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发现接触追踪 有效於通关後控制新冠病毒传播
2021年9月1日
全球多地开始考虑将防疫策略由「清零」转为「与病毒共存」之际,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的一项研究发现,恢复通关後,接触追踪(contact tracing)於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上,与维持社交距离及疫苗接种等措施同样重要。此外,研究团队同时研发了具备接触追踪功能的流动应用程式,供入境旅客使用,以助应对疫情,控制病毒传播。
接触追踪是恢复通关後有效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我们所设计的流动应用程式是供入境旅客使用的一个可行方案。
陈武教授
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系主任
透过维持社交距离及接种疫苗等措施,以及大众市民积极配合,目前本港的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在8月17日至30日的14天内,本港仅录得一宗源头不明的本地确诊个案。
然而,由於许多行业的经济活动受到出入境旅客人数减少的严重影响,经济环境面对十分严峻的挑战。
随着不少国家已广泛实施新冠疫苗接种,全球各地均期望可以逐步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及恢复通关,以便跨境活动能尽快回复正常。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而言,「与病毒共存」乃大势所趋。
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系主任陈武教授说:「我们采用计算方法,模拟香港恢复通关的不同情况,将现有防疫措施加入接触追踪,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根据流行病学分析,以疫苗接种率50%计算,如采取接触追踪措施,确诊数字与没有采取接触追踪的情况相比,可大幅减少84.7%。」
是次研究的其中一项主要发现是,接触追踪能有效减少病毒在本地传播,若再配合维持社交距离及疫苗接种等措施,效果更为理想。陈教授称:「接触追踪是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如果未能有效追踪确诊个案的行踪及找出与确诊个案的密切接触者,便无法及时采取必须的防疫措施。」
有见及此,研究团队研发了具备接触追踪功能的流动应用程式。该应用程式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丶低功耗蓝牙和数据分析技术,让用户不仅可记录过去14天他们曾到访的地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用户确定他们曾否与确诊个案有密切接触。
如有用户确诊新冠病毒,他可自行决定(或通过负责统筹使用此流动应用程式的公共卫生部门)与其他用户分享其行踪记录。其他用户手机上的流动应用程式将自动把个别用户的记录与收到的确诊者记录进行比对,如果记录与确诊者行踪重叠,程式会即时发出警示,提醒用户采取适当防疫措施。
该流动应用程式所记录的所有资料只会保存在用户自己的手机上。用户下载或使用该应用程式时无需输入任何个人资料,而且只有不记名的资料才会与其他用户分享。此外,应用程式亦提供政府就新冠病毒疫情所发放的资讯,方便用户参考。
陈教授表示:「接触追踪是恢复通关後有效控制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我们所设计的流动应用程式是供入境旅客使用的一个可行方案。我们亦可按需要改动该应用程式,以便新增至其他应用程式上,作为一项附加功能使用。」
***** 完*****
详情查询
高昊先生
理大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 2766 6374
- kenrick.ko@pol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