馬哈系統框架衍生出的各種慢病綜合護理模式在中國的公立醫療機構廣泛使用,促進了中國長期護理、過渡護理、居家護理等發展,為有護理需求的群體帶來了福祉。 簽約儀式上,黃金月教授介紹了奧馬哈系統的悠久歷史及其應用,並分享了其團隊在過去的20年裡將奧馬哈系統在多領域訴諸於實踐的經驗。 黃金月教授說道:「我已經將這一令人興奮的合作分享給了奧馬哈系統的創始人之一和現今的負責人Karen Martin了,她讓我向大家轉達對這次合作的祝福。我希望這份備忘錄的簽署能夠成為與友邦深度合作關係的開始,未來雙方一起將學術轉化為實踐,最終造福於病患和大眾。」 友邦也將在合作過程中,與黃金月教授一起共同打造適合商保客戶健康養老需求的高品質服務,如居家護理,居家照護,慢病管理,健康諮詢等內容。隨著奧馬哈系統的引入,將進一步提升友邦大健康的康養服務能力,為客戶帶來高品質服務。   簽約儀式結束後, 與會嘉賓們共同參觀了香港理工大學校園和護理學院的黃玉蘭深切護理實驗室和虛擬醫院學習系統,校方代表展示了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如何將工程學、資訊科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與護理學進行融合,發揮交叉學科優勢,培養兼具專業理論和實踐基礎的護理人員。   友邦「康養管家」,四大板塊陪伴客戶人生全旅程 近五年來,友邦人壽深度挖掘市場痛點,積極佈局「健康+養老」兩大生態圈,已有超330萬客戶享有健康管理服務。友邦「康養管家」服務品牌上線3年以來,通過「連結、選擇、品質」,為客戶提供涵蓋「居家養老、機構養老、醫養協助、旅居養老」的四大板塊暖心服務,服務權益已覆蓋超20萬人。截止2024年9月底,友邦人壽簽約超1400家國內直付醫療網路、超70萬家海外醫療網路和超400家康養機構。 友邦人壽首席客戶官張敏先生在簽約儀式上介紹了友邦大健康的發展歷程,並表示作為一家以客戶為中心,以創新驅動的公司,友邦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方位、高品質、標準化的養老解決方案。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健康養老需求未來數年仍會持續不斷增長,友邦不僅僅需要為客戶解決多元化選擇和供應問題,更需要關注服務品質,因為每一次服務的背後都關係到一個老人和家庭的健康福祉。友邦的解題思路,是引入經過了臨床實踐證實的健康服務模型,構建一套標準的服務體系,形成有標準流程、有品控管理的健康服務。 與香港理工大學的攜手,是友邦構建自身全方位養老健康支持體系的第一步,也是「康養管家」品牌品質升級的重要里程碑。今後,友邦人壽會繼續深耕高品質服務的精細打磨,持續與專業機構謀求深度合作,不斷引入科學的、基於循證的健康管理內容,為客戶打造高標準養老健康服務。友邦會在服務標準建設、服務品質提升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高品質、具有行業示範效應的健康養老解決方案。 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標準化是友邦響應「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一環,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將成為友邦在養老服務領域創新與實踐的堅實基石,引領行業邁向更高峰。張敏先生在簽約儀式上說道:「我們希望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合作能夠成為學術領域和商保合作的典範,為老年人護理服務的標準化和醫療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在這個老齡化日益受到關注的社會中,友邦對客戶的承諾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讓我們攜手合作,幫助老年人健康長久好生活。」   更多資訊:

