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理大专属特种光纤研究实验室 开创无限应用可能

理大专属特种光纤研究实验室 开创无限应用可能

光纤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范围已从传统的网络连接扩展到工程施工的精确测量,乃至铺设于海床以进行海底通信和环境监测。掌握基于不同材料的光纤拉制技术,可以制造出多样化的光纤光缆,为各行各业开启广范的应用前景和无限的可能性。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光子技术研究院的副院长谭华耀教授,拥有超过20年的光纤应用研究经验。他创新地将光纤传感器技术应用于多个领域,不仅显著提升了铁路运营效能及安全性,还在医学领域内推动了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和医疗成本的降低,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光纤技术的广阔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提早预知问题 提升铁路维修效能

列车的安全运行依赖于铁路公司大量的日常检测和维护。其中,车轮需要定期旋修打磨以能确保列车的安全和稳定。

「一般来说,车轮平均每一年半需要进行一次旋修打磨,以确保行车畅顺安全。」谭教授解释道:「但根据行驶路线和具体情况,有些车轮可能三年才需要旋修打磨,过早打磨会降低维修效率并增加维修成本。」

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港铁安装了由谭教授研发的光纤传感系统。该系统不间断地监测列车运行的关键参数,如温度、行驶速度及车轮磨损状况,通过精准的数据收集,不仅优化了维护计划,并且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我们只需在指定路轨位置上安置一组传感器,就能检测所有经过列车的状况;且列车上的传感器也能在行驶时无缝监测路轨的情况。」谭教授解释说。通过这种相互验证的机制,可以准确了解路轨和车轮的状况,「再利用机器学习分析不断收集的实时数据,我们甚至能提前半年预测安全问题,并准确推算车轮下一次需要旋修打磨的时间。」

过去几十年来,谭教授一直与铁路公司合作,他的光纤实验室甚至配备了一列路轨以及一部列车模型,用于研究和培训。

「香港国际机场的无人驾驶列车也安装了我们的系统。」谭教授欣然说道。这款列车从路轨两旁取电,当路轨拐弯时,某些位置的空隙可能会变宽,影响供电稳定性,而谭教授的光纤传感器能够持续监测相关情况,确保旅客的出行安全。

降低成本 打破旧局限

除了应用广范之外,光纤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与传统电缆传感器相比,尽管单个光纤传感器的造价可能略高,但由于其覆盖范围更广,且维护成本更低,因此在总体应用成本上能实现大幅度节省。

传统电缆传感器受限于传输距离,一般仅能覆盖数十米范围,这意味着在长距离的铁路监控中,需要藉助增幅器和中继器以延长信号,而且每次只能兼容一至两条电缆,容易受到列车的电场干扰。在光纤技术出现之前,几乎不可能将监测系统覆盖整条路线。尤其是面对铁路夜间短暂的维修窗口期,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安装数以千计的传统传感器,实际操作上是非常困难的。

相比之下,光纤能精准监测数百米长的路轨,且很少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因此光纤技术在应用上具有显著优势。

「此外,铁路每晚都需要维修保养,要在极短时间内安装数以千计的传统传感器,几乎是不可能的。」谭教授分享了他的经验,同时说明了光纤的出现为铁路安全保养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虽然单部光纤传感器的平均造价可能较高,但从整个系统来看,成本可以便宜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每部港铁列车都配备了独立的无线射频识别编码(RFID),光纤传感器能监测每部列车的运作状况。

”"

谭教授研发的光纤传感器系统亦应用于监察广州电视塔的施工过程。通过在塔身相应位置安装传感器,利用光纤传感器系统实时收集数据,有效监测建筑结构是否有细微偏差,从而确保电视塔的扭纹设计得以精准实施。

桥梁健康监测 光纤多元化应用

光纤传感器技术不仅在铁路结构监测中表现出色,还成功应用于连接我校新旧校区的行人天桥,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又一例证。

「行人天桥从设计、施工到落成,我们全程参与,确保监测系统与工程进度紧密协同。」谭教授介绍说。这座跨越多条车道的行人天桥,通过集成光纤传感系统,能够有效监测到如极端天气或车辆通行引起的结构振动,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桥梁安全的微小变化。一旦智能监测系统预测到任何异常,就会立即通知相关管理单位。

「天桥本身的设计已经非常完善,而光纤监测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对现有结构的一次科技升级,更是证明了光纤技术在桥梁维护及公共设施健康管理方面的潜能。」谭教授补充道。

光纤医学应用 康复伤健听力

光纤传感技术在个人医疗装置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提升医疗效果。

人工耳蜗手术被视为恢复听障人士听力的理想方法。医生会将一个特制的电极装置缓慢地插入患者的内耳,绕过毛细胞,然后于适当位置施加信号以刺激听觉神经,从而恢复患者的听力。

然而,人工耳蜗手术费用极为昂贵,因为装置必须精确地插入内耳,否则会损伤神经并造成永久创伤,并且装置必须与相应的听觉神经位置匹配,才能接收到正常的音频。基于手术的难度,每次手术的费用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人体内耳的结构呈螺旋状,某些位置的宽度不足0.5毫米,因此在放入装置时必须非常小心,极其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技巧。」谭教授解释道。

光纤传感技术的介入,为这一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我们把光纤传感器集成在电极装置内,在手术过程中便可实时了解其在内耳的位置,避免造成伤害,同时确保电极与听觉神经的精准对接。」谭教授说。目前,谭教授的研究团队已与澳洲墨尔本大学的教授及医生合作,将这一创新技术推进至临床应用阶段。

「过去这项技术无法实现,是因为光纤传感器的材料不适合人体使用。」谭教授说。一般的光纤传感器以玻璃材料制作,无法承受内耳尺寸的微小弯曲,并且会导致内耳受伤,「全世界几乎只有理大拥有自己的光纤拉制设备,可研发基于不同材料的光纤,使我们能够制作出适合人体应用的光纤。」

此外,当装置位置可以被监测时,人工耳蜗手术便不再只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技巧。谭教授下一步的研究是利用机器人进行手术,最终降低手术费用,「这有望大幅增加人工耳蜗手术的可及性,真正让更多患者受益,造福世界。」

谭教授研发的基于光纤传感器的人工耳蜗。

此外,光纤传感技术亦可应用于骨科植入装置上。

对于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而言,适时且适宜的活动对于康复至关重要。目前,评估活动强度和康复进度往往基于医生对患者主观反馈的判断。谭教授介绍说,「如果在固定器上安装光纤传感器,就可以客观地监测康复进度,从而提供准确的康复指导。病人还可以在家中远程接受康复评估,无须频繁来回医院,大大提升了治疗的便捷度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将光纤传感器安装在固定器上,能检测骨伤病人的康复进度。

理大光纤实验室 独特光纤材料的专业研发

光纤技术的应用范畴极为广泛,其核心在于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适宜的光纤材料。理大拥有自家研发实验室,能制作出世界独有的基于不同材料的光纤。

「平时我喜欢在实验室里不断尝试新材料,看看能有什么突破。」谭教授展示了一个港铁专用的光纤传感器,解释说,「因为它包含独特结构,这些装置也是我们在实验室内为他们特别制造的。」

除了先进的实验设施,谭教授对光纤技术的热诚,更是推动光纤传感应用广泛发展的关键动力。

理大特种光纤研究实验室。

理大实验室内的一系列光纤拉制设备。

理大特制港铁光纤传感器及相关配件。

为港铁研发光纤传感技术的谭教授(左)与光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吕超教授(右)于传感器制备仪器前合照。

谭教授的热诚令光纤传感应用得以发扬光大。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