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演辞
校董会主席、各位嘉宾、各位应届毕业同学、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能够在香港理工大学第30届毕业典礼这个意义重大的场合致辞,我深感荣幸!
首先,我谨代表理大向两位获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的杰出学者和专家致以最衷心的祝贺: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ernard Feringa教授,以及著名耳鼻喉专科医生、理大校董会副主席李国祥医生。 他们的骄人成就、对社会的卓越贡献,以及竭力改善人类生活的热忱,深刻地影响和启发了我们。
今天我们将向237位同学颁授哲学博士学位。 恭喜各位毕业同学! 这个里程碑是你们多年来在各自的领域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地推进知识边界的见证。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大家学会了明辨复杂问题、构思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准确清晰地表达研究成果等一系列宝贵的技能。 这些技能将有助大家在未来推动有意义的改变,为创造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实践理大的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
今年的毕业典礼对我们大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30年前的11月,理大正式获得大学资格。 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庆祝大学正名30周年之际,理大在教学与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我们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7位,而在最新公布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理大名列全球第84位。 此外,理大目前有232名学者入选由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首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这些骄人的荣誉,不仅证明了理大坚定不移地推行世界级的教育和研究的成绩,也让各位同学以成为理大的毕业生为荣。
然而,我们不会因此而自满。 为了维持世界级大学的地位,并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理大需要持续调整举措和策略方向。 有鉴于此,我们以「团结应对挑战,创新贡献社会」为主题,制定了新的六年策略发展计划,确保理大的愿景和使命与大学的抱负和所取得的成绩一致。 我很高兴在此与大家分享理大的新愿景:「矢志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级大学,在人才培育、科学研究和知识转移方面追求卓越,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贡献」。
对理大来说,创新有三个维度的意义。 第一,理大的毕业生要成为创新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第二,研究要为社会带来有价值的创新; 第三,在理大的所有工作中都要体现创新精神。
接下来,让我简要介绍一些我们已规划的项目,这些项目将提升理大作为创新型世界级大学的声誉。
为了培育具备多元能力的专才,增加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并帮助他们规划未来的事业发展以应对社会需求,理大将从下一个学年起推行以学院为基础的本科招生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所有同一学院的本科生将修读共同的一年级课程。 完成首年学习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一年级的学业表现,决定是否继续修读最初选择的课程,或转读同一学院的其他课程。 同时,我们将推出跨学科组合学士课程,让修读该课程的学生在首年有机会探索横跨不同学院的学习领域,其后再决定主修课程。
我相信大家都感受到新兴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兴起,使社会迅速转型。 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和技术专长日益增长的需求,理大将于明年1月成立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初期将包括三个学系:应用数学系、电子计算学系及于今年7月新设的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系。
在科研方面,理大一直强化策略以提升研究的影响力。 过去的研究工作大多由个人推动,但我们现在深明,要应对复杂的社会挑战,需要跨学科协作。 香港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PAIR)体现了这一理念。 PAIR汇聚了19个研究院及研究中心,针对社会经济重要领域开展使命驱动的研究。 作为大湾区规模最大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PAIR是理大致力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典范。
此外,为了进一步扩大理大科研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我们在内地多个城市启动了一项重要计划,即设立技术创新研究院。 这些研究院致力将理大具影响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以满足各城市的产业和社会需求,从而将理大融入国家的创新生态系统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目前,理大已签订设立14所技术创新研究院的协议,其中部分研究院已经启动。
行政长官最新发表的《施政报告》指出,香港特区政府支持本地大学在北部都会区筹建第三所医学院,进一步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理大凭借在医疗科技教研方面的丰富经验及扎实基础,期望在北部都会区建设第二个校区,在新校区设立医学院,培育新一代的医疗专才及创科人才,以满足北区都会区及大湾区未来的医疗需求。
最后,我再次衷心祝贺所有的毕业生。 虽然你们在理大的学业已经告一段落,但你们在理大的学习经验以及和理大的联系将伴随大家一生。 理大在全球拥有近50万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积极推动变革与创新,而你们即将成为这个充满活力的社群的一份子。 希望大家未来继续与母校保持联系,互相支持,并传承理大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