2024年11月6日

Edited_3

運動認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已成功商業化

香港理工大學委任美康醫學教育公司為授權分銷商,把由護理學院研發的運動認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專利編號:HK30085570] 推出市場銷售。   2023運動認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獲頒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市民(智慧樂齡)獎優異證書以表揚其促進健康老齡化。今年,項目的首席研究員雷逸華教授 [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深造教育)] 帶領研究團隊#邁出重要一步。在8 月 12 日,理大科技及顧問有限公司與美康醫學教育公司簽訂協議,以鞏固雙方的合作關係。根據協議條款,授權分銷商美康醫學教育公司會負責市場推廣及客戶服務,並銷售運動認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   護理學院期望這個護理研究項目推出市場銷售後,能有效服務消費者,令更多認知衰弱長者受惠。此外,成為研發智齡科技產品的成功例子,為學院帶來收入。   認知衰弱 (Cognitive frailty) 是指身體功能兼腦力衰退。雷教授一直專注於創新護理並提供研究數據實證,促進健康耆年。她和團隊發現不少社區長者有認知衰弱的徵狀,故此,她帶領團隊與博愛醫院及其他學術機構合作研發運動認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訓練認知衰弱長者的肌肉運動技能和認知功能,幫助他們提升身心狀態以應付日常生活。系統成效評估結果顯示參與者使用系統鍛鍊後各種認知功能,如:計算、記憶、反應和注意力都有顯著改善。   較早前,醫務衞生局轄下的元朗地區康健中心向理大購買了 12 套運動認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擬把系統融入常規康健計劃中,協助長者提升認知及心理社會健康。   如對運動認知虛擬實境訓練系統有興趣,歡迎致電 +852 3568 9009 或電郵 info@medsimhealth.com 與美康醫學教育公司聯絡。   #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 副學院主任(深造教育)雷逸華教授,名譽教授賴錦玉; 秦璟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治療科學系方乃權教授;東華學院護理學院副院長(課程)關耀祖教授;博愛醫院社會服務總監(社會服務)單淑勤女士。

