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穎彤
獲獎感言
有幸獲得本系獎學金,首先感謝學系的栽培與肯定,使我能繼續於中國文化學系中研習。
回首匆匆兩年的學習生涯,赫然發現時間雖短,卻是受益匪淺:在中國社會、歷史、宗教與藝術間穿梭,從微觀到宏觀,都使我掌握中國文化環環相扣的整體面貌。過往或會認為學習旨在資料的吸納,但其實博學以外,更為難得的是對知識的個人見解。因此尤其感激諸位老師的啟發,在課堂上往往能引導思考,在討論中激發起我們的求知慾。梅林寶老師教授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圍繞道教宇宙觀而發展;梁淑雯老師在服務學習學科中,引導我們萃取古典文學哲理,用以關懷、服務於現代社會;潘律老師以人物遊記、畫作等研究媒介,多角度展現中西文化之交流。若干年後,我未必能銘記文化、歷史事件發生的時地人,但在史料背後的一套研究方法、思維方式則終身受用。
學習之路或許道阻且長,所幸我不用孤身作戰。兩年同窗,感激能在同學們的衝勁和熱誠下一同學習。在小班教學下討論,思想每每能因為同學的發言而激蕩;在學系閱覽室內也盡是互相督促、互相感染,革命情誼以一份份的小組報告而誕生,藉此亦感謝學系提供的資源與空間。因為執著,我們經歷無數個死守學校、通宵達旦的工作日,直至清晨步向飯堂,迎向早餐,以及新一天的第一線曙光。
我想,追求知識時的思想自由,同儕相處間的關懷互勉,這兩者交錯而成的,便是我在這裹所體會到的人文精神。
有幸獲得本系獎學金,首先感謝學系的栽培與肯定,使我能繼續於中國文化學系中研習。
回首匆匆兩年的學習生涯,赫然發現時間雖短,卻是受益匪淺:在中國社會、歷史、宗教與藝術間穿梭,從微觀到宏觀,都使我掌握中國文化環環相扣的整體面貌。過往或會認為學習旨在資料的吸納,但其實博學以外,更為難得的是對知識的個人見解。因此尤其感激諸位老師的啟發,在課堂上往往能引導思考,在討論中激發起我們的求知慾。梅林寶老師教授中國民間信仰如何圍繞道教宇宙觀而發展;梁淑雯老師在服務學習學科中,引導我們萃取古典文學哲理,用以關懷、服務於現代社會;潘律老師以人物遊記、畫作等研究媒介,多角度展現中西文化之交流。若干年後,我未必能銘記文化、歷史事件發生的時地人,但在史料背後的一套研究方法、思維方式則終身受用。
學習之路或許道阻且長,所幸我不用孤身作戰。兩年同窗,感激能在同學們的衝勁和熱誠下一同學習。在小班教學下討論,思想每每能因為同學的發言而激蕩;在學系閱覽室內也盡是互相督促、互相感染,革命情誼以一份份的小組報告而誕生,藉此亦感謝學系提供的資源與空間。因為執著,我們經歷無數個死守學校、通宵達旦的工作日,直至清晨步向飯堂,迎向早餐,以及新一天的第一線曙光。
我想,追求知識時的思想自由,同儕相處間的關懷互勉,這兩者交錯而成的,便是我在這裹所體會到的人文精神。
201718學年
勵學獎學金獲獎者
彭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