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發出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 集快速、操作簡易與低成本之優點於一身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物理學系研究團隊利用有機電化學晶體管技術(OECT),成功研發了一款超靈敏便攜式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儀。此檢測儀具備操作簡易及檢測快速的優點,適用於測試人們在接種疫苗後或感染病毒後的抗體水平。使用此抗體檢測儀的整個檢測過程,需時少於六分鐘,每次檢測成本僅約港幣十元。
研究團隊下一步的計劃是申請研究資助,以進行臨床研究,屆時將與不同的醫療及檢測機構合作。團隊期望是次研究成果可以儘快推出市場,並將此嶄新的檢測儀應用於檢測其他病毒的抗體,為對抗不同疾病以及對流行病學分析與疫苗研發作出重要貢獻。
理大研究發現逾十分一港人於疫情爆發一年後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的研究團隊於2020 年獲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開展了一項混合式研究,通過電話調查與深度訪談,了解市民於疫情爆發一年後出現精神創傷的普遍程度,從而找出疫情對市民的精神健康之影響;另一方面,研究亦希望找出遵從抗疫措施相關的社會人口特性,並探討影響社會弱勢群體(特別是年長群體)接種疫苗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研究調查發現:
- 超過一成 (12.4%) 受訪者出現創傷後遺症徵狀 (PTSD symptoms),反映他們可能存在創傷後遺症
- 失業或沒有個人收入、教育程度較低的受訪者,較大機會出現創傷後遺症的徵狀
- 中年或以上、教育程度較高的已婚女性,較願意遵從不同的防疫措施
- 在各項防疫措施當中,受訪者認為保持良好的手部和環境衞生最為困難
- 近四成六 (45.6%) 受訪者表示願意接種新冠疫苗,當中多數是擔任家庭照顧者,教育程度較低的中年或以上已婚男性
理大研究發現:猶豫或拒絕接種疫苗者比例「先升後跌」
理大研發便攜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儀 即場檢測快速達致準確結果
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教授及系主任葉社平教授帶領的跨學科研究團隊,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Fund)撥款,開展便攜式新冠病毒檢測儀(檢測儀)的研究。過去一年半,團隊利用反轉錄恆溫環狀擴增法(RT-LAMP)及金納米粒子(作為核酸擴增顯示劑),成功進行精準的新冠病毒檢測。臨床樣本測試結果與反轉錄聚合酶連鎖反應(RT-PCR)標準完全吻合。
檢測儀可同時放置六個樣本,撇除兩個陽性及陰性對照樣本之外,可同時檢測最多四個樣本。檢測儀亦可於實驗室以外的環境操作,且配備內置電源,充電後便可使用,並能在採樣後即場完成整個檢測程序,整個檢測約40分鐘內完成,檢測結果可憑肉眼辨識。
團隊冀將研究成果轉移,與業界合作將技術在社區普及應用,特別是一些需要在短時間內得到準確檢測結果的地方,加強個人及環境衞生管理之餘,亦有助相關機構制定適切的防控策略,減低社區感染風險。
理大研究發現逾四成新冠患者一年後仍出現「疲勞綜合症」
為協助新冠康復者重拾健康,理大團隊制訂了「康復八式」——一套為期六週的訓練計劃,以提升新冠康復者的肺活量和下肢力量。
理大研發全新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十分鐘殺滅逾九成新冠病毒
現時不少公共設施的衛生情況未如理想,而公共洗手間的門柄、升降機按鈕等更容易成為傳播病毒和細菌的溫床,對公共衛生構成威脅。 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盧君宇博士帶領跨學科研究團隊,早前成功研發了全球首個「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防病毒物料不僅能殺滅絕大部分常見的病毒與細菌,更有效消滅表面新冠病毒 —— 經實驗室測試,證實物料可以在兩分鐘內殺滅七成存活於其表面的新冠病毒及其他病毒、細菌,十分鐘內的抗病毒率更高達九成,二十分鐘內幾乎所有表面的病毒和細菌都被殺滅。
透過三維打印技術,防病毒物料可因應需要製作成不同的形狀並廣泛應用在公共設施上。過去一年,團隊得到了理大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的支持,並與民政事務總署、香港濕地公園,以及環保組織合作,把物料製作成回收箱手柄、洗手間門柄保護套、電梯按鈕,以及盲人點字板等。此外,團隊也獲得了深水埗民政事務處的邀請,將會以防病毒物料為區內過百座缺乏管理的「三無大廈」製作門柄保護套。此舉大有助於減低大廈內病毒傳播的風險,也直接支援了社區的防疫工作。
理大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 藉科研技術提升社區抗疫能力