2024年11月5日

Edited_1

全港首證電子繪畫社交平台有助減輕乳癌患者抑鬱症狀 香港理工大學結合科技與藝術推出「心靈畫廊」改善患者情緒健康

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癥,除了以治療提升疾病控制及患者存活率外,醫學界亦持續研究改善患者情緒健康的方案。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結合科技與藝術,推出電子繪畫社交平台「心靈畫廊」,並聯同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在獲得生物製藥公司吉利德科學的支持下,進行全港首個以乳癌患者為對象的研究。研究發現「心靈畫廊」能夠改善患者情緒,紓解不安等困擾。 在2021年,香港女性乳癌新癥高達5,565宗 ,隨著醫學進步,早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已達九成以上 。然而,研究發現超過三成乳癌患者在確診後 , ,開始經歷情緒困擾,並可能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持續。此外,乳癌治療,包括手術、放射治療、藥物治療等,亦可能令患者感到疲勞、疼痛、對自我形象感到負面和患上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帶來精神壓力;而治療的後遺癥及對復的擔憂,亦會持續影響患者的情緒。不同類型的乳癌患者也會因其乳癌類型的特性,而受到不同困擾,例如荷薾蒙陽性乳癌患者經過一段長時間無病生存期後仍可能面對復發、HER2陽性乳癌的生長及擴散速度較快,三陰性乳癌的治療選擇較少等等,通通有機會給患者帶來心理負荷。   過往有大型調查發現,有抑鬱癥狀乳癌患者的死亡風險較其他乳癌患者高出約三成 ,顯示心理與生理健康密不可分。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黃麗珊醫生指出:「如果這些不安的情緒沒有得到適當紓緩,不僅影響患者的精神狀態,還可能對其生理、日常功能及社交狀況造成影響。」 乳癌患者的情緒健康一直備受關注,不少組織提供各類服務,為她們提供全面支援,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便是其中之一。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主席王天鳳女士也是乳癌患者,深深明白乳癌患者在抗癌路上身心所受到的沖擊,故此組織除了積極推廣相關教育資訊外,也透過多元化的計劃及活動,照顧乳癌患者的情緒需要,讓她們得到最好的支援,無需在絕望中掙紮。   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一直不斷探索提升乳癌患者身心健康的服務,2024年六月,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與理大護理學院合作,推出嶄新電子繪畫社交平台「心靈畫廊」,使用者可透過電腦或智能設備繪畫,並同時進行情緒評估,以了解其情緒健康狀況。平台還設有社交功能,方便使用者彼此交流。 這次研究共有52位經初步評估後,有出現焦慮或抑鬱情緒的乳癌患者參與。參加者獲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先後連續八星期使用「心靈畫廊」,並在研究開始前及完結後填寫情緒評估量表,以對比「心靈畫廊」對其情緒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心靈畫廊」: 能改善乳癌患者情緒健康,尤其紓緩抑鬱狀況:根據情緒自評量表的評分變化,參加者整體情緒有所改善,負面情緒分數下降約兩成,而抑鬱狀況指數更減少接近三成。 能提升乳癌患者自我健康評價:參加者對自我健康的評分有較大升幅,反映生活質素得到改善,這或與個人健康狀況變好有關。   不少研究證實,藝術治療作為一種非藥物的治療方法,能有效紓緩情緒不適 ,例如繪畫治療對癌癥患者的生活質素、面對疾病的能力及精神健康都帶來正面的影響 。在藝術治療過程中,患者能覺察並接受自身情緒,這種情緒處理過程或有助減輕抑鬱及身體不適的情況 。   負責是次研究的理大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研究)梁綺雯教授指出,過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傳統及實體藝術治療對患者造成的影響,較少研究聚焦於利用電子科技進行的藝術治療。然而,是次研究結果顯示,即使使用電腦或智能設備進行繪畫創作,亦能夠有效減輕乳癌患者的抑鬱狀況。梁綺雯教授表示:「香港的智能通訊設備滲透率高,差不多每個人都擁有智能電話。是次研究證明繪畫不再受工具、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智能設備讓患者能隨時隨地進行創作,紓緩精神壓力亦變得更便捷。」   梁綺雯教授續指:「我們很高興看到電子繪畫社交平台『心靈畫廊』能為乳癌患者紓緩情緒困擾,帶來正面的成效。我們希望未來能進一步推廣項目至醫院及社區,惠及更多有需要的人士。」 王天鳳女士最後呼籲乳癌患者不要忽視個人情緒健康,社會上有不少資源可以為患者提供支持,也有很多病友姊妹願意分享及陪伴,鼓勵她們在抗癌路上勇敢前進,切勿自困愁城。

2024年11月4日

20240904

理大於校園推廣全新心理健康計劃 以遊戲式訓練增強學生抗逆力

不少青少年面對越來越沉重的壓力和心理健康困擾,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護理學院及精神健康研究中心攜手在校園開展由研究驅動的教育及服務計劃「心理彈跳站」,推動大學成為促進心理健康及協助學生建立抗逆力(resilience)的生態圈,並於8月26日至9月3日推出首個大型校園推廣活動,吸引約3,000名學生參與。 理大過去研究發現,近四分三的香港大學生有最少一次嚴重或創傷性的童年不快經歷,對其自我意識、情緒管理和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能力造成負面影響,而建立抗逆力正是讓他們渡過逆境的關鍵。理大早前獲正愛慈善基金會慷慨捐贈成立「正愛慈善基金會健康及服務影響基金」,並在基金資助下開展「心理彈跳站」計劃,採用優勢為本(strengths-based)、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及預防性(preventative)的模式促進年輕人的心理健康。計劃致力為理大社群建立共同語境以談論心理健康話題,並讓學生在安心和輕鬆的環境下學習增強抗逆力的方法。 理大協理副校長(大學發展)羅璇博士、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聯同正愛慈善基金會主席陳文耀先生和正愛慈善基金會董事陳子君女士親臨支持活動。陳子君女士表示:「我們的青少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健康危機。英國作家Warsan Shire為難民發聲時曾指:『You have to understand that no one leaves home unless the water is safer than the land』作為社區的一分子,我們亦盼望能創造一個給予學生慰藉和安全感的環境。」 活動期間,學生可以即場報名參加「心理彈跳站」的項目,包括由研究團隊及200多名理大學生一同構思及設計、透過遊戲式介入方法協助建立抗逆力的「Mission ReST」。項目涵蓋自我探索、遊戲挑戰及與同儕組隊完成任務等環節,參加者可從中學習從逆境中復元的方法和技巧,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並以正向態度面對未來。此外,活動亦向學生介紹線上身心健康測試平台「理大,你好嗎?」,參加者可透過以實證為本的檢測工具了解自己的情緒、行為模式及人際關係等,平台會即時向他們提供意見及所需支援。計劃期望能透過以上項目提升學生及大眾對心理健康的關注,並鼓勵他們主動尋求幫助,從而創建更和諧和強韌的社會。 大學一年級是由中學轉往高等教育的重要過渡時期,對不少學生而言或構成重大壓力和挑戰。「心理彈跳站」計劃首席研究員及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何穎嘉博士指:「在大學生涯的初期鼓勵學生參與有關心理健康的互動,提供機會讓他們提升抗逆力尤其重要。我們希望藉著為期一周的推廣活動,向剛入學的新生傳遞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讓學生明白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時,他們並不孤單。」 有關「心理彈跳站」計劃及其活動的更多資料,可瀏覽其網站或社交媒體專頁。

