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
photo of 林中麟先生
2015年大學院士
林中麟先生
GBS, JP

林中麟先生在一九七零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同年加入香港政府任職政務主任,及後前往英國牛津大學修讀公共行政課程,並在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取得管理學碩士學位。在服務政府逾三十年期間,林先生先後參與房屋、環境、地政、金融、採購及基建發展等多個範疇的工作,包括在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七年出任新機場工程統籌署署長,負責促進十項機場建造工程項目發展,確保有關項目在預算內如期落成。一九九八年至二零零零年,林先生借調香港機場管理局,在香港國際機場啟用後接掌行政總監一職。在他的領導下,香港國際機場的運作迅速得以改善,並在短期內擠身全球最佳機場之列。二零零二年至二零零八年,他出任巿區重建局行政總監,致力以「重建發展、樓宇復修、保育及活化」四大策略,推動更新香港舊區的工作。

林先生積極投入公共服務,退休後亦參與政府多個諮詢委員會的工作,包括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委員會、紀律人員薪俸及服務條件常務委員會及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此外,他是慈善機構生活教育活動計劃的董事,該機構教導青少年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從而預防學生濫用藥物。

林先生的遠見卓識亦惠及香港理工大學。他在二零零九年至二零一五年擔任理大校董會成員,並參與校董會轄下校園發展委員會的工作。理大於二零一一年就其策略發展計劃成立專責小組,林先生為成員之一,為大學進一步發展訂定目標與方向。他現為理大大學顧問委員會委員,悉力支持理大發展。

林先生歷年來盡心竭力服務社會,卓有建樹,多次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嘉許。他在二零零二年獲頒銀紫荊星章,並於二零零四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二零零八年,林先生獲頒授金紫荊星章,以表揚他在公共服務上的卓越貢獻。

楊主席、各位校董、唐校長、各位嘉賓:

獲得香港理工大學頒授院士榮銜,我感到非常榮幸。我與理大的關係不算悠久,但我曾於一九七四年在香港工業專門學院修讀一個短期課程,以考取遊艇船長及大偈牌照。我和理大真正的聯繫在六年前開始萌芽,那時我被委任為理大校董會成員,在此之前,我在服務政府三十多年裡亦甚少接觸教育界。因此,我懷著滿腔好奇開始這項職務,沒料到在接下來的兩屆任期,為我帶來滿有裨益的學習體驗。

理大在以下三大範疇上的成就最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知識實際應用-理大秉承「開物成務 勵學利民」的校訓,是一所真正「實踐創意」的高等學府。此理念促使不同學科百花齊放,包括工程學、土地測量學、物理治療及康復治療科學、眼科視光學、紡織及製衣學、設計學、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等。理大的科研成果亦應用於一些廣為人知的項目,例如高速鐵路監測技術、支援探月工程的太空儀器及環保電動車等。

第二:理大文化-理大校友與母校的關係向來密切。不少理大校友在製造業及工業上事業有成,特別是在過去四十年,於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業務發展蓬勃。藉著他們對香港與中國內地的重大貢獻及影響力,一個良好的人脈網絡逐漸建立。在理大建校七十五周年的慶祝活動上,眾多校友對母校的忠誠和熱烈支持,可見一斑。

第三:回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為迎接「三三四」新學制隨之而來的新需求,理大蓋建新學生宿舍、校園與教學設施,並提供相應的行政支援。唯港薈與賽馬會創新樓的創立,推動香港不同產業的未來發展,以配合社會不斷轉變的需要。此外,為了促進香港發展成為一個航空樞紐,理大夥同波音公司設立「航空服務研究中心」,並計劃推出有關航空工程學及航空管理學的學士學位及學士學位銜接課程。這些新發展計劃將帶領理大續創高峰。

我很榮幸能夠與楊主席、唐校長、其他校董,以及不少教授和教職員緊密合作,並從他們的活力幹勁與真知灼見中獲益良多。最後,想起以往我在不同場合與理大學生的有趣對話,頗有啟發性,尤其是於午膳時間在學生餐廳的交流,令我回味非常。

總括而言,理大具備足夠條件,協助香港發揮亞洲國際都會的角色,以及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策略。

Previous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