獲資助的兩個跨專業研究項目,包括探索並發展一套聚焦在社區層面,能預防感染、促進康復,以及更有效地保障易受感染人群的完善抗疫策略。兩項研究將會邀請社區人士參與合作。 這是繼去年獲得醫療衞生研究基金上一輪資助後,理大再次承擔有關新冠病毒病研究的項目。就上一輪資助的部分項目,理大已發表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在優化公共衞生措施和對策方面作出了貢獻。其餘的研究項目也在順利進行。
理大研究發現「接觸追蹤」有效控制通關後新冠病毒的傳播
隨著不少國家廣泛為國民注射新冠疫苗,全球各地均期待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並恢復通關,讓跨境活動盡快回復正常。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系主任陳武教授及其團隊採用計算方法,將接觸追蹤(contact tracing)加入現有防疫措施中,進而模擬香港恢復通關後的不同情況。研究發現,接觸追蹤在控制通關後新冠病毒的傳播方面,與維持社交距離及接種疫苗等措施同樣重要。
研究團隊同時研發了具備接觸追蹤功能的流動應用程式,供入境旅客使用,以助應對疫情及控制病毒傳播。
理大創新科技助公共衛生機構制訂更精準的防控策略
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史文中講座教授及其團隊開發了新冠肺炎發病風險可視化平台,以展現疫情的最新狀況及短期預測。
此模型聚焦於預測病例的發病(癥狀發作)風險,因而可以更及時地預測疫情的發展趨勢,以助公共衛生部門制訂更精準的防控策略。
此模型對香港未來三天內發病風險的預測準確度可達85%以上。
理大開發實時遙距實驗平台 讓學生隨時隨地進行科學實驗
因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生無法回校進行科學實驗。此外,不少學校資源有限,沒有複雜而精密的實驗所需的實驗室專門設備。為此,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麥熾良博士及其團隊開發了「全天候科學實驗室」,成為亞洲區首個同類型實時遙距實驗平台。學生只需要登入帳號,便可以選擇實驗項目和預約時間,隨時隨地遙距進行實驗。即使一些較複雜而精密的實驗,學生亦能通過此平台親身體驗。
實驗室現時共提供六個實驗項目,爭取到2021年年底增加至十五個。此項目由優質教育基金資助,目前有來自約20所中學逾350名中學生受惠。
理大就新冠肺炎在香港傳播的研究與發現
為支持香港對抗新冠肺炎,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博士與團隊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在SARS-CoV-2全基因組測序項目上致力為流行病學調查提供線索和科學數據。
2020年11月,蕭博士與團隊率先發現了進口病例對本地的影響,並預測香港正處於第四波感染浪潮的邊緣。有關突破性的研究與發現已刊登在學術期刊《新興微生物與感染》上。
鑑於回港人士身上可能帶有正在海外傳播的新型變種冠狀病毒,蕭博士認為控制該病毒傳播的關鍵,在於防止他們抵埗後與社區聯繫。
蕭博士與團隊將繼續監察香港的疫情,並與社區分享發現與研究成果。
理大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開展八項針對新冠病毒研究
香港理工大學聯同澳門科技大學 • 研發推進新冠肺炎診斷技術
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面對大量個案,如何快速、準確地診斷及識別高危患者以進行早期治療尤其重要。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積極參與抗疫,並與各界夥伴合作,推展多項防控工作。理大今天宣布,與澳門科技大學(澳科大) 以及一些國內院校合作,成功開發一套用作快速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人工智能(AI)系統,這項名為「人工智能輔助影像學對新冠肺炎進行精準診斷、定量測量和重症預測」(Clinically Applicable AI System for Accurate Diagnosis,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nd Prognosis of COVID-19 Pneumonia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的研究,經已在國際著名科研期刊《細胞》上發表。
理大研究人員分析新冠病毒病數據冀助抗疫
理大的三位副教授,包括應用數學系的何岱海博士和樓一均博士,及護理學院的楊琳博士,聯同他們的學生和來自內地的合作者,自疫情初期便進行了一系列研究。
這個應用數學系和護理學院研究小組是世界上評估新冠肺炎的傳播率、病死率和性別差異的首批團隊之一。他們還使用統計模型調查了一月初在武漢病毒檢測能力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病例漏報的程度。