2024年9月4日

20240827_2000x1050

兒童紓緩照顧 病童、家長和醫護相互合作

隨著醫療進步,被診斷為生命有限的病患兒童和青少年,壽命得以延長。長期與疾病共存,即病童的照顧需要,家長的壓力和負擔,以及醫療資源需求增加。有研究顯示,在照顧過程中,病童及家長均面對沉重的身心壓力和挑戰,可以影響家長的身心健康,甚至家庭的正常功能。醫護專業人員,尤其是專科兒科護士發揮關鍵的作用,提供心理支援並促進溝通,協助病童及家長得到整全的照顧服務。 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於2017年制定《紓緩治療服務策略》,以指引成人和兒童紓緩治療服務的發展方向。當中闡明應建立有系統的綜合兒童紓緩治療服務,支援病童從醫院到社區的醫護照顧需要。回應醫管局的策略,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展開了一項具開創意義的質性研究來探討在疾病過程中,生命有限的病童,其家長和醫療提供者所需要的支援,並比較三者各自不同的看法。 研究由理大護理學院講座教授(高級護理實踐)及醫療及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金月教授和實務助理教授何美芝註冊護士領導。研究團隊於2019至2021年期間,在醫管局轄下的兒科部門* 訪問了25組受訪者,每組受訪者包括有一名8至19 歲、生命有限的長期病患兒童或青少年、其家長和醫療服務提供者,並進行了65次個人訪談。 研究採用質性個案研究法,在訪談內容中選取3,784 個單元並進行分析。這些單元之中,佔51.8%來自家長、23.5% 來自病童、24.7% 來自醫護專業人員。研究團隊分析這些單元後得出三大重要主題: (1) 資訊和對疾病的理解 佔選取單元27.4%,受訪者表達了對疾病資訊的需求,包括:資訊來源、有關兒童及家長和醫護專業人員的溝通,以及有助了解兒童病情和治療過程的資訊。病童和家長認為醫生是主要的資訊來源,但不同專科的醫生所提供的醫學資訊分散,使他們難以理解疾病和治療。(2) 與疾病共存 佔選取單元的55.8%,內容反映了病童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挑戰,包括身體及身體以外的需求,舉例:家長要學習特殊護理技巧以照護在家病童。病童、家長和醫療提供者對生命各自有不同看法,這或會影響到各方認為可以如何與疾病共存。 (3) 護理支持和紓緩治療 佔選取單元的16.8%,受訪者談及護理支援和對紓緩治療的理解,表達了在疾病管理過程中,多個專業之間需要有更好的協調和合作,尤其是當患者由兒科過渡到成人服務的銜接階段。護士負責協調紓緩治療護理服務並促進跨專業學科合作,角色關鍵。 本研究揭示生命有限的兒童和其家長在醫療及生活照顧上有多方面的需求。研究團隊強調家長的聲音及早期參與兒童紓緩治療護理十分重要。研究亦顯示專科兒科護士提供的紓緩治療護理對提高病童及家人的生活質素起關鍵作用。完善的兒童紓緩服務亦有助減低醫療成本,減輕社會負擔。 首席研究員黃金月教授表示:「支援生命有限的病童之餘,也要關注全天候照顧孩子的家長,他們的需要同樣重要。病童、家長和醫護人員是兒童紓緩服務團隊的重要成員。」  香港兒童紓緩學會主席、兒科醫生陳昌煒建議:「以兒童紓緩服務來全程支援病童和家長,並用愛、安慰和尊嚴使他們在過程中賦權。」 兒科醫生李寶儀強調:「兒童紓緩服務,不單只關心患者的存活,更是講求家長、照顧者和家人的生活質素。」 兒科護士任惠蓮指出:「醫護人員齊心,大家行多一步,提供更全面的兒童紓緩服務,合力成就更大的改變!」 *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明愛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瑪麗醫院、屯門醫院、聯合醫院(排名不分先後)。  

