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來,隨著對數據集、審美研究、勞動、偏見、價值觀以及人工智能的物質和認知基礎設施的探索和批判,關於「人工智能與藝術」的共同認知逐漸形成,匯聚了眾多藝術實踐與機構研究。然而,最新的大模型卻動搖了一些已建立的批判視角(例如監督學習和數據標註),以及用戶與算法之間的權力模式, 講座將圍繞人工智能存在的多重意義體系,以及這些體系源自地方性的歷史、文化和心理條件——而非假設存在一個單一的全球敘事——將在我們理解未來(或非未來)的技術在地球上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講者
陳楸帆
作家,編劇,翻譯,策展人。
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與藝術學院,中國作協科幻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普作協副理事長,九三學社成員,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博古睿學者,曾多次獲得茅盾新人獎、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中國科幻銀河獎、世界奇幻科幻翻譯獎、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小說獎、德國年度商業圖書、法國想像文學大獎等國內外獎項,作品被廣泛翻譯為20多國語言,代表作包括《荒潮》、《人生演算法》、《AI未來進行式》(與李開複博士合著)等,長期在世界各地傳播交流中國文學與文化。
龍星如(Iris Long)
獨立策展人,寫作者
目前博士就讀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前沿實踐方向,博古睿學者及Swissnex學者,其研究關註中國的科技基礎設施及技術的心理地理。其研究發表於瓦爾堡研究所,倫敦大學學院高等研究院,ZKM媒體藝術中心「藝術與人工智能」會議等,並兼職任教於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空間敘事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