2024年8月27日

Edited_1

2024年國際卓越護理學研究博士先修獎學金計劃圓滿結束

香港理工大學 (以下簡稱 “理大”) 護理學院的國際卓越護理學研究博士先修獎學金計劃圓滿結束。今年,共13名準博士生參加計劃,透過交流分享,研究課題演說,提升研究知識和技巧,並深入了解在香港的就讀的專業和個人發展機會。 理大護理學院每年度的國際卓越護理學研究博士先修獎學金計劃,裝備表現優秀的準博士生來港修讀本院的博士課程。由2024年7月15至19日,一連五日,來自世界各地 (包括:內地、越南、印度、菲律賓及埃塞俄比亞) 的準博士生與本院教職員和科研人員會面交流,深入了解本院博士課程的特色、專注的研究範疇,以及香港的研究資助計劃等等。參加者與全球前2%最常被引用的科研人員交談,學習如何開展高質素研究,發揮影響力。他們並與博士生交流,了解就讀本院所得。本計劃亦提供一個平台,讓各方建立網絡以便利日後跨學院合作。 本計劃的重點活動是由準博士生演說他們的研究課題並由專家小組給予評價和意見,讓準博士生更清楚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反饋中學習及修正,為修讀博士學位課程,以及日後的專業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自 2013 年推出以來,共有125 名準博士生參加了國際卓越護理學研究博士先修獎學金計劃,其中 18 人已完成理大護理學院的博士課程。 以下是參加者對計劃的評價:  “有機會參加這個獨特的課程,十分感謝。希望我能成功加入護理學院,成為博士生。” “這個計劃有意義,得到很多啟發,十分感謝。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在理大攻讀博士課程。”  “這段回憶十分美好,非常多謝護理學院給我機會參與。”  

2024年7月20日

20240429-2000x1050

何家欣博士獲委任為郭氏集團兒童和青少年健康青年學者

恭喜理大護理副教授何家欣博士獲理大「勵學青年學者冠名計劃」委任為郭氏集團兒童和青少年健康青年學者。 何博士是學院四大專注研究範疇中的「癌症紓緩護理及存活」共同領袖之一。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兒童和青少年健康、兒童癌症學、症狀控制、及成癮行為(戒煙和濫用藥物)。最近,她就分別完成了透過虛擬實境催眠來減少癌症兒童因接受化療而引起的噁心和嘔吐症狀、以及使用正向心理學來促進貧困兒童心理健康的兩項研究;現在,她正進行有關以數位說故事來減少香港華人兒童癌症倖存者的憂鬱症狀、增強自信和提高生活品質的研究計劃。 而理大「勵學青年學者冠名計劃」的目標是培育和支持出類拔萃的青年學者。透過配對捐贈者與學者,理大將會協助設立永久基金,讓青年學者可以專注於他們的研究領域之上,推動創新研究。 我們衷心為何博士送上祝賀,並期待她在兒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的持續研究和貢獻。  

2024年7